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志云 《法制博览》2009,(10):28-29
一个老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接着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老和尚继续问:“你继续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小和尚冥思苦想,翻来覆去地说:“一、手指、食指。”  相似文献   

2.
阿蓝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打开《南风窗》,你会看到这刚刚竣工的“玻璃屋”。“屋主”我欢迎阁下的光临。先送上我的名片:阿蓝,编辑,女性公民,共和国阳光下出生、成长。请多多指教。“玻璃屋”,顾名思义,透明的办公室!如果你对我们刊物的文章及编辑工作有疑问、意见或建议,请给阿蓝来信,我将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当然,阿蓝不是“百事通”,当不了“救世主”,不可能帮助每个人解除工作、学习、感情等方面的困扰,敬请原谅。这所透明的小房子是编辑部与你沟通的桥梁,欢迎你,朋友! 这回,“玻璃屋”选登了唐灿光读者的来信,下一回,该轮到你了。不少读者想了解我们杂志社的情况,开张之日,先向你披露一条本编辑部的“内部新闻”。既然是“屋主”,也就从“屋”说起吧。告诉你,我们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球迷对欧洲球王普拉蒂尼说:“在我看来,上帝之后就是你。”这就是当今的所谓的“明星现象”么?这封信让你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4.
挨骂 《法制博览》2010,(14):75-75
鸭和鸡恋爱了。鸭对鸡说:“俺爱你。”鸡对鸭说:“俺也爱你。”鸭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鸡说:“不行。”鸭说:“这是为什么呢?”鸡说:“俺妈对俺说过,鸡手鸭脚——做事杂乱无章。咱们成不了的。”狗和鼠恋爱了。狗对鼠说:“俺爱你。”鼠对狗说:“俺也爱你。”狗说:“让俺抱抱你吧。”鼠说:“不行。”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广州番禺县万顷沙的一个农妇忽然接到农金员送来的还贷通知书,一时傻眼了。“这死鬼什么时候借了1000元?做什么用?他是不是瞒着我,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时,丈夫刚好拖着沉重的脚步,醉醺醺地跨过门槛,还没站稳脚,就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顿骂:“你这个酒鬼,你借1000元钱干什么去了?你是不是把钱送给婊子了?你说!”“少啰嗦!我用钱还得请示你。”丈夫瞪了妻子一眼,把头扭向一边。妻子把还款通知书掷到他的面前,气愤地说:“这1000元钱,看你拿什么还!”“没钱还,就把冰箱卖了。”  相似文献   

6.
魏伯河 《法制博览》2008,(11):41-41
如果有人问你:“孔子的父亲姓什么?”你一定会说:“当然姓孔了”。恭喜你,答对了!可是,看古书上说,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看不出他姓孔来。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7.
电话是华市长打来的,带着醉意的声音里充斥着贪婪、炫耀、戏弄。“小白呀,该喝你的喜酒啦!”白冬雪诧异地问:“华市长您这是哪里话?我能有什么喜事?”“呵,你还想瞒着我!私下里跟王行长搞交易;你行啊!”“市长您千万别误会,我正要向您汇报呢!”“算了吧!我也不跟你计较。告诉你吧,那份批件现在就在我手里,你来一下,我一并签上字你就可以拿去兑现,  相似文献   

8.
克隆年代     
有消息说,美国一位科学家在圣诞节那天宣称他将开始克隆人,在他的计划中。第一年的克隆人数为30万。这一新闻引起了全球“人类”的严重恐慌。吴先生能够想象得出,今后的世界将是一副怎样的热闹景象。 清晨,吴先生睁开眼睛,发现一张很熟悉的微笑的脸。“你是谁?” “我当然是你太太。” “真的?你怎么证明这一点?” “昨天晚上我们因为谁下床关灯而差  相似文献   

9.
一位富翁说:“工资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全心地工作会使你得到更大的满足”。 “你是在相信这一原则后才富有的吗?”记者问。 “不,是在我使我的雇员相信了之后。”  相似文献   

10.
“请示”歌     
说我“精明”?嘻嘻!骂我“懒惰”?哈哈!叫声朋友你别笑我,这请示好处实在太多。既显得我尊重领导,又表现我办事稳妥。火烧眉毛我也先请示,天塌下来有头儿顶着。想松绑你自个儿松去,要追责任你别提我。 (小黄蜂)“请示”歌@小黃蜂~~  相似文献   

