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政治中历来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是观点、信息的传播媒介,也反映着大众舆论和社会思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兴技术一经普遍运用,其"魔力"就远远超出了"发明者"的想象,大到国家政治进程、小至人们日常生活状态,无一不受其影响。在司法领域,媒介同样举足轻重。本期开设专栏,围绕"媒介审判""隐私权""知情权"等关键词展开讨论,作者身份各异,观点也不尽一致,但相信读者阅后概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2.
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政治中历来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是观点、信息的传播媒介,也反映着大众舆论和社会思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兴技术一经普遍运用,其"魔力"就远远超出了"发明者"的想象,大到国家政治进程、小至人们日常生活状态,无一不受其影响。在司法领域,媒介同样举足轻重。本期开设专栏,围绕"媒介审判""隐私权""知情权"等关键词展开讨论,作者身份各异,观点也不尽一致,但相信读者阅后概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3.
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政治中历来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是观点、信息的传播媒介,也反映着大众舆论和社会思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兴技术一经普遍运用,其"魔力"就远远超出了"发明者"的想象,大到国家政治进程、小至人们日常生活状态,无一不受其影响。在司法领域,媒介同样举足轻重。本期开设专栏,围绕"媒介审判""隐私权""知情权"等关键词展开讨论,作者身份各异,观点也不尽一致,但相信读者阅后概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的兴起能否在实质意义上挑战台湾主流媒体的政治话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网民对于传统媒体报道中所设置框架的反抗,甚至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体的能力。本文以"陈光标事件"在台湾掀起的舆论风波为分析案例,旨在考察当涉及两岸的非政治事件被呈现于主流媒体与网络讨论时,蓝绿意识形态是否依然起作用并如何影响二者间的互动。研究发现,网络舆论与媒体报道在态度与框架选择上并不完全一致;泛绿平台上的报道与网民舆论在事件发展的中后期相互影响,且网络舆论开始反作用于报道;媒体对于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能力依然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更好的框架互动效果。研究肯定了台湾网民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能力,并揭示了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其中意识形态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焦翔 《传承》2008,(10):82-83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日趋加深,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变革思想教育教育模式、加强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明确目标,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争取教育主动权,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加强网络理论教育与舆论危机管理,扮演好普通网民、建设者与管理者角色,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领域不再一者独大,自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催化推动作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具有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匿名性,形成高速性,传播互动性、互文性的特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内容往往较为敏感,部分网民的观点容易夹杂着宣泄的心理,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涉警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独特之处,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和策略;找准时机进行议题的设置与置换;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对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进行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日趋加深,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变革思想教育教育模式、加强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明确目标,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争取教育主动权,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加强网络理论教育与舆论危机管理,扮演好普通网民、建设者与管理者角色,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媒体舆论对社会大众舆论影响逐渐提升,科学探讨网络媒体舆论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网络媒体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当前,网络媒体舆论导向容易产生偏离,对社会主流思想产生不利,因而有必要对网络媒体舆论加以引导规范,使其成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香港青年运动近年来有局部极端化和泛政治化倾向。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对香港政治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消除非法政治事件对香港的影响,关键是要处理当前香港青年的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方式和路径的不断创新来增强香港青年的身份认同。香港的人心回归以及香港青年一代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是香港回归内地母体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长期、繁杂、系统的工程,所以我们需要在指导方针上坚持"统筹兼顾、创新交流"的指导方针,完善协调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重视对港研究;在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坚持增强器物粘性、强化制度刚性、凝聚价值共性;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抓住重点、突出实体、深耕项目、引导舆论、重塑史观。