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保护高涨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备受关注,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湖北省主要的出口市场国家或地区环保程度普遍较高、环境标准严,湖北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突出。协调贸易与环境是湖北省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国际环境规制对湖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绿色贸易背景下湖北发展外贸的直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妮  陈进 《求索》2012,(11):41-43
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推进,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贸易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8-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数据,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四个直辖市的信息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基于经济环境、政府支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储备等优势,北京和上海两直辖市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明显强于天津和重庆两市。为此,要在做大做强我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同时,促成我国信息服务产业贸易竞争力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强化优势区域信息业服务贸易集聚、大力发展信息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并对落后地区实施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  相似文献   

3.
WTO体系下国际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与协调是WTO组织成立以来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在WTO框架中应该也可以协调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4.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成立为国际服务贸易的规范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与完整的互动框架,其主要原则与规范对会员国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有实质的约束力,并会对一国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对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服务业而言,入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用比较的方法,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结构,将中国服务贸易法制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进行比较,并提出入世后完善我国服务贸易法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祝平  欧阳强 《求索》2014,(2):39-44
本文以资源与环境约束为逻辑起点,考察我国环境与资源逆差的情况,并对环境与资源逆差的深刻根源和历史贡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列出经济增长、贸易与环境三者之间的方程关系式,说明我国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前半段的阶段。以此构建绿色贸易转型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我国绿色贸易政策转型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对海关产品目录进行绿化,使产品按环境分类管理;对进出口企业实行名单绿化制度管理;对行业进行整顿绿化。设计具体的绿色贸易政策:以征收出口环节的环境关税为主导;制定市场准入和市场准出标准;积极促进外商绿色投资,防范外商直接投资西部转移的环境风险;从而调整进出口总量和结构,改善环境与资源。  相似文献   

6.
俞顺洪 《桂海论丛》2011,27(1):113-116
贸易对气候变化影响积极与否取决于贸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大小。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国际上的环境紧约束,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和管理上的创新:在国际气候谈判时要考虑贸易的气候影响;应积极实施环境成本内化措施;应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两大潮流,受到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协调是GATT/WTO框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关原则和规则主要分布在GATT/WTO的一系列协议中。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环境与贸易会出现冲突,但是两者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需的,研究如何更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填补我国环境与贸易领域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8.
国际军火贸易既属于军事领域里的经济活动,又与政治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密切相关。本文分析当代军火贸易动因,把握当前军火贸易状况,分析我国军火贸易及对其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中不同成员的观念差异、利益冲突 ,导致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在实践中产生许多冲突。WTO作为“经济联合国” ,应在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中寻求自己的恰当位置 ,不因崇尚贸易自由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也不因环境保护而阻碍自由贸易的发展。本文即试从WTO的角度 ,以认识冲突、正确对待冲突、解决冲突的思路来阐述问题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两岸贸易关系的新发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0年以来两岸贸易关系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两岸投资的带动下,两岸贸易快速成长,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台资企业产品回销台湾比率显著提高,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新特征。两岸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两岸贸易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两岸贸易总体仍处于间接局部的格局、两岸贸易严重失衡、贸易争端逐渐浮上台面等。  相似文献   

11.
新贸易理论在理论上与传统贸易理论存在诸多不同,在政策上也有巨大差异,并且新贸易理论是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尽管新贸易理论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但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借鉴意义有如下方面: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推动产生结构升级;为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出口生产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改善我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2.
跨境电子商务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及贸易周期的影响。该文创新点在于: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市场模型,同时运用实证分析,采用协整分析方法,进一步建立ARCH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揭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增加进出口贸易的波动性,并且呈同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祖国大陆积极推动T在两岸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在业内人士的不断争取下_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贸易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技术引进合作、学术交流与人员往来等都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论碳排放贸易与GATS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俊荣 《前沿》2010,(5):87-90
目前,由政府主导的碳排放贸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配额的碳排放贸易,另一种是基于项目的碳排放贸易。由于碳排放配额本身不属于服务,因此,WTO成员方所采取的影响碳排放配额贸易的措施不属于GATS的调整范围。但是,CDM/JI项目本身属于GATS所界定的服务范畴。因此,WTO成员方所采取的影响此类项目投资与开发的措施应当适用GATS的相关规定。并且,CDM/JI项目应划归WTO成员方具体承诺表中的环境服务部门。  相似文献   

15.
田晓萍 《前沿》2006,(8):92-96
WTO在解决贸易与环境争端的实践中,对环保规则作出了富有发展性的新的解释,表现出比在GATT时代更加重视环保的取向。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作为一个深受环境壁垒之害的贸易大国,应作出全面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份额不断提高的结果。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的主要还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而且,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相对低质量的产品。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依旧以占有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表明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宾建成  吴俊  李宾 《湖湘论坛》2010,23(1):96-99
次贷风波蔓延至实体经济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严峻,因此,国际社会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对大萧条时期与次贷危机时期贸易保护得以兴起的内、外部因素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与大萧条时期兴起的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相比,由于处理危机可选工具不同、国际体制不同和国际协调组织不同,这次次贷危机推动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证检验并测算了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双边贸易的流量与潜力,结果表明: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人均GDP和吸引台资额,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两岸贸易热络区"等解释变量,是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由于双边贸易的紧密程度(贸易依存度)不同,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的贸易潜力也不一样,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海峡两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消除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制约因素,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徐元康 《岭南学刊》2014,(5):95-100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因较好地解释了当今发达国家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现象且促进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深受诸多学者的肯定,但同时也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梳理,并与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的比较分析。研究出: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实质是一种新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是一项国际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茶叶生产、贸易也得到发展。茶叶贸易形式与当时金融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既有茶叶和其他实物商品之间的贸易方式,也有银钱和茶叶之间的交易,还有商业信用在茶叶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在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发展的基础上,一部分茶商演变为包买商,说明茶商资本开始触及茶叶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