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言 《当代党员》2007,(3):25-25
最近,中央纪监部门严肃查处了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严重违纪案件。与其他落马贪官不同的是,邱晓华除了收受钱财外,还涉嫌重婚犯罪。  相似文献   

2.
赵蕾 《廉政瞭望》2010,(17):42-43
“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悔恨万分……”原许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保山在狱中感叹,“过去的人和事情,我不愿再去提及,宁愿选择遗忘”。当看到报纸上有贪官落马的消息后,他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些也许让他不自觉地想起当年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她22岁入党,31岁出任区民政局副局长,曾一度被誉为仕途上的"希望之星".她是南京市栖霞区原区长助理、迈皋桥街道原党工委书记潘玉梅,从第一次接受他人贿赂1万元开始,逐渐演变成收受数百万元的巨额贿款.至案发前,她已经收受792万元人民币、50万美元的巨款.她也因此成为南京市处级干部受贿犯罪单笔现金数额最大的贪官.……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本栏目特编发长沙作者万经伟对湖南省长沙监狱麓峰监区正在服刑的3名贪官的采访录。请大家听听这3名年逾花甲的罪犯如何回顾党的培养,如何痛陈自己走上犯罪道路,以及被清除出党、身陷囹圄后的悔恨。  相似文献   

5.
和许多贪官一样,失去了自由的张国光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而我却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走上了犯罪道路。领导干部是常在'河边'走的人,要想'不湿鞋'。关键是要时时盯住'河里的水'。水来了要学会躲,躲不及迟早要被淹没。我就是没有躲过这些'水'的冲击,才有今天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12):57-57
孙建清在10月13日的《检察日报》上撰文指出:细读贪官悔过书,发现当代贪官多才子,庶几可称雄文坛。湖北省黄冈市原副市长操尚银当庭流下悔恨的泪水,念出了自己所写的《悔恨诗》:“忘其宗旨,触其法律,悔其自己,伤其亲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做其新人。”很有“修辞格”呵!广西壮族自治区责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在绝命前写过一首诗:“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  相似文献   

7.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至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却把板子都打到老百姓的头上,好像都是自己…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建党八十周年前夕,笔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采访地──监狱,探访服刑改造中的 3名在江苏较有影响的贪官。恰逢监狱正组织他们运用座谈和写思想汇报等形式,开展“党旗下的忏悔”的教育活动。面对党的生日,回顾党的培养,说起自己的犯罪,这些入党多年、如今已被清除出党、身陷囹圄的贪官,无不痛心疾首、悔恨万分。 原民航江苏省管理局局长崔学宏 忘本变质悔断肠   崔学宏, 61岁,大专文化,安徽省肥东县人。捕前曾任民航江苏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长、禄口国际机场总经理等职。因犯受贿和挪…  相似文献   

9.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清朝贪官的真实写照。谁想到历史的车轮转至今天,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原局长丁振武,比古代贪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职8年,疯狂为自己聚敛钱财,从1993年至1999年先后收受有关人员所送的人民币165.8万元。身居要职的丁振武,是怎样从一个正局级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呢?其蜕变过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栖霞区原区长助理、迈皋桥街道党工委原书记潘玉梅,22岁入党,31岁即出任区民政局副局长,曾一度被誉为仕途上的“希望之星”。但她从第一次受贿1万元开始,逐渐演变成收受数百万元巨额贿款也不知足的贪官。  相似文献   

11.
当年一曲“十五的月亮”唱红祖国大江南北,“军功章徇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脍炙人口。然而,曾几何时,有些人用自己的行为将歌词改写为“铁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近年来,伴随着一个个贪官的被查处,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案例表明,在一个个中饱私囊、私枉法的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内当家。大贪官戚火贵临刑前悔恨地说:“我如果有一个好老婆的话,如果她及时提醒我,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于是,“贪官都是贪妻惹得祸”,成为一些人的共识,此论不时见诸于报刊。乍听起来,此论似乎有一定道理。的确,“家风”不…  相似文献   

12.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对清朝贪官的真实写照。谁想到历史的车轮转至今天.广州市公用事业局局长丁振武,比古代贪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职8年,疯狂为自己聚敛钱财,从1993年至1999年先后收受有关人员所送的人民币165.8万元,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元。2001年5月17日,丁振开被押上法庭公审。身居要职的丁振武是怎样从一个正厅级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呢?其蜕变过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宾语 《求贤》2007,(7):44-44
去年,当王怀忠、肖作新当政时期的阜阳官场的贪官们排着队在各地法院接受审判时,原本风平浪静的皖东杀出一匹“黑马”——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刷新了安徽落马县令多项纪录:判决书最长——达114页;受贿人数和次数最多——收受207人334次贿赂;受贿金额最大——非法收受283.76万元、美元800元,即便是在被纪委调查期间,他还在收钱.  相似文献   

14.
邵道生 《廉政瞭望》2004,(11):11-11
“不准发杂音”,这是《廉政嘹望》第9期在《贪官杨毓培的磁场效应》一文中,披露收受了巨额钱财的南充市高坪区原区委书记杨毓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报载,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从1993年3月至2000年8月中旬,短短的7年半时间里,先后46次收受或者索取他人的贿赂,共计人民币390多万元、美元15万元,平均每月受贿4.5万元。面对检察机关的指控。他这样认罪悔过: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烈士的后代,是党和政府把我从小学培养到大学毕业,又把我从基层一级一级地培养成厅级领导干部,党和人民为我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理应很好地效国为民,而我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私心杂念严重,丧失了党性,丧失了理智,忘掉了法纪,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回顾我的人生历程,自己也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6.
<正>“居然试图通过江湖骗子,以输送利益的方式求升迁,这是我做得最错、最蠢、最后悔的一件事。”接受审查调查期间,浙江省金华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陶诚华道出内心的悔恨。在忏悔书中,陶诚华反思自己权钱交易、迷信“风水大师”、收受他人所送财物共计2970余万元的种种罪行,其根本原因在于廉洁堤坝长期渗漏不补,  相似文献   

17.
贪官爱财,然而也爱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顾的毕竟是少数。但一个钻进钱眼的家长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并不容易,事实是绝大多数贪官最终不仅自己锒铛入狱,毁了全家幸福,而且有可能连子女也一并卷进“漩涡”。贪官谋财,最普遍的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为官一任甚至为官一生,若不为子女解决点什么,贪官们大多心理上过不去。为了满足这份扭曲的亲情,他们不惜以身试法,在许多有利害关系的问题上,以亲情代替原则,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取私利。吉林省有个千万巨贪乔利平,在自我剖析犯罪原因时就说:“我…  相似文献   

18.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我们普通百姓岂不都成犯罪嫌疑人了。因为这些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被控受贿罪、诬告陷害罪以及非法经营罪三项罪名,近日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对张敬礼非法出售自己编著的书籍经营额竟然达到2300余万元的指控,让公众惊讶不已。与一般贪官直接收受金钱不同,张敬礼的绝大多数受贿款都是通过自己著书立说来变相收受。能想出如此隐蔽、如此“优雅”的做法,真可谓“用心良苦”。对这种“优雅腐败”,还须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 贪官人头落地,“要钱不要 命”成了一些贪官真实写照,成了老百姓鄙视贪官的口头禅。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在贪婪中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当他们走向刑场时,却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之晚矣。 贪官毙命  无路之时说悔迟 一些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掠财。然而,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将一个个贪官送上了断头台。 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省委书记夫人阎健宏大肆贪污索贿,被判处死刑; 广东省大龙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鹤亭(副厅级)贪污公款人民币419万、港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