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启 《政策》2002,(4):10-12
近几年,孝感市把发展农产品流通作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充分发挥孝感农民进入流通领域较早、市场意识较强、区位条件较好的比较优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经营运转灵活高效的农民流通大军,为有效克服农产品价低、卖难等问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全市参与和服务农产品流通的农民达4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已形成各类农产品经销大户6640户,经销联合体2630个,经销协会377个,  相似文献   

2.
十年农村改革,冲破了长期束缚农民手脚的“单一经营”格局,有效地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搞活了农村经济。丰城市“破寨门、开城门”,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筑巢引凤,招四方来客,兴商办厂搞服务,使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金丰城”熠熠生辉。1991年,全市有近十万农民在市内外从事第三产业,其就业人数占全市农村劳力总数的22%,年获纯收入2.25亿元,占全市农民所得纯收入的28%;仅在市内设有固定摊店的1.5万户个体户,给市财政提供了0.184亿元税收,为市财政跨越亿元大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完善化州县北运菜专业市场的几点意见彭泽英化州县为了利用本地优势,从1989年起全县农民大种疏菜,远销北方市场。1992年底至1993年初全县种植北运菜18万亩,运销总量达35万吨,营销收入达3亿多元。全县直接进入流通领域经营北运菜的单位有700多个,...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的经营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地相继成立了农机服务站及各种农机服务组织,为远、林、牧、副、渔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服务,深受群众欢迎,比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机械集中经营和农业分散经营的矛盾,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  相似文献   

5.
宣威县引导、支持、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把丰富的农副产品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呈现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工商建运加服协调发展的好势头,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随着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在生产与消费两岸之间架起了通向市场的“金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育扩大市场。面对宣威市场容量小,发育程度低的实际.把培育市场的重点放在县城和乡(镇)集贸市场的规划、改建、新建、扩建上,形成了一个融批发、零售、农产品、百货、五金交电、肉食禽蛋、蔬菜水果、粮食种籽为一体,划行规市分片经营的多功能市场基地,对市场的发育注入了“催化剂”。通过运出洋芋运进大米的一出一进,  相似文献   

6.
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鹤 《今日浙江》2008,(12):34-35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涌现。这种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一种农民"走市场"的新模式,就是通常所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时也称作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围绕某个产业或产品组织起来的,在信息、技术、资金、购买、销售、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技术实体,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互惠互利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各地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以在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架起桥梁,它既能保证龙头企业所需要的农产品数量或质量,也能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与传统相比,可谓"新型".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6,(1):22-2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经济组织,它通过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为农户提供产前统一代购生产资料、产中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产后统一价格和集中代销等项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在市场经营中的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是建立高度市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邮政系统主动服务农村物资流通领域.面向广大农村提供种子、农药、化肥、酒水、日用品等5大类、160多个项目、2000多个品种的配送服务,建立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年配送总额达4亿元。邮政分销配送业务使农民不出户、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现代物流服务,有效解决了传统农资流通环节过多、伪劣产品进入农村市场、成本过大等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梁奕 《西部社会》2003,(2):22-23
一、银川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及类型。(一)银川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经营或有某种共同经济需要的农户(专业户),为了取得规模效益或抗衡经济领域中的垄断力量,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1.
近两三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农民群众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这一要求,我市农村的各种服务体系应运而生,它们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服务,成为社会化服务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如黄破县鲁台区建立了村级经济联合社(一种新型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把集体集中服务的优越性和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一家庭经营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经联社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或不好办的事。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全省烟草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灿 《今日民族》2011,(1):51-52
2007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界定为: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制度的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是我国市场经济中一个新生的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助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特许加盟作为联结品牌、知识、资本和市场的一种知识化、现代化的商业营销模式,一产生便得到迅速发展,在世界上被称为第三次商业革命。20世纪90年代,特许加盟进入我国商业流通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引起重视和关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率先将加盟经营应用于保安服务市场,通过加盟经营促进了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建设,规范了市场秩序,初步尝试了保安市场的有序开放。一、保安服务市场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在我国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下,保安服务业作为社会安全防范重要力量,必须保持在警方的有效掌控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8.24万平方公里的渝州大地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协会蓬勃兴起。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重庆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产品为纽带、服务为宗旨、增收为目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和新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期“专题报道”由一则访谈和一篇通讯构成,理性的分析、感性的事例。让我们清晰看到农民的合作社在希望的田野上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供销系统兴办专业合作社,带来农业增收、农民富裕、供销社活动空间扩大的事实说明,兴办专业合作社是农村供销系统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和好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张邦平 《新重庆》2003,(10):26-2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今年初,我们赴南通、苏州、无锡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的感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各地已对此形成了共识,面上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目前法律地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活、扶持不够等因素仍制约着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当前专业合作正处于开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亟待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的劳动和资本联合的新形式,是组织农民生产经营的新主体。近年来,溧阳市开展了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溧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产总额达7741.4万元,参加的成员有2.28万人.带动农户5.06万户,占全市农户的26%以上。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我国立法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日前公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意味着今后农民可以自愿组成合法的经济组织,以法人形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法律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上海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生产方式对农业科技推广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农业推广队伍薄弱,尤其是村级科技人员缺乏、农民获取信息难等问题,市农委于2007年联合市信息委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一五”末,存郊区1000个农业比重较大的行政村初步建成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截至2008年底,已有900个村安装了“为农综合信息服务智能查询终端”,受到了广大农民好评.称它是“农民一点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