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个人金融业务始终在商业银行整体业务中占据有重要位置,并且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具有服务对象分散、单笔业务金额有限、业务规模庞大、经营效益稳定等特点。本文指出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个人金融业务可以更好地分散金融风险,实现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1995年,招商银行推出本外币合一、一卡多户的理财工具一卡通,搭建了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的平台,这可以视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个人财富不断增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98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共计5728款,账面余额9744亿元,业务规模平稳增长,收益结构保持稳定,多样  相似文献   

3.
梅仲楠 《法制与社会》2014,(9):98-99,1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日趋繁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被不断推出市场,隐有取代传统存款业务的趋势。然而,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其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商业银行因其强势的主导地位操纵及把控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而现行法律制度又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至于难以救济的尴尬境地。消费者权益受损,对商业银行信任感降低,又将影响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故而,我们应重视保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已达到年产八百万辆规模,为汽车金融消费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衍生出来的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此领域在我国毕竟是个较新的行业,在业务的运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金融风险,在这些问题的认识、处理上存在着对适用法律不规范的问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挫伤了汽车金融业务主体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汽车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备,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滞后,在去年年初的零收益事件和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银行理财产品负面新闻不断,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已经刻不容缓。从法律性质分析,在个人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应属信托关系,在此基础上,为整顿混乱不堪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全面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我国应引进借鉴英美信托制度规范银行与客户权利义务关系,更好的维护客户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黎泉伶 《法制与经济》2010,(8):90-91,94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个人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日益旺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法律环境尚不完善,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研究如何有效地评估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以及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管,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论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 《清华法学》2013,7(4):144-155
我国司法在普遍否定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与支持本息,且允许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做法之间存在逻辑上的抵牾。实际上,在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并不存在禁止企业间借贷的规范,而且企业出借自有资金与商业银行从事的金融业务活动有重大差异,亦不涉嫌"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也不必然有损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外,企业间借贷无效的规则本身尚存在边界模糊的问题,有主体立法之嫌,故企业间的借贷合同原则上当属有效。  相似文献   

8.
《商务与法律》2005,(4):44-4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9月24日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从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办法》共有7章69条,在归纳总结境内外商业银行实践经验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类,并界定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性质。规定了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应当满足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管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商业银行保管箱业务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商业银行法》第3条第1款第12项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提供保管箱服务。据此规定,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开展了保管箱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各种珍藏以及股票、债券、合同契约、重要文件等保管箱服务。因商业银行开展这项业务的时间较短,宣传力度不大,故了解这项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较少,要求提供该项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更少。事实上,我国有众多单位和个人拥有一定数量的贵重物品、重要文书、有价证券等物品,他们也渴望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场所进行保管并加以保密。由上可见…  相似文献   

10.
尽管政府三令五申禁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擅自向单位和社会集资,尽管国务院第247号令发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已经开始施行,但据报载:最近一段时间,非法集资现象仍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初步建立了理财业务制度,但是许多法律法规仍处于不完善或空白。本文一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制度,从法律界定和现行法律法规入手,提出其法律性质的疑问,并指出法律空白;第二部分阐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第三部分针对法律风险提出建议,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广大城乡居民对于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制度的缺失,使理财产品的融资功能难以完全发挥,也给银行和个人的权益保障带来了很大风险.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质押法律关系探讨,希望得到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市场构建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加紧构筑金融风险的防范体系,其中的防范法律体系分为主体金融法律、金融业务规章、执法机制等。在当前,尤其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严格金融市场主体资格审查,二是强化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三是完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张大治 《中国律师》2008,(12):83-84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业务与制度的创新已经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国际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银行业务的拓展与法律制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业务风险与法律风险相伴而生。商业银行要有效地防范业务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5.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4,(11):90-94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银行以及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加快了在视频监控市场的投入,以金融用户业务管理需求为导向,将安防系统与业务管理相结合,深度整合,从“智能”、“可视化”、“业务管理”三个维度辅助金融业务的流程化管理及领导决策,这是新时期银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是银行或金融公司向资信情况较好的公司或有稳定收入的个人提供的一种消费信用凭证。目前全世界流通的信用卡大约有7.5亿张,是经济发达国家中一种十分普遍流行的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 我国信用卡起步较晚,目前还是一项新兴的金融业务。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信用卡进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规定商业银行有义务协助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查询、冻结和扣划单位或个人存款。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之间经济纠纷的不断增加,国家执法机关要求商业银行协助查询、冻结或扣划公私存款的案件逐年上升,银行在协助执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基于银行协助执行的有关规定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之中,而且协助执行的有关规定操作性不强,加之一些执法机关越权执法或程序违法以及银行业务部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肤浅,在协助执行过程中经常发生银行与执法机关之间,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冲突和纠纷,这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网络名誉权”也成为了各国法律关注和规定的对象,网络侵权行为具有国际性、传播范围大、速度快、侵权责任者更难以确定等特点,通常包括个人对个人、多人对多人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等方式.目前我国关于名誉权的立法已经比较完善,网络名誉权可以比照名誉权进行规范.同时,国家还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鼓励网络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尽量减少网络侵权问题,而这也将会有利于整个网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向我国的延伸,以及国内区域性碳金融市场向全国性碳金融市场的转变,商业银行开始逐步实施开拓碳金融市场的战略计划.商业银行作为资本运作主体,其风险管理尤其是法律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点,因为法律风险分布十分广泛,基本贯穿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督法律体系中,法律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一种,被直接纳入最低资本管理要求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公民隐私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银行推出的旨在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存放贵重物品、重要文件、有价单证等财物的保管箱服务项目逐渐受人青睐,保管箱业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已发展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法》对银行提供保管箱服务的肯定,特别是实行个人储蓄存款账户实名制后,银行保管箱业务在国内迅速崛起,许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保管箱热”。然而,就在这种热销现象的背后,在各商业银行都加大投入参与到保管箱业务竞争的同时,却很少有人关注这项业务中存在的有关法律问题及潜在风险,因此,本文将以我国首例银行保管箱纠纷案为背景,对银行保管箱业务中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及相应对策建议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