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虚假恐怖信息包括令公众产生恐惧和不安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生化威胁、爆炸威胁、放射威胁等类型。虚假恐怖信息具有虚假性、恐怖性以及现实可能性。社会发展不协调带来的问题、整体法律意识低,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是引以发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的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应从做好社会矛盾的疏导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严惩治违法者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污染已上升演变成社会问题,这是不需讨论的事实。企业工作者不仅要有市场的概念,还要有安全稳定的社会责任概念。企业污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社会生态安全角度而言,至少可以勾勒出五个方面: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诱发网上群体事件,对百姓生活构成直接威胁,污染的"双刃剑",导致居民严重心理恐慌。因而,在倡导科学发展和生态、环保的理念中,全社会应正视这种"病象",以求"良方"。  相似文献   

3.
一些地方接连发生多起暴力冲突和极端事件,行业群体性事件也呈多发态势,直接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究其原因,暴露出部分地方社会情绪趋向消极,成为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的“火药桶”。及时、正确地疏导和引导社会情绪,缓解社会矛盾,对进一步维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威胁是巨大而又深远的。面对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打赢防范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优势作用,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我们应通过树立法治理念,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及时应对和依法管理,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典型恐怖事件更促使人类警惕进入21世纪以后面临的安全威胁。为应对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美国大举开办反恐、防恐专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形成了完整的反恐怖教育体系。这对我国建设反恐怖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警民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警民冲突危及警察及群众的生命安全,破坏警察的形象,也对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构成极大的威胁。从群体性事件来研究警民冲突,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层社会的治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郊区农村农民聚众上访等群体性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治安秩序和安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和破坏.深入分析影响此类治安事件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探究农民聚众上访的行动选择及其社会效应,对于政府及其公安机关积极预防与妥善处置此类事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暴恐事件是当前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有效预防和打击暴恐事件是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层次分析法为视角,结合德尔菲法和加权计算,提出了预防暴恐事件的指标衡量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欧盟由于地缘特点,受移民政策、难民危机、科技发展、地区社会文化和民众权利意识等影响,恐怖主义威胁事件频发。恐怖袭击呈现出显著的跨国性、恐怖分子本土化和青年化、恐袭目标日益平民化和多样化、“外籍战士”回流现象凸显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晚近我国犯罪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犯罪学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犯罪学界针对犯罪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犯罪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犯罪学的实践运用等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国犯罪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犯罪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辑应成为研究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的学术性特点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走科研化的道路,成为研究型编辑人才,这是提高学报编辑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学报编辑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沟通作者、编者和读者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学报编辑社会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是以研助编,以研促编,取得好的编辑效果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治安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学科的教师要结合治安学科的特点尽快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和治安学整体学科发展目标,治安学专业发展方向初步确定为:治安学基础理论方向,治安管理方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向,治安案件查处方向,等等.教师在专业方向的确定中,要与所教课程相结合,要与治安实践相结合,要与专业兴趣相结合,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有着丰富的学风理论 ,邓小平提倡的学风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求真之风、务实之风、尚学之风、面向群众之风、面向世界之风和民主之风。邓小平的学风理论在历史上 ,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其全面和深远的影响 ,对今天中国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侦查学“基础理论”问题必然产生,其目的在于追求侦查学理论的“科学化”。建构“科学”的侦查学理论,首先,要把握好“侦查学科学研究关系”和“侦查业务实践关系”这两对抽象关系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研究对象;其次,要在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侦查“科学”理论包含了定义和特征、原理和规律以及宏观控制方法等部分,具有事实学的意义。该理论既是侦查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时还可以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事实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中,对被害人研究的关注早在我国宋代便有记载。"被害人研究"是"三定侦查法"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属于"定性质"范畴,并贯穿于整个"三定侦查"体系。被害人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一是可以推断案件的起因和背景,发现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解读犯罪行为人;二是可以推断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惯技行为,为案件串并提供帮助;三是可以更好地预测犯罪行为人下一个最可能的侵害目标,对侦查破案及安全防范均有益处。被害人研究应该重视被害调查研究,重视被害预防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认为,只有加强和改善党内学习,才能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才能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在学习内容上,他认为首先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其次要通晓现代经济学知识,再次还必须具有法律、科学技术和历史知识的素养。在学风建设上,江泽民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建设总原则,他还号召全党发扬“挤”和“钻”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18.
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对该学科深入探索和完成学科任务的重要工具,因而,在民爆公共安全理论体系建构中,要始终高度重视研究方法这一重大问题。文章从研究民爆公共安全的宏观层面的方法论切入,继而论及到一般科学的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安防职业教育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一般性发展规律。建立符合安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安防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安防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外警察教育培训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后 ,作为行政执法重要力量之一的警察队伍 ,其综合素质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国际接轨 ,教育培训是关键。对中外警察教育培训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时代意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通过比较 ,可以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选择性的借鉴 ,促进我国警察教育培训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