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8年4月,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后,由八路军护送,东渡黄河,穿越同蒲铁路日军封锁线,路经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五台来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五台县金岗库村,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的热烈欢迎.白求恩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连声说:“您好!您好!”并十分高兴地告诉聂司令员,他离开延安的时候,毛泽东主席专门找他谈了话,说:“中国的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  相似文献   

2.
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打响第一枪,到被改编为“八路军”,中共的部队未与日军正面接触过。红军成为八路军后,很快就遇上了平型关战斗。  相似文献   

3.
正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是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组建而成,在进入湖南后还一度改称"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这支部队系由八路军第三五九旅部队主力、需要护送南下的南方干部,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选调南下工作的干部组成;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治委员;南下目的在于由北向南打通华北、华  相似文献   

4.
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是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组建而成,在进入湖南后还一度改称“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这支部队系由八路军第359旅部队主力、需要护送南下的南方干部,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选调南下工作的干部组成;  相似文献   

5.
侯涛 《党建文汇》2011,(4):42-42
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打响第一枪,到被改编为“八路军”,中共的部队未与日军正面接触过。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很快就遇上了平型关战斗。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境内与滦东地区八路军作战的侵华日军,主要是通称春2980部队、简称“春兵团”的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前些年,当年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一直随军转战于华北抗日前线。侵华日军曾多次企图捣毁八路军的这一首脑机关,但始终未能如愿。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严重,但彭德怀等总部领导人在此之后仍率领总部机关继续转战于晋东南抗日前线,予敌以重大杀伤。日军精心策划“C号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1942年春,侵华日军按照惯例对华北的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于2月下旬向所属各兵团下达了本年度《治安肃正建设计划大纲》,规定“治安肃正”的重点应放在以“剿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首先对冀东、冀中地区,…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年代,外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司令有“南瘸子”、“北拐子”、“东海卧着一只虎”的誉称。“南瘸子”就是当时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北拐子”指北海舰队司令员刘昌毅;“一只虎”指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这里要说的是——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彭龙飞将军, 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怀忠乡一户雇农家庭。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彭龙飞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他在“四野”中以作战骁勇、不怕死而闻名。他 10次负伤,断指 8个,人称他为“二指将军”。   1945年 1月的一天,北风呼啸,寒气刺骨,在晋察冀根据地涯北地区蔚县附近,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震天动地,一场反“扫荡”战斗正在这里激烈地进行。身为晋察冀军区四分区涯北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的彭龙飞亲临前沿阵地指挥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八路军战士勇猛顽强,从清晨战至下午 2时,日军终于溃败,放弃外…  相似文献   

10.
孙立华 《世纪桥》2005,(6):28-32
1940年的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本舆论惊呼:“中共势力扩大到这种程度,日本方面是没有想到的”,“对华应有再认识”。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1941年1月16日批准的《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中要求侵华日军“发挥综合战力,给敌人以重大的压力,力求解决事变”。1941年2月,冈村宁次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到任伊始便扬言,”要在四个月内彻底消灭华北的共产党和八路军”。  相似文献   

11.
刘岩 《党史博览》2009,(5):44-45
1937年10月19日凌晨1点,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一举击毁击伤侵华日军停在山西省代县阳明堡简易机场内的24架作战飞机,成为八路军抗战初期三个“首战告捷”(另两个是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一二○师雁门关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的著名战例。在八路军的这三个胜仗中,唯一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现金奖励的是阳明堡战斗。  相似文献   

12.
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东临渤海,西胁津浦,南凭黄河,北迫平津,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系着山东、晋察冀、冀南等抗日战场,如一柄利刃插在日本侵略军的心脏,似一块磐石任凭风吹浪打坚不可摧。 抗日战争期间,周贯五作为冀鲁边的主要领导,在这块土地上坚持了整整7年之久,他的业绩铭记在津南鲁北人民的心中。 (一) 1939年1月,侵华日军第五、二十七、一一四师团数万兵力,分三路从济南、德州、沧州方向,向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逼进,企图一举消灭边区人民抗日武装。 八路军东进纵队领导鉴于敌强我弱,决定部队分散与日军周旋,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相机歼敌。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各率主力一部。分散活动,跳出日军的合围。时任第六支队政委之职的周贯五则率部坚持在东陵、盐山一带,寻机破敌。  相似文献   

13.
1942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侵华日军为消灭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及第129师主力,并策应对冀中区的“扫荡”,制定了C号作战计划。从5月1日开始,日军第一军主力3万余人,以长治为前线指挥所,对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太行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5月19日,日独立混成第三、四旅团主力及独立混成第一、八旅团各一部,由平汉铁路石家庄至安阳段和正太铁路沿线各据点出动。24日夜,各路敌军完成了对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驻地的合围。包括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等首长在内的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一部及部分掩护部队都被围在了这张大网之内,未来得及转移,形势万分紧急。  相似文献   

14.
1943年10月,正当日军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部队在勇猛战将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一次最出色的伏击战。此战同时受到了国共两党最高统帅的嘉奖,成为我军革命战争历史舞台上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  相似文献   

15.
题名为《侵华日军大遣返》的纪实文学书(以下简称《侵》书),按说应是一本客观介绍抗日战争结束阶段一些重要史料的严肃著作,可是出乎意外,书中肆意歪曲史实,甚至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竟有什么“新四军与日军组成‘混合部队”’、“驻宁波日军配合新四军攻打当地国民党税警团”、“徐向前率领的八路军在一次对阎锡山部作战时,就有一百余名日本兵参加,而炮兵部队的司机几乎全是日本兵”等等极端荒谬、具有严重政治性错误的内容。《侵》书理所当然地激起了参加过抗日战争老战士们的极大义愤,原中共浙东区党委书记、新四军浙东纵队政委…  相似文献   

16.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歌谣中的“三司令”,指的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马晓云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天民三兄弟。  相似文献   

17.
戴绪书,化名赵松涛,1920年生于湖北黄岗,人称“湖北佬”.少年时曾随父去南洋,抗日战争爆发后,激于民族义愤,回国抗日.1938年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六分区三十一区队三连指导员.1942年夏,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戴绪书所在部队化整为零,分散作战,就地进行游击战争.他同战友  相似文献   

18.
开国上将张爱萍是著名的“军旅诗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他时常用“神来诗作(含词作,下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他虽然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不足两年时间(1949年4月华东军区海军组建,1951年2月调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但作为新中国海军部队的创建人之一,却蕴怀着终生不解的海军情结.这也使他留下了若干首关于海军的诗作.这些诗篇大都是即兴之作,难得进行字句锤炼、格律推敲,或许正缘于此,它们格外鲜活生动、情感真切.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作都堪称精品,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平型关大捷85周年。1937年9月25日,抗日战争之初,刚刚由红军第一方面军部队整编的八路军第11 5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一带的深壑沟谷中进行伏击战,痛歼侵华日军,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枪,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第115师这支从北伐战争中走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淬火发展,资历最深,战斗力最强,被称为“铁军”的八路军雄师,以精妙的战法,  相似文献   

20.
杜义德,1912年生于湖北黄陂,曾任红四军二十九团政委、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政委、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骑兵师师长、八路军新编第四旅副旅长、冀南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军军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海军第二政委、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杜义德作战勇猛,且凡领受作战任务,“坚决”二字不离口,或说“坚决执行命令”,或说“坚决完成任务”,或说“坚决消灭敌人”,故有“杜坚决”之绰号。典范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