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海外华侨华人 社团历史悠久,可以说是华侨现象的产物。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和发展与华侨现象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面向新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侨情需加以研究?本文还简介了上海龙脉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缘起及短期规划。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华侨华人工作应根据形势的改变,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战略策略,制定新世纪的工作重点,将此项工作推向新阶段,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为吸引和聚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参与、支持核心区建设事业,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举办了“凝聚港澳台海外华侨华人力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为主题的示范区核心区推介活动。活动邀请了港澳台海外朋友近300余人前来考察交流,海淀区30余个部门向海外朋友介绍了海淀区各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力量和推动者。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引智"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尤其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引智工作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海外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侨华人是中国海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特殊承载者。他们是支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文化彰显魅力的重要平台。因此,中国维护华侨华人的利益对中国拓展自身海外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常我们把移居国外的中国血统居民称之为海外华侨。他们创造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奇迹,同时也把传统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全球各国都可觅到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踪迹,大约有三千八百万华人遍布世界上136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广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人才资源,满足广西各项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需求和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实现抱负、成就事业的需要,最近,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领导的指示精神,广西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广西利  相似文献   

9.
剑虹 《统一论坛》2007,(1):45-47
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祖国的腾飞和变化,中国的和平统一与繁荣昌盛,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命运息息相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1999年起短短的几年内,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自发成立了170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  相似文献   

10.
傅尔基 《中国发展》2012,12(2):74-84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经济、全球首位型城市经济,是"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外华侨华人推动下,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新一代、由海外留学人员和投资移民等构成的新华侨华人推动下,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已经转型投资高新产业、扩展跨国经营和依靠人才创新,并正在加速转型。海外华侨华人将是推动上海改革开放30年后向创新型、全球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先锋队和重要力量。创新引导、鼓励和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促进上海向创新型、全球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上海"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力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是一支素质高、潜力大、富有生机与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侨力资源,是侨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新华侨华人应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本文认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路径主要有:支持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推动海外和谐侨社的构建与完善;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鼓励新华侨华人为翻开两岸关系新页做贡献,充分发挥新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和民间关系中的作用。总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侨务”战略,借助社会力量,聚合侨力资源,切实加强对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工作,培育侨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2.
《统一论坛》2007,(4):35-38
非洲◎2007年6月初,筹备了近两年的全球首次由海外华侨华人发起并为主体的大型爱国主义洲际驾车远征活动正式对外宣布启动,本次活动是由博茨瓦纳华侨华人社团代表全球华侨华人倡导发起并由中  相似文献   

13.
试述华侨华人的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既把祖国籍国的女神崇拜传播到海外,也创造出一些海外本土华侨华人崇拜的女神。这种女崇拜对增进华侨华人之间、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的“当代海外华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5日至18日在暨南大学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本次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会议主题有三个:华侨华人学科发展研究;当代海外华人与居住国民族关系;9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江苏政协》2011,(10):28
<正>"新华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新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有国际化视野,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重要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扬州市政协组织委员,先后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汇聚海外扬州人脉资源"、"发挥新华侨华人作用"等课题进行调研,提出要注重涵养  相似文献   

16.
《政协天地》2012,(3):30-30
创新创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省现有海外华侨华人超过1200万,新华侨华人超过120多万,新生代数百万,有影响力的闽籍社团1000多,但我省引进海外人才方面与上述数字比较相对还是偏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三十而立",值得回顾思考。三十年来,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经历了提出问题、率先探索,理性争鸣、主流共识,深入研讨、开拓专题三个阶段,在理念与实践结合中,拓展了新的局面。近年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根""魂""梦"论述,这是侨务思想的新发展、新理论,明晰了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的脉络和渊源关系,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理念研究和工作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文章对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论调进行辩驳,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统一论坛》2010,(4):F0003-F0003
2010年5月31日至6月4日,由浙江省海外联谊会、浙江中华文华学院共同举办的首期浙江籍海外华侨华人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在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开班。63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浙江籍华侨华人社团领袖不远万里回国参加此次学习,其中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金爱华女士、陈志荣先生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会长、  相似文献   

19.
非洲侨情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有华侨华人共25万人左右,其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南非有7—10万人、马达加斯加6万人、毛里求斯4万人、留尼旺2—3万人、尼日利亚1万人。上述5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约占非洲华侨华人总数的90%;此外,华侨华人人数逾千人的国家有:肯尼亚有4000人、博茨瓦纳2700人、莱索托2500人、塞舌尔有2000人、埃及2000人、科特迪瓦1300人。其余还有20多个国家合计有华侨华人1万多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识,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根和魂。为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弘扬,巩固和加强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内在联系,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由中华海外联谊会青委会、中华文化学院主办,浙江海外联谊会、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协办,中共丽水市委统战部、中共青田县委、世界青田人联谊总会承办的"根·魂·梦——中华文化和华侨华人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