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同时存在着买房难与卖房难的问题,市民反映房价太高买不起,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大量房子空置,并且空置房还在增加。全国房价与空置房单位:万平方米,元/平方米1997年1998年房屋空置面积78058773房屋平均价格19982002(数...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市场中,一个数字始终令人关注:到1998年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近8000多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4%,50%的空置面积是近两年形成的。住宅空置面积中,安居工程比较高。国内外研究机构认为,空置率大于10%,说明房屋积压严重,房地产市场将会...  相似文献   

3.
老百姓大多关心住房的改善,据调查上海现有80%的居民有这样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商品房的空置率却居高不下。以长宁区为例,房屋空置面积就有18.82万平方米,空置率为26.8%,其中住宅空三面积14.6万平方米,占77.6%。再翻看各地的“九五”计划,真是重复何其多。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有22个,将机械列为支柱产业的有16个省、区、市,将电子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省、区、市。最近几年,各地又看好旅游产业能赚钱,结果又是大兴土木,纷纷模仿复制,截止去年年底仅上海建成带有重复主题性质的游乐园就不下90个。房屋空置,重…  相似文献   

4.
在鼓励百姓买房拉动内需的一片呼声中,房地产市场依然普遍低迷。近些年,全国积压的商品房年年都增加1000多万平方米。到去年底,全国积压商品房已达8700多万平方米,空置率接近Zbe,其中住宅面积达6000多万平方米。专家估计,这些积压的商品房沉淀的资金在6000亿元左右。然而,青岛市的房地产市场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这个亮点出现在为实施棚户区改造而建设的浮山新区。这个远离市区的新建生活小区深受当地居民们的青睐,在青岛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购房热潮。为了不把棚户区带入新世纪,青岛市实施了称之为“世纪末民心工程”的棚…  相似文献   

5.
通过宏观调控,今后几年内住房建设规模将会适度而稳步地缩小。建议今后一段时期内,以人均年建设住房1平方米左右为宜房价似降还升,供需矛盾依然紧张,其中既有总量上的,更有结构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住房需求持续旺盛,销售额增长了13%,销售面积增加了13%;但是供给却显得有些不足,北京新开工面积减少了13.3%,就全国来看,减少了2.5%,其中,经济适用房开  相似文献   

6.
最新的权威统计称,到1995年底,全国商品房屋空置504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为3936万平方米。可从有关部门得知,目前全国城镇仍有400万户居民系住房困难户或特困户。政府担忧,无房住的百姓着急,被房地产“套牢”的开发商、中介商们更是心急如焚。大家在望“房”兴叹,各着各的急。如果从小平同志于1980年提出房改思路开始,中国旨在实现住房商品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建筑行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都把提高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工程质量严重滑波的局面得到了控制,全省建设系统施工企业1987年房屋竣工面积169万平方米,一次评定合格79万平方米,占46.86%,1988年竣工验收面积152万平方米,一次评定合格65万平方米,占42.8% ,1989年竣工验收面积124万平方米,一次评定合格为58万平方米,占46.6%.尤其经过1991年的奋战,我省建筑业的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大中型重点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成效显著.1991年我省国营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0.9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831元,比上年提高7.2%,但也存在工程成本上升,企业亏损额增加等问题.如何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国营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5,(8):39-41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1.去年以来.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偏快、房价上涨过高。在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地方,伴随着商品房结构的不合理。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房价上涨与投机性购房相互推动,房价上涨引发了人们对房价不断上涨的期望值,投机和投资的人更多地进入,  相似文献   

9.
张琪 《求知》2014,(10):52-53
<正>一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1.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分布在全国的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共计5194个,比2011年的5075个增加119个,增长2.3%;年末出租摊位数349.4万个,比2011年的333.4万个增加16万个,增长4.8%;年末营业面积为2.8亿平方米,比2011年的2.6亿平方米增加0.2亿平方米,增长7.7%;全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93023亿元,比2011年的82017亿元增加11006亿元,增长13.4%。从营业面积变化上看:2003年达到1.1亿平方米,2008年突  相似文献   

