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昔彭定康     
1993年中英香港问题谈判面临危机,中英关系陷入僵局,始作佣者就是末任港督彭定康。今日彭定康在干些什么,对香港又说了什么话呢?  相似文献   

2.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广东唐文贵王玉春1997年7月1日已经来临。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的耻辱终于得以雪洗。在这亿万炎黄子孙载歌载舞的伟大时刻,回顾一下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历程,将是有益的。中...  相似文献   

3.
最近英国政府负责人士接连就香港前途问题发表不恰当的谈话,已引起各方面的严重关切。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理所当然地要收回整个香港地区,这是不容置疑的。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为此,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政策。目前中英关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经形容邓小平是“钢铁公司”,而世人皆呼英国前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如今,邓小平已作古七年,撤切尔夫人的健康状态也使她不能接受记者采访。在邓小平百年诞辰前夕,铁娘子当年的外交顾问、中英首脑香港问题谈判的见证人鲍威尔勋爵向《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     
1999年收回澳门谈判经过中葡澳门问题谈判从1986年6月30日开始到1987年3月23日达成协议,历经8个月,共举行了四轮会谈。由于中葡谈判不像中英香港问题那样存在主权争论,因而谈判中双方十分和谐、默契,使人觉得澳门问题的解决将会一帆风顺。然而,天...  相似文献   

6.
香港发生了什么事情?——本刊今年2月曾以此为题发表文章,报道过港督彭定康抛出他的“宪制方案”,挑起了中英双方关于香港政制问题的公开争论。彭定康提出的对香港政治体制作出重大改变的方案,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也受到广大港人的强烈批评。英方向中方表示,愿意通过外交途径重开会谈,双方就会谈的有关准备工作进行了磋商。就在关于谈判的前期磋商接近取得一致时,彭定康先生于3月12日突然公布了  相似文献   

7.
有记者问:中国曾表示过,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是有一定期限的,中国是否准备改变这一立场?答:中国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我们希望在明年九月之前能同英国达成协议。如果届时还达不成协议,中国将单方面宣布自己对香港的政策方针。  相似文献   

8.
早在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正式谈判之前,中国对解决香港问题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政策,即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50年不变。这些方针政策已写入后来的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区基本法中。香港现已回归中国。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如何兑现当年的承诺?港人治港的法律语言是“由当地人组织政府”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1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香港已纳入中华版图。中央政权对香港地区的有效管治一直持续到1841年英国占领,方被迫中断。英国管治香港156年间,实行的是百分之百的殖民统治。即由伦敦委派总督,总督大权独揽。…  相似文献   

9.
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告诉她“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同年秋天,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与英国驻联合国代表一起将中英联合声明递交给主管  相似文献   

10.
漫话香港回归莫力根(上接本刊第2期)在中英谈判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邓小平以其政治战略家的气魄与胆识.揭露、挫败了英国人的阴谋和伎俩,使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手中.他郑重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主权包括治权","主权治权不可分割",时...  相似文献   

11.
第四讲“一国两制”与香港的收回(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及重大意义;2、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艰难过程,分清谈判中涉及的重大原则是非;3、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二)教学提纲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及意义问)邓小平于1982年1月接见海外朋友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两年多艰巨的外交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恢复中国行使香港主权问题上,由于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畧构思,决定在收回香港后,实行港人治港,保持原来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得到全世界各国政治家的赞赏,受到海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的欢迎,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最后签订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使历史上遗留下来达一百四十多年的香港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政府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对于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则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如香港、九龙、澳门等问题。1974年“4·25”葡萄牙革命后,新政府宣布放弃殖民主义,公开承  相似文献   

14.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撤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列强侵略中国的炮火硝烟之中,英国依仗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香港岛、九龙、租借“新界”,从而侵占了历来属于中国的香港地区。英国割占香港岛英国割占香港岛是在鸦片战争期间(184O-1842年)实现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说成是为了“争取平等待遇”,这是强盗的逻辑;必须指出,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据不完全统计,19世纪最初20年中,英国每年平均向中国输出鸦片4000余箱,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謹向英国代办处致意,并且就香港英国当局干涉和禁止香港中国居民悬挂中国国旗和唱中国国歌事提出严重抗議,請即轉达英国政府和香港英国当局。 1958年5月1日,香港和九龙的一些中国学校为庆祝国际劳动节悬挂中国国旗,香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香港回归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推动者。他善于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将“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应用于解决香港回归问题。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他坚持原则,在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对香港过渡期作了妥善安排,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继续保持繁荣提供了保证。邓小平精心筹划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功绩将永远为亿万人民所铭记。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提到罗德丞,很少有人不知道;而且,不少人会现出敬仰的表情,或出于对他是香港大家族之后的仰慕,或出于对他本人大律师身份的崇敬。近年来,中英谈判的争执,不少人忧心忡忡,罗德丞和他创办的英文时事周刊——《香港之窗》,表现出鲜明的立场,这就更增加了罗先生在香港的知名度。《香港之窗》创办一周年时,罗德丞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庆祝招待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等有关方面人士200多人出席了招待会。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子女也参加  相似文献   

19.
问:香港有人批评最近中英双方就设立终审法院问题达成的原则协议,对此你有何评论?答: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香港设立终审法院应是在一九九七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的事情。为了实现一九九七年政权的顺  相似文献   

20.
关于香港的几个问题鲁平中英香港问题争论的焦点是:①中国将得到一个什么样的香港?③英国为什么目前要在香港大兴土木?③香港的未来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还是实际上的独立王国?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从1982年10月到1984年9月,中英两国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