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丽娟 《传承》2009,(14):122-123
婚恋习俗是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当地婚俗的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又要注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婚俗的影响,保护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2.
朱伟 《今日民族》2014,(8):46-47
<正>一、做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1.对核心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旅游规划时应对那些最能代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重点开发,把其培育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打造成民族地区的名片。同时开发规划要尊重当地民族的意愿和民族禁忌,控制某些游客参与性活动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宇 《前沿》2011,(9):118-120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特色的文化以及造就和哺育民族的生态环境,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作明 《传承》2001,(1):12-13
进入21世纪的广西旅游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种种挑战,面临种种抉择。总结20世纪广西旅游开发与发展的经验,我们不得不考虑未来旅游开发的科学性,探索和研究旅游开发中的科学原则。1、调查旅游资源,认识资源特色。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开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广西各地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趋同现象和照搬他人成功模式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了解,缺乏对所拥有资源特色的认识。要真正使旅游开发克服盲目性,使开发的旅游项目具有个性特色,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广西的旅游资源调…  相似文献   

5.
凉山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对国内外旅游者形成极大的吸引力,是发展旅游业赖以存在的优势和基础,如何把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变成现实的旅游市场优势,是凉山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旅游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影响,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泸沽湖景区因其迷人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民俗文化而享誉全球。景区地跨川滇两地,由于当地政府对所辖湖区的旅游开发理念、重视程度不同,致使同一湖区在川滇两地的具体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本文试图从该地区少数民族特色舞蹈的视角来探讨湖区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对当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瓶颈进行分析,探讨泸沽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长足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郑岩 《前沿》2008,(8):99-10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灌注文化为核心,突出辽南乡土特色;以整合营销为重点,打造强势旅游品牌;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最终实现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因素、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需求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方兴未艾。当前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没有跳出传统旅游开发的思维框架,都不可避免地引发着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负面影响。为协调好民族旅游开发和保护,我们需要协调起少数民族社区(村落)、旅游开发者以及政府三方的角色,打造适应民族文化旅游自身特色的以当地社区(村落)为核心的协调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若丁 《今日民族》2006,(5):7-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支撑,是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努力发展优势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并在“十五”期间获得快速发展的我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对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如何进一步发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  相似文献   

11.
王莉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65-169
对于当代少数民族而言,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无疑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羌族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但是其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羌族传统寨落建筑更是蕴含着浓厚的古风遗韵。所以如何保护并开发羌族建筑资源将成为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羌族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价值开发入手,系统分析羌族建筑资源与旅游经济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从建筑资源保护与开发角度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陆秋燕 《桂海论丛》2010,26(3):109-11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处理好旅游利益的分配问题。然而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权被长期忽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旅游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建设,营造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氛围,提高传承人的津贴,鼓励成立传统文化保护的民间社团,在旅游开发中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可分配利益。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旅游中的独特资源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在旅游开发中备受关注.通过对云南大理双廊白族的田野调查发现,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消费偏好,在向旅游者展示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建筑、服饰、思想观念及价值观、民族习俗偏离传统等文化失真现象.政府疏于管理是导致文化失真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发挥其公共职能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周娅 《思想战线》2003,29(1):37-40
由于国际旅游市场日益一体化 ,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市场竞争替代关系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上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明确各地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并通过整合 ,形成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是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者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岩溶景观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精品,在我国已开发的旅游景区中,以岩溶为主的景区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岩溶资源分布广,可开发的潜力巨大,它还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岩溶景观分布地区多是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开发岩溶资源,是使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现代旅游景区的建设。都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放到优先地位,因此开发岩溶景观还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岩溶景观资源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应给予特别关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我国岩溶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16.
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 少数民族文化是特色文化,特色文化具有文化优势且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旅游业本身是文化性 很强的产业,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旅游产品的供求关 系说明了市场需求是文化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基本动因,只要能向市场提供文化品位高,具有乡 土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就能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7.
王雅荣  张璞 《前沿》2012,(1):4-6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的民族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区域特色的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了基本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提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旅游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旅游生态意识协同下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行业管理,寻求旅游产业生态效益基础上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一颗不落的太阳   加快对中西部地区开放和开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是党的十五大的重要战略决策。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最突出的优势在资源,旅游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广西有不少旅游资源是西部 12个省份中所独有的,所以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加快我区旅游资源开发,尽快把广西旅游业建成西部旅游的龙头,这是跨世纪发展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一个新的战略课题。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带动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将有更多收入和更充裕的…  相似文献   

19.
刍议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楚洲  宋健 《湖湘论坛》2003,16(1):37-37,95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很高 ,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关注。如何合理、有序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对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湖南被旅游界专家誉为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共有 16个旅游区及 4 5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风景名胜区 ,总面积达6 115平方公里 ,形成“东一线”、“西一片”和“中一带”格局 ,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极品旅游资源 ,而且具有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武陵源风景区…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旅游业的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实际状况,围绕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开发条件不足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改善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