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首先 ,我代表这次会议的中方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对中俄区域合作发展新西伯利亚国际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对来自有关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对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为筹备开好这次会议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 ,我就中俄区域合作的几个战略问题讲六点意见 :一、立足于以思想观念更新促进经贸合作 ,必须用新的视野新的高度认识中俄合作的战略意义 ,带动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登上新的台阶。对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俄经贸科技合作 ,思想认识至少应提…  相似文献   

2.
林澍德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4):15-15,17
今年是中俄两国元首决定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今天又是第1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的前夕,这更使得我们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成功召开显得格外重要和有意义。这次论坛对于提升哈洽会的国际化水平,推动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研讨和解决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等诸多方面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影响。黑龙江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贯彻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关于到2010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力争实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促进我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而专门创建…  相似文献   

3.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承办,以“推进中俄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的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于2006年6月14日至15日在哈尔滨华融饭店举行。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本届论坛的召开又处于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5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因此,本届论坛比往届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大约300位中俄两国政界人士、资深学者和企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中俄区域合作与东北亚区域一体化;中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中俄区…  相似文献   

4.
由黑龙江省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于2012年6月14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加快多边贸易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为主题。会议为期两天,中俄日韩蒙朝等多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跨国公司企业家等近三百名嘉宾莅临。  相似文献   

5.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正确的历史选择。感情基础和物质基础是充实和深化这一关系的两个基本支柱。扩大人文交流增强双方信任度,加大双边经贸和科技合作力度、促进共同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必将有利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东北经济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双方经贸科技合作中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对于实现东北经济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关于推进对俄经贸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俄罗斯市场特点,针对制约双边经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从推进中俄经贸合作重心东移、构筑中俄国际经贸大通道、采取灵活务实的扩大贸易对策、辟建跨国自由经济区、积极参与俄罗斯资源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和科技合作、推进大型项目合作、扶持沿边地区口岸城市建设、搞好中俄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的适应性对策.并结合对俄经贸发展的实践,就如何健全和完善对俄经贸政策法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与俄罗斯开展产业合作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创建哈尔滨中俄产业合作示范园有利于中俄经贸科技合作产业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中俄经贸关系的升级和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中俄经贸共生发展合作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真谛(一)中俄经贸共生发展合作理念的提出中俄经贸一般意义的互补性合作,难以全面深层次地实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两国互补性合作关系,需建立共生发展合作关系。共生发展合作把双方共同的利益、共生发展的目标、共生合作的物质基础,作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从未来中俄两国长远发展的趋势来看,两国的经济发展必将有很强的共生性。共生发展有别于共同发展,是具有一定相互依存性和相互促增性的共同发展。提出建立共生发展合作理念主要基于:在未来两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中俄科技合作是中俄两国已建立的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提高两国贸易水平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中俄两国高层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两国的科技合作。经过双方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科技合作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局面并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果,达到了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一、中俄科技合作现状1992年12月16日,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根据该协定成立了中俄部长级科技合作委员会。从1993年7月至2004年8月共召开了12届例会,…  相似文献   

11.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以哈尔滨开发区的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现有合作条件为基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打造服务品牌,将中俄双方科技界、实业界、法律界、金融界、信息界等众多领域的企业及相关部门吸引到此,在中俄之间建立起功能完备的合作服务体系,为合作者提供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俄高科技产业合作已成为发展对俄经贸的一项重要战略内容、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在中俄经贸关系中居先导地位。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中俄产业科技大合作.必将有力地促进两国经济及经贸关系的大发展。为此.本文介绍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俄罗斯的产业技术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提出了西部地区拟重点规划的30项中俄产业科技合作项目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中俄产业科技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14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隆重召开。论坛为期两天,中、俄、日、韩、蒙等多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跨国公司企业家近三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格兰别尔格先生、季塔连科先生,尊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洛林先生,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这莺飞草长、万木葱茏的美丽时节,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精英名流汇聚哈尔滨,共谋中俄区域合作发展大计,探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我谨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届论坛的中外嘉宾致以诚挚的问侯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俄区域合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  相似文献   

15.
中俄区域科技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俄区域科技合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几年来中俄区域科技合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科技合作的水平与两国全面加强区域合作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与两国同样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也不很适应。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阶段影响中俄科技合作规范化中俄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双方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两种体制事实上交叉并存,合作中双方在观念、体制和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很不适应。双方经济互信不强,一些合作伙伴存在着浮躁情绪,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视行…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因此,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五个重大突破,主要是需要以区域大合作带动两国大发展,以大升级带动新突破。一、充分认识中俄拥有世界一流石油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力争在中俄石油合作上取得重大突破俄罗斯是名列前茅的世  相似文献   

17.
中俄科技合作既是中俄经贸的一个新增长点 ,又是推动中俄经贸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简要地总结了哈尔滨市近年来从俄罗斯引进人才、技术和中俄科技合作及合作区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并指出了对俄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经济危机使俄科技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但俄在重点科技领域中有 4 0 %的项目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把握时机 ,充分有效地利用中俄科技结构的互补性 ,加快中俄科技合作的进程 ,文中提出了 5项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此次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区域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区域内主要国家中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危机也使双方在能源、矿产、土地利用等资源合作上出现新的转机,特别是随着两国首脑批准《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使“东北振兴”和“远东开发”互动对接成为促进中俄区域合作的新机遇。为此,我国应适时调整对俄经贸战略,构筑和实施以俄为内环、日韩为二环、东北亚区域为三环、亚太为四环的“四环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俄区域技术合作升级模式的逻辑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升级模式的总体框架是从国际技术贸易和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为主线、以产业为平台,以政府、大学、专家和企业等科研机构为科技合作主体,通过技术互换、技术互补和技术贸易三种科技合作方式的自动、互动的内在逻辑轨迹,实现技术合作的不断升级,促进产业形态的不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中俄经济合作迎来新机遇 (一)中俄政治互信持续巩固加强。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2014年5月20日,普京总统访华,中俄签署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联合声明,5月22日双方签署了举世瞩目的4000亿美元天燃气购销大单,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中俄政治互信持续巩固和增强,为双方经贸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保障,不断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