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已有 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脑死亡标准 ,一些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脑死亡法。据媒体报道中国的脑死亡立法已经进入准备阶段。但是要确立一种新的死亡判定标准不仅仅涉及脑死亡判断标准本身的科学性 ,而且与一国的伦理道德、传统习俗、人的心理认识密切相关。它必定要与一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死亡标准是医事刑法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死亡标准的冲突应当准应当是唯一性的.从医学本质上考察,脑死亡应当属于法律意义上和医学意义上的双重死亡.法律上的判定标准应当采用以脑死亡判定为主,加之心肺死亡为辅的"修正一元性"理论.脑死亡标准的推行定会对刑事定罪与量刑、刑事诉讼程序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必须考量由脑死亡推行带来的器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死亡标准在法医实践中存在很大弊端,脑死亡标准不仅可维护法律的公正,还可减轻有关方面的经济负担,这种标准已获许国家认可,建议我国尽快确立脑死亡标准及鉴定原则,以适应新形势下司法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4.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关于脑死亡的新概念,并提出判断脑死亡的标准以后,使以心跳和呼吸停止来确定死亡的传统概念发生动摇,这无疑对医学传统理论,及哲学、伦理学、法律、道德、宗教等都是一个挑战与冲击.  相似文献   

5.
一、死亡标准 自从1968年哈佛医学院提出四项较权威的脑死亡诊断标准后,西方各国便掀起了一股死亡立法的浪潮。最早的死亡立法是1970年美国堪萨斯州的《死亡和死亡定义法》,该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成文法形式承认脑死亡可以作为人体死亡的判断标准。1974年,加拿大曼氏托法律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法定死亡定义:“一个人的整个脑机能出现不可逆的停止时,称之死亡。”其后法国也制订了  相似文献   

6.
人的呼吸停止 ,心脏不再跳动 ,就是死亡。死亡可分为呼吸性死亡与心脏性死亡。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脑干等全部脑功能永久性不可逆转的丧失和停止 ,是人的个体死亡的新概念、新定义。脑死亡是对我国传统死亡概念的挑战。脑死亡就是死亡中不可挽救的死亡。脑死亡依据严格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并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 ,必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有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和救死扶伤抢救生命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人体器官捐献是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 ,国外已制定了相应的立法。采纳“脑死亡”标准是进行人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前提 ,这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通例。我国应顺应时代潮流 ,对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相应的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的本质是为减轻患绝症的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极端痛苦,有利于减轻其家属负担,符合优生、优死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安乐死”不存在现实的社会危害,没有损害绝症患者的生命权,是尊重个体生命权的体现。脑死亡法即将在我国出台,为安乐死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供体器官来源不足已成为我国医学界公认的问题。但有许多志愿者捐赠器官的心愿难了,这种矛盾呼吁立法的完善。我国器官捐赠立法应提高层次,规定若干基本原则,并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脑死亡、尸体捐献、器官移植技术的安全操作、供体器官的医学卫生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制定什么样的用人标准和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相当重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薪酬的合 理分配,员工公德意识的培养,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在用人标准和机制中需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也关系 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