11.
阿蓝,你跟我说,你只有3岁,我不信。 3岁的娃娃怎么能教我念难念的“水果经”?怎么会讲“边缘人”和“一千个太阳”的天方夜谭?3岁的孩子怎么知道企业文化的冲击波?怎么敢冲洛杉矶的高速公路?我们这有长江的潮水,长江的潮水涌向山石、小溪,你却说潮水涌进了交易大厅。 3岁的孩子怎么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我哥哥把你带到西安,北方人竟不想让你回来。难道你不怕他  相似文献   

12.
刘墉 《法制博览》2011,(10):60-61
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改成:“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好比爬山,当你攀在悬崖上的时候,一失手就可能粉身碎骨。那危险是“近忧”,你不能想别的事,只能全神贯注,应付眼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李承志  小南 《法制博览》2008,(24):37-37
我常为碰到的“能怎的”的提问而困惑。提出“能怎的”的大约有两种,一武一文。所谓武问。大抵是一些身大力不亏的,或者是“盲”(法盲、德盲)气十足的年轻人所提。比如,他骑车撞了你,你找他论理,他反倒问你:“撞你了,能怎的?”这属于蛮不讲理类。所谓文问,情况较为复杂。试举几问:你工作认真,有人问你那么认真能怎的;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是新朋友,也许你是老朋友,但是当你翻开这一本标明“’93新版本”的《南风窗》试刊时,你也许都能感到出乎意料的惊喜。《南风窗》,一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的有独特口味与魅力的杂志,一本被誉为“吹一股清新健康的南国之风”的“广东十佳期刊“(之一),七年半  相似文献   

15.
环保主义者     
北京人说话有时是有些“损”的,早些年在饭店吃饭,你如果不小心惹火了服务员,她们会白眼珠一翻,撂你一句:是不是想来盘儿油炸苍蝇?让你一个星期都没胃口。 这件事还是听一帮生意场上的台湾“哥们”说的。早几年,他们一票人(台湾人不说“一帮”,说“一票”)去北京,刚回大陆,见北京小妞个个水灵,自然要找茬“逗逗闷”,于是乎便招来了一盘“油炸苍蝇”。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孟尝君田文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送他一张象牙雕刻的床,派登徒护送到齐国去。登徒不想执行这任务,于是对田文的随从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24万两黄金,万一有些损环,我就是卖掉老婆孩子也赔不起。如果你能设法使我不必千这差事,我愿把祖传的宝剑送给你。”公孙戌回去对田文说:“现在很多小国要聘你当他们的宰相,为的是你能体恤贫穷、存亡继绝。大家钦佩的是你的仁义清廉。但如果第一次到楚国就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将来到别的国家去,教别的国家送你什么才好?”田文猛然醒悟;“你说得对。”他决定婉言  相似文献   

17.
在三月八号中午,重庆市珞璜幼儿园内,6岁的小思琦高兴地跑出教室,正寻找接她的家人.园长走到她跟前说:“小思琦,祝你生日快乐,这是你的生日蛋糕”,“谢谢园长”,“这蛋糕不是我送的”,“是妈妈送的吗?怎么没看见她呢”“也不是”。“那是谁送给我的生日蛋糕呢?”思琦大大的眼睛里含起泪花仍然高兴的说:“我终于有了生日蛋糕”。  相似文献   

18.
娄敏  姚剑锋 《工会博览》2023,(27):36-38
<正>“小伙子,坐你的车感觉就是不一样,每次都是主动起身把我迎上车,就跟飞机上的服务一个标准。”“呦,我这刚上医院开的药,七零八碎占着手,没想到你这车上连塑料袋、湿纸巾都替我们准备好了,小伙子你想得也忒细致了。”……在北京的323路公交车上,这样的赞叹声音总是不绝于耳。面对乘客的称赞,驾驶员崔志勇总会笑着回应:“您满意就好,欢迎您下次还坐我的车。”  相似文献   

19.
○问:当年你做记者时,无论是言谈,还是行文,经常表现出“站在广东看全国、站在全国看广东”的宽广视野。投身策划业后,你仍是东西南北四处奔泊,不独沽一味,不限于一地。而且这两年来,你经常讲“未来的经济竞争是文化板块的竞争”。你究竟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 ●答:这些年我在全中国搞策划,明显地感到一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地方做项目,一定要“近水知鱼性,隔山识鸟音”,一定要对当地的文  相似文献   

20.
夏红 《工会博览》2004,(6):72-73
电话是华市长打来的,带着醉意的声音里充斥着贪婪、炫耀、戏弄。“小白呀,该喝你的喜酒啦!”白冬雪诧异地问:“华市长您这是哪里话?我能有什么喜事?”“呵,你还想瞒着我!私下里跟王行长搞交易,你行啊!”“市长您千万别误会,我正要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