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迪  刘丽伟 《世纪桥》2015,(3):87-88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基础,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自建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态势,但是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中仍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职责缺位、经办机构内部监控不健全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管,保证社会保障的有效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现实意义以及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在社会保障基金的健全与完善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的思路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存在的不足减持国有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一个战略性步骤。减持的日的是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结构和流动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行的效率,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补充社会保障资金。6月14日,《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对外发布这个办法对推进国有股减持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平 《理论学刊》2004,(3):84-85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延迟了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进程。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理论界也就此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与探讨。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现实对策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针对入世后中国社会保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要在指导思想、制度建设、筹资机制、保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汇崧  杨涛  张勇 《世纪桥》2010,(17):121-122
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流动性差、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保值增值的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当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如何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上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企业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固态化管理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固态化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使被保障主体只有在政府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就业,才能享有失业、医疗…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安全网”,转轨时期,我国建立怎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避免社会保障危机、如何在现有资金基础上确立社会保障水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专访了辽宁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穆怀中教授。下面发表的“转轨时期社会保障水平确立的基本立意”一文,就是穆教授为本刊的专访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国家稳定且快速发展的关键。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制度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大量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和总结代表性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教训,在其启示下我国应从国情与国力出发,使社会保障资金改变过去全部由国家包办的方法,建立与家庭、邻里间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相结合,适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该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步伐,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参保意识不强、社保政策不完善、资金筹集渠道不畅、就业难度大是影响该群体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保配套制度,畅通资金筹集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我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实力更是稳步提升,然而作为经济大省,它的社会保障水平却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在比较分析1998~2008年间辽宁省和全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辽宁省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低于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同时,测得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若要达到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需增加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值。最后,针对辽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剪影.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二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切实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13日,国务院对于吉林省《关于申请批准吉林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吉政文[2004]40号)进行了批复,标志着我省的社会保障试点改革工作正式展开。总结近期我省的国企改革实践经验以及此前开始的辽宁省的社保试点改革活动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企业社保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企业提前退休人员大幅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逆差矛盾突出问题。二是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人员再就业途径问题。三是国家与企业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分担问题。四是社会保障的资金筹集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和矛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宝妹所著《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以利益平衡理论为视角》一书,对处于改革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社会保障法主体利益平衡的理论观点。本书从保障主体的组织形式入手,分别论述了国家和国家机关、用人单位(雇主)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社会保障主体。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国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保障主体,国家通过其具体的国家机关管理社会保障事务,按照法律规定向社会保障基金供款,为被保障主体提供保障待遇,同时还监管补充社会保障项目的建立和运行。用人单位同样是社会保障法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依然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在所有的农民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金缺乏,来源单一;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水平低下;发展不平衡;水平低,覆盖面小;保障面窄,功能不全。要加速建设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应作好以下工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加扶贫建设性投入;灾害救济,防止返贫;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增加强制力度;农村社会保障应该依据社会群体分类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略论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的基础和核心.良好的社保基金监管,必须以一套良好的管理体制为基础.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保基金规模以较快速度逐年增长,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监管乏力,也出现了一些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本文以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制度为切入点,探讨社保基金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农民自我保障制度,以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层次低、范围小,这种状况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下面就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才能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证。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五个突出问题:一是“未富先老”使养老保险面临巨大冲击;二是城镇化速度加快,使现有社会保障模式面临挑战;三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亟待解决;四是社会保障待遇差别突出;五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缺乏有效监管。为此,应当积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三是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府规模与财富水平是影响社会保障投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探寻变量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对认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规律、促进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省级宏观面板数据,发现了政府规模和财富水平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倒U型”影响,与研究理论和假设相悖。去掉部分特殊省份后,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规模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倒U型”影响路径是由特殊省份导致的假象;而财富水平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影响路径却是显著的“倒U型”,回归结果非常稳健。分析发现,福利制度体系的低水平管制则可能是这种“倒U型”影响路径存在的根本原因。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民生型政府、放松福利体系管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4,(6)
作为福利资本主义世界中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瑞典为全民创造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漫长的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挣扎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路上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就当代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当代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由于较高福利待遇所带来的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乃至人民失业和不满等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所采取的降低福利水平、改变筹资模式等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面临社会保障问题时应采取的"以人为本"、加强立法等方面的启示,从而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4条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依据和起点,即从法律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