10.
《团结》2010,(2):1-1
2010年全国“两会”刚结束,温总理有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话音犹在耳边,北京土地拍卖市场就连续刷新地王,引发京城房价新一轮快速上涨并带动其他城市。全社会因房价不断高企愈加陷入集体焦虑.新华社从3月28日起连续发表多篇评论抨击高房价。4月中旬国家连出重拳遏制房价,全国楼市终于有了调整的迹象,但仍然有不少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继续看涨房价,而“城市化”成为这部分人看涨的一条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11.
房价与脸红     
桃源  于多 《瞭望》2007,(30)
经过连续两年的房地产调控,我国大城市房价不仅鲜闻回落之声,反而在近两个月涌起新一轮全面上涨的浪潮。有媒体报道,仅在今年上半年,深圳房价即暴涨了50%以上。一位开发商私下坦承:“现在楼盘的利润率已经高到让我们不好意思的程度了。”  相似文献   

12.
《理论视野》2014,(1):87-87
《京华时报》2014年1月20日报道,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全年房价不出意外地在一片上涨声中落下帷幕。虽然全国房价涨势不改,但整体房价涨幅出现下跌的城市数量进一步增加。专家分析指出,未来房价上涨势头难以改变,房地产调控政策应更讲究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10,(6)
<正> 如果今年房价上涨速度明显低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应该被认为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房价面前,我的收入如此苍白无力。"白领赵东明在网上一边"晒"工资,一边说,2009年,他就职的企业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这使他的年薪增加10%,接近9万元。网友们说,这收入算可以了。不过,他看中的房子涨价超过30%,这使他的住房梦想更加遥远。  相似文献   

14.
唐敏 《瞭望》2001,(35)
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为23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其中北京房价居全国首位,平均每平方米售价高达477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5%。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国社会同时承受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房价股价飙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11年来新记录.可以说,2007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商品价格和几乎所有资产价格同时大幅上涨的一年。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不仅给居民消费、储蓄.投资、交易等行为带来巨大冲击,也通过其收入再分配放应给不同收入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粉米 《理论导刊》2005,(10):78-80
房地产业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是,社会资金大量向这一行业富积,引起地价上升,房价上涨,商品房空置率过高,使房地产业出现大量泡沫。基于此,要对这一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以消除房地产业的不适当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在全国实施,这体现了不动产信息数据的完备化将是一种长期趋势。从房产税对房屋租赁市场的影响切入分析,将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主要使用现状分为空置和在租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房产税对其的影响。在空置率高的城市,房产税的推出可有效降低房价和租金;而在一、二线城市,房主很可能把税收转移到租户身上。对比国际上美国在各州实行不同的房产税税率,建议国内若推行房产税,也要考虑到城市情况的差异,实行差别税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德国房价不涨的内在原因,简单来说,可总结为八个方面:其一,确保房屋充足供应,供求平衡仍然是稳定房价的硬道理。无论在联邦还是州、市及村镇层面,德国都有着详尽的建房规划,住房建设依人口需求而定,基本满足每个家庭一套住房。此外,德国每年有25万套新公寓竣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平抑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各大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空置率快速增加,同时居民购买新房的能力却在不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造成的.供给方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垄断造成了广大消费者手中的财富正向开发商和投机者手中集中.如果不改变目前这种态势.将会带来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城市竞争力不断削弱、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当前的失衡状况是不现实的.政府必须从价格、税收、规范市场秩序等角度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以促使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袁东 《理论参考》2008,(3):49-49
中央政府近年来一而再地“宏观调控”,但令人遗憾的是,越“调控”,房价反而越上涨,房地产投资越增长。 何以如此?不妨来分析一下整个房地产的产业链条。在主要的当事人包括农民、村镇行政组织及其当权者、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中,最大获利者是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其次,村镇行政当权者再次,农民与购房者则是利益受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