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扶风 《廉政瞭望》2005,(6):40-40
当杜鲁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时,许 多记者采访他的家人。有记者访问杜鲁 门的弟弟有何感受?他一语惊人:“我为 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 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 是一名农夫,用自已的手养活了自己,照 顾了父母。”听罢此故事,我暗暗为杜鲁 门的弟弟竖起大拇指。他不愿借当总统 的哥哥扬名,更没有为自己的平凡感到 惭愧。他坦然地接受了平凡,而且显示出 一种笃定的精神态度,何尝不值得人尊 敬?  相似文献   

2.
妙语答记者     
胡琴 《学习导报》2010,(6):60-60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饱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3.
妙语答记者     
胡琴 《新湘评论》2010,(6):60-60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饱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2008年被称为“选举年”,全球共有近十个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今年选出自己新的领导人。而3月的俄罗斯总统选举被视为最没有悬念的一场,因为自从一位候选人正式参选以来,这个舞台上就没有其他人的立足之地了,难怪有人说,他将被“任命”为新总统,而不是“当选”为新总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不断地把优秀中青年干部送到国外培训,现任山东临沂市委书记李群就是其中一个,他的见习职务是给美国纽海文市市长当助理,虽然时间不过半年,但受益匪浅。回国后他写了一本书:《我在美国当市长助理》,一上市就很畅销。书中一件事引起我的兴趣,那就是“总统来了怎么办?”李群讲道:有一天,他看新闻,得知美国副总统戈尔到了纽海文市。但市长置若罔闻.只管做自己的事。他惊奇地问市长:“戈尔来,你为什么不出面?”不想市长更惊奇地反问他:“我为什么要出面?”后来李群才知道,在美国,下级官员根本没有恭迎上级官员到来,给上级官员安排食宿、陪同检查工作、一同观赏风景、一起参加娱乐活动一说。李群说,不说是来了副总统,就是总统来了,市长也一样的不出面。这事听起来真是名副其实的海外奇谈了,因为这在我们许多人听起来很是不可思议。大人物大驾光临,紫日高悬,山动地摇,下级官员一个个尾随其后,围绕左右都唯恐不及,甚至还要到地界迎驾,有警车开道,走到哪儿清场到哪儿,怎么敢置若罔闻呢?一句话,上级领导的到来,是下级官员天大的事,要放下手中一切工作,甚至提前数十天准  相似文献   

6.
记者要“记”,编辑要“编”,这似乎是一个根本用不着议论的问题。可如今,竟出现了这样不该有的怪事:当记者的不“记”,当编辑的不“编”。这不是我故意给我们某些同行头上泼脏水。记者“不记”,编辑“不编”的现象存在已久。具体表现在:有些记者参加会议,笔记本上不记一字,只到会议签名处挂个号,领取一袋子文件,就算参加了会议,回来后将领导同志的讲话材料摘出几段,文前加个“本报讯”,一篇文章就“写”成了。而编辑拿着记者的文章也不进行加工整理,只要算准字数,就算完成了编辑任务,堂而皇之推上报纸的版面,推给广大读者。记者“不记”,编辑“不编”的现象,不但引起了新闻界的警觉,也引起了有些领导同志的关注。笔者就曾听到,一位领导同志在一次大会上公开批评我们的某些记者、编辑。他很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有些记者开会连笔记本都没带,照抄照转领导的讲话;我们  相似文献   

7.
张丽红 《党课》2014,(20):64-68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是白俄罗斯的首任总统,也是迄今为止白俄罗斯唯一的一位总统。他早年曾当过军人,后来以反腐败起家,施政公平,为人清廉,曾被白俄罗斯民众亲切地称为“老爹”。不过,在西方国家眼中,这位“老爹”可没有什么亲切感。因为,卢卡申科让白俄罗斯人在苏联解体多年后仍过着苏式生活,他甚至还用全民公决修改宪法使总统任期没有年限,因作风霸道一度还成了西方国家眼中“欧洲最后的独裁者”。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21):82-82
即使经济再不景气,一国总统也不会和“穷”这个字眼沾边。然而,在有“南美瑞士”之称的乌批圭,总统何塞·穆西卡却被称为“最穷总统”。他还把自己90%的薪水捐给了慈善事业,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最慷慨的总统”。  相似文献   

9.
张国庆 《廉政瞭望》2008,(12):54-55
四年前过世的里根总统。无疑是美国总统中的一位“金牌级”人物,从入主白宫到挥手而去。他拿下了多项第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影星”总统,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去世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2004年6月5日去世,终年93岁)。他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过离婚经历的总统,但同时也是最幸福的总统之一。而帮助他拿到这许多“金牌”的,则是他阳光、自在的做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下面的故事绝不是小说。 1985年10月纪念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50周年的时候,北京某大报的一位记者“重走长征路”采访考察。当他来到一个小山村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问他:“我的丈夫在  相似文献   

