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公共学术产品。学术期刊展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和交流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性的学术论文为主。学术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兴趣目标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是共生共存、相互依存的。以学术期刊为平台,有着共同的研究志趣、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守共同的研究规范的学者,在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争鸣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逐步形成学术共同体。在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学术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推器。没有科学的学术评价,学术研究就失去标尺,而没有标尺衡量的学术研究,就失去学术公信力。学术评价既评价学术研究的水平和价值,也评价学术道德和学术态度。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也就是同行评议。外部的、非专业的评价,不论是官方的还是其他社会组织的评价,都只能导致片面的、扭曲的评价,造成学术评价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年研究类学术期刊发展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对中国青年研究类的14种学术期刊的主要指标进行归纳梳理,通过分析这些期刊的学术规范现状和学科影响力,以及网络传播利用情况,从量化的角度总结中国青年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年探索》2013,(3):I0002-I0002
思想引领时代。致力追求精辟独到的见解,及时反映社会的前沿问题和青年的热点问题,时代赋予了《青年探索》紧跟时代和预见未来的远见卓识。2010年,《青年探索》全面改版,组建了一支由内地和港澳地区著名青年研究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编委队伍,直接提升了《青年探索》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同时更加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加强编辑人员与同行的学习与交流,致力于办刊的专业化、学科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年研究学术期刊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青年探索》2009,(4):9-11
改革开放30年间,伴随我国青年研究事业的长足进步,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从本系统认可到社会认可的发展过程。本文回顾了我国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就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作为标志时代最为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群体身上既有社会发展多变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直接投射,也有个体努力寻求自我价值能动性个体性调适性的积极尝试。文章尝试以具有启发意义的热点议题为切入视角,勾勒2023年国内学界关于青年研究的知识版图。通过研读筛选中文主流期刊的研究论文,将当下青年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概括为八个主题:青年就业、青年婚恋与家庭、青年流动与社会融入、青年消费、青年教育、青年社会心态与观念、青年媒介使用、青年工作与政策。文章认为,当下青年研究整体上显示了更精细的颗粒度和更丰富的话语层次,青年研究在延续传统学术关切的基础上对经典范式有所拓展。此外,文章还就青年研究的想象力、青年研究子领域间的理论对话、青年研究的实践性等问题给出思考,以期为学界推动青年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聂晓敏 《人民论坛》2011,(8):172-173
培养青年学生的学术精神,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所在。面对当前中国学术界道德缺失现象,须所有的学术机构、学者,包括媒体共同努力。要重视学术研究的敬畏精神,促成学术界治学秩序;营造科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倡学术争鸣;倡导学术精神的沉淀,形成内在的学术价值;加强自律和监督,形成一个贯通终极的治学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期学术期刊的功能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学术期刊内生于学术生态系统,重点论述在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在学术领域中的功能与定位,从传播功能、社会功能和学术评价功能三个方面考察学术期刊传统功能的新变化,为进一步开展学术期刊改革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年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这与青年群体的特质和在社会组成结构中的地位息息相关。本文在对我国现代青年研究发展历程的简单回溯的基础上,以2011年我国主要的青年研究类刊物发表文章为载体,对当前我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趋势,对未来我国青年研究的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青年流行语的现有研究成果从原因、类型、影响力、态度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分析,旨在呈现我国青年流行语的研究状况,为青年流行语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是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1.
牛建平 《人民论坛》2022,(22):98-100
当前,保护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强青年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有效助力。加强青年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有助于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成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成才。要科学审视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全面理解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明晰其科学有效的实践进路,进而实现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架构,培养出具有生态认知、生态智慧、生态行为且能够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是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三大体系之后又一期刊评价体系,是由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3.
宗教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产生过影响。本文从基督教和犹太教等方面考察了他们诞生时的宗教性历史与现实背景,探讨了他们思想发展之初的宗教有神论阶段,说明了这一影响。最后,对恩格斯晚年关于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论述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虽然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加强对当代青年生态消费模式的理性建构,是新时期青年工作不可回避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青年的消费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青年在消费中所表现出的消费态度不理性、消费心理不健康、消费结构不合理等消费现状,不仅影响着当代青年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培养生态消费意识、生态消费品质和生态消费素质等路径建构当代青年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以青年研究的理论为工具来分析人类社会从古代向信息时代的变迁,与此同时来追溯青年期的历史与发展。首先从青年期起点的研究出发,通过时钟作类比,分析了沙漏、模拟钟表和数字表三种计时系统演变所对应的青年进入成年的三种替代模式;再把目光放向未来,对21世纪初出现的青年模型提出了多重悖论,并将之命名为“@代”;最后作为追溯的结语,回顾了包括泰山、彼得番和银翼杀手在内的这些经历了漫长精神探索过程的银幕形象,对青年人的时间构建做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17.
微时代的青年处于微文化盛行的微环境中,微社交的智能化、虚拟化和功能化特性会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实现青年微社交场域的有效治理,必须要在微环境微主体微机制微语态和微素养上下功夫,以生态学的治理理念推动微社交生态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面费也叫文章发表费,一般指正式学术期刊刊用作者的文章后其期刊编辑部向作者收取的现金费用。版面费伴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学术期刊办刊人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的发展要求而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时代在精神产品中的集中反映,作为民族、国家的现实状况和理想追求的集中反映,当前社科学术期刊在生产方式、出版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期刊及其编辑,应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顺势而为,转型升级,整合资源,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办刊体制机制,自觉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的构建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学术生态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重塑自己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余逸群 《青年探索》2008,(6):13-15,22
长期以来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决策相互脱节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成为我国青年理论界和青年工作部门都高度关注的热点课题。从青年理论研究的哲学层次之功能和决策或实践层次之功能的视角,阐述了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的“服务”与“依靠”的辨证关系。也从现代科学决策的组织结构层面出发,探讨了青年研究机构为青年工作部门服务的参谋、智囊的作用,使青年研究真正成为青年工作决策的一个思想库、参谋部、信息源;提出了青年工作决策者在借鉴青年研究成果时离不开自身理论修养的主张,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年工作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