只有创新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模式、不断增强他们国家认同,不仅关乎"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实践能否成功,更关乎未来香港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影响,指出网络虚拟社会已然形成,网络舆论事件频发要求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网络引导机制;指出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具有突发性、互动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网络媒体的兴起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但在政府缺位网络公共舆论引导与管理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正由大陆与港台演艺界共同参与拍摄的新版电视连续剧《半生缘》近期在上海举办发布会。这是改革开放后,大陆与港台演艺界第三度携手将张爱玲同名作品影视化。2017年再度启动拍摄的新版电视剧《半生缘》,邀请到香港演员刘嘉玲扮演"姐姐顾曼璐"这一关键角色。大陆青年演员蒋欣则扮演"妹妹顾曼桢",与来自台湾的青年演员郑元畅搭档演情侣。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参与和支撑,青年群体的发展也无法摒弃微时代的背景和依托。依法治国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如何从观念上、制度上,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对接,使青年在网络社会里的行为,与在现实社会一样,受到来自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尤为重要。在微时代环境下应帮助青年培育法律意识,坚守法律底线,增强法治氛围,传播法治文化,认识到扮演好网络社会的角色,与扮演好现实社会的角色同等重要,形成人人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法治微理念,形成微时代视域下依法治国的微平台、微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许鑫 《传承》2010,(30):118-1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和公民信息需求量的膨胀,网络媒体已然成为大众民意通往高层的"直通车",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当代青年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公共平台表达意愿、参与政府对话,这对我国的政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面对网络政治参与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的现实,各方应给予高度关注,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推动我国政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巢青年"是发源于网络的词汇,其概念、特征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网络新闻的文献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对"空巢青年"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空巢青年"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网络媒体评价、信息报道、经济行为等五个方面。精神上的孤独和自主是网络上"空巢青年"的主要形象,孤独和独立是"空巢青年"网络形象的两个面向。网络媒体对"空巢青年"的解读占据重要部分,"空巢青年"受到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空巢青年"是带有青年网络自嘲亚文化的概念,其解读和诠释受到市场和媒介的影响,但概念和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空巢青年"作为研究主体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对"空巢青年"这一概念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是高校诱因、网络媒体和现实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危机信息主要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手机短信等路径进行传播。高校危机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网络危机事件,通过掌握舆论主动权、综合调动各种资源、解决核心问题和随从者态度等方式,做好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的应对。同时,从心理恢复、秩序恢复、总结经验等方面做好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议程设置与政府形象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 《前沿》2011,(5):158-160
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度破坏性使政府网络形象面临困境,形成了网络空间的政府舆论危机。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对网络媒体议程的设置、回应与引导,形成对政府形象网络空间的主导,提升网上政府形象传播,构建能够充分体现主流价值的和谐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以Q青年社会组织为例,探讨青年社会组织不同成长阶段共青团的角色表现及角色失调现象。研究发现,在青年社会组织不同成长阶段,共青团分别扮演仪式参与者、前台指挥者、中台协调者以及后台成就者的角色,并发挥重要作用。但在青年社会组织孕育期的角色缺位、初创期的角色紧张、成长期的角色冲突以及成熟期的角色挤出仍是共青团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破除上述问题,青年社会组织在孕育期要调整团社间角色期望,初创期要明确共青团的角色边界,成长期要找准共青团角色冲突本质,成熟期要完善"角色剧本"等。  相似文献   

18.
香港连续六个月的暴乱引起世界震惊。一时间,深潜香港的西方反华势力纷纷浮出台面,与罔顾国家大义的动乱者里应外合,肆意挑衅香港特区政府的治权,挑衅"一国两制"。在煽动香港内乱,扰乱香港经济运行秩序,抹黑中国的动乱过程中,美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例如,骚乱不断升级,暴力分子在示威现场挥舞美英国旗,大肆宣扬与美国领事馆官员的会面.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定的结构因素基础上,"社会情绪"和"政治态度"建构性因素对香港青年身份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情绪"而非"政治态度"对香港青年的国民身份认同影响更为明显。表达"社会情绪"的生活满意度对于国民身份认同的正向影响稳定显著。生活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感,它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体现为:个体的本体性安全感越强,更可能建构一种更宽泛层面的身份认同。因此,为增强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可在以下方面加以推动:首先,需警惕地方认同与国民身份认同的"相对说"和香港身份认同的"单一归属论"。第二,需关注"生活满意度"对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的影响。第三,有必要在互联网渠道增强正面宣传,提升国家形象,增强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胡澜  胡雪飞 《人民论坛》2015,(2):151-153
网络媒体凭借其特性成为当今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后最激烈、最引人关注的社会舆论场,及时有效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舆论危机的消极影响非常必要。要努力构建网络舆论立体、全域的引导机制,健全完善网络舆论沟通、监控、预警、约束、联动机制,全面加强社会突发事件中的网络媒体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