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规定确认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新宪法发展了这一被历届宪法所确认的原则,对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她崭新的面貌同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见面了。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为了实施新宪法,就必须研究其精神实质。本文仅就新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些新规定,谈一点体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新宪法根据《决议》的这一基本精神,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许多新的重要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新宪法的制定和公布,已经一年多了。新宪法实施一年多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新宪法是一部很好的社会主义宪法,深受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得到了认真贯彻和切实遵守,在我国国家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年多来实施新宪法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新宪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规定我国各级行政机关一律实行首长负责制。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强有力的行政工作系统,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对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管理的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首长负责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贯串着三项重要原则。按  相似文献   

5.
评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热烈庆祝这部新宪法的诞生! 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和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党领导人民立法,党也领导人民守法。党领导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  相似文献   

6.
新宪法是一部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法。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人民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国家机构的改革作了很多新的重大的原则规定。其中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的规定,是完善政府领导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提高政府效能的一项重要革新措施。本文试就这一制度建立的法律含义、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直接表现形式。正确而充分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权力和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体现。如何行使好这一职权,是地方各级人大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新宪法在继承一九五四年宪法原则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十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又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和发展:(一)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二)对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了进一步具体化的规定;(三)对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程序作了更加完备的新规定;(四)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实行首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法的比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例原则是许多国家行政法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它包含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三个子原则。行政法中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比例原则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法上比例原则的引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 《行政与法》2004,(1):94-97
比例原则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适用。我国行政法上引进比例原则能很好地弥补合理性原则之不足,为有关涉及合理性争议的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的裁断提供可操作的审查标准,并促进行政管理观念的转变。但鉴于比例原则的局限性,我国行政法上应以作为合理性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判断标准的方式引进比例原则,并可通过立法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实践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新宪法颁布实施已近四年了。在新宪法的指引下,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坚持以法治国,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牢固地树立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使自己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这是我们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迫切  相似文献   

12.
论内部与外部自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桂梅 《法学研究》1997,(3):105-116
论内部与外部自决白桂梅人民自决权,无论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还是作为一项重要的集体人权,均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但是,这丝毫不能减少不同国家的政府和学者在这项原则或权利上存在的分歧,也不能减少人民自决权在政治和法律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非殖民化基...  相似文献   

13.
新宪法通过了,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心情万分激动。高兴的原因,不仅在于我们庄严地行使了讨论宪法修改草案的权利,还在于我们国家又有了一部合乎国情、顺乎民意的好宪法。解放前,在党的领导下,革命人民前赴后继,追求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1954年中国人民制定了第一部自己的宪法。这是一部很好的宪法,巩固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的胜利成果,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但是,在以后的一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宪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十年动乱中,宪法公然遭到野蛮的践踏,法制精神荡然无存,人民已经得到的权利丧失贻尽。所以,当新宪法通过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到,最珍贵  相似文献   

14.
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内的重大事项适时作出决议、决定,是宪法、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是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正确认识和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待于认真加以探讨和实践。这几年,当涂县在“选择议题、搞好审议、加强督查、强化自身”等四个环节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抓选题,畅通四个渠道如何确定重大事…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及其财产享受豁免是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国家以及财产豁免是指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该国同意免受另一个国家的管辖和执行。就司法而言,一个国家及其财产不得在另一个国家的法院被诉,或者其财产不得被扣押或强制执行。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及其财产享受豁免既是来源于国家主权原则,又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原则。目前,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和实践正处在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一方面,一些国家单方面地制定了限制外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立法。而在一些国家的法院中,滥诉外国国家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宪法的公布和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极为重要的法律保证.新宪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新宪法能否付诸实施,关系到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和国运昌盛.政法战线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要肩负起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庄严职责.十年内乱从反面告诉我们,不讲法制,有法不依,无法无天,只有利于坏人,而不利于人民.我们要永远记取这个沉痛的教训.政法机关是执法机关,必须按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庄严通过并付诸实施。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国人民取得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全面胜利的基础,是我国人民行为的准则,力量的源泉。新宪法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吸取了我国历史上法律典籍的精  相似文献   

18.
<正> 新宪法关于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方针的法律化。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允许香港保持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的规定,则是新宪法这一精神的伟大实践。这种新的特殊政策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无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法学,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新宪法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规定,正确理解、坚决贯彻这些规定,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国家和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表现;法制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20.
论新宪法实施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2月颁布施行的新宪法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是新时期定国安邦的总章程.因此,这部宪法一颁布,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呼和拥护.新宪法内容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是新宪法能够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一前提条件,那么宪法的实施问题就无从谈起.在去年宪法修改草案的全民讨论过程中,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改草案过程中,以至于在新宪法正式通过以后,不少人都对新宪法能否真正贯彻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