11.
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州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记者趁此机会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大后天再来,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几天后,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童老已准备好了有六七页内容的提纲,对记者侃侃而谈……当发现礼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肃地说:“送给西藏的礼品,怎能没有藏文?”面对红卫兵  相似文献   

12.
韩国新总统李明博一上任,就做了几件让世人侧目的事情。首先他表示,在任职总统期间将不拿薪水,他将把全部的总统薪水捐给贫困的人。据韩国媒体报道,3月30日,李明博对记者说:"我任首尔市长时,就把全部的市长薪水捐给环卫  相似文献   

13.
好长时间没有骑自行车上班了,当我再骑车行至友谊路和围堤道交口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原来是一个熟悉的身影不见了,那是一位交通协管员,一位站姿和手势比专业交警都不逊色的“4050”人员。人们看不清他的脸,但他有板有眼、铿锵有力的指挥手势却令人过目难忘。每当有人压越停车线时,他都会快步走到你面前,先标准地向你行礼,然后直言纠正你的过错。就这样,人们记住了他。遗憾的是,我已连续数日没有再看到他了,难道这个岗撤销了?不会,  相似文献   

14.
长岛读海     
要想知道海吗?先选一个岛子住下来,再拣一条小船探出去,你就会有无穷的感受。八月里在烟台对面的长岛开会,招待所所长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叫林克松,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只一字之差。一天下午,他说:“我给你弄一条小船,到海里漂一回怎么样?”吃过早饭,我们驱车到了海边。船工们说风太大不敢出海,老林与他们商议了一会儿,还是请我们上了船。他说:“你来了,我们没有惊官动府,要不然,你今天就享受不上这小船的味道了。”我想今天就冒上一回险。  相似文献   

15.
宋超 《城市党报研究》2004,(1):45-45,48
记者的角色除了是一位普通的社会人外,还应是一名特殊的调研员。他和一般调研人员不同就在于调研对象的无所不包必须要求记者有更加丰富的知识积累,要求记者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位“文化人”。记者作为社会特殊的调研员角色,他的“文化人”的定位较一般的“社会人”有其独具一帜的包容。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20):10-13
纳扎尔巴耶夫是世界公认的铁腕总统,他自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即任总统至今,也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的唯一一位总统。他曾成功阻止了“颜色革命”,使得同样处于西方改造“后苏联空间”浪潮之中的哈萨克斯坦能够“一枝独秀”,他也因此被称为哈萨克全民族领袖和“超级总统”。那么,纳扎尔巴耶夫是怎样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相似文献   

17.
没有显赫的高位,也没有惊人的壮举,就连相貌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用付立军自己的话说就是“特像农民”,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无论是在乡镇当党委书记,还是进城当局长,只要是不太“正式”的场合,他脚上穿的始终是一双布鞋,别人笑话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当西安市十佳杰出青年出现在掌声和鲜花中时 ,记者的镜头纷纷对准了那些时代的骄子。然而 ,对着镜头他的回答却是 :“脚印再辉煌那也是过去的 ,要紧的是开创未来 ,弹奏好人生的奉献曲。”惊愕之余 ,人们不由地树起大拇指“刘育民 ,好样的 !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作为一名工商干部 ,没有一身正气 ,就无法秉公执法。不经常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自己脱离低级趣味 ,糖衣炮弹就随时可能把你击倒 ,使你成为人民的罪人。”这是西安市东大街工商所副所长、十佳杰出青年刘育民的人生感悟 ,也是他对自己从事执法…  相似文献   

19.
陶短房 《党建文汇》2006,(11):46-46
2005年10月,当王德显带着孙英杰和邢慧娜意气风发来到十运会赛场时,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一年后的今天,几乎所有自己亲自带过的冠军队员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记者好不容易打通王德显的电话,但王德显只有短短一句话:“我什么都不想说。”  相似文献   

20.
从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的280万,再到2005年的338万,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2005年,教育部下达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73%的指标。即便如此,仍将有27%的大学生面临失业。择业难:“有业不就”怪现象“我都快崩溃了。”在成都某重点大学学习计算机的应届毕业生小王同学满脸疲惫地说。投简历,参加招聘会,从上学期开始就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虽然面试了多次,但就业协议还是没有签下。小王说:“今年想留在成都找个待遇不错的工作太难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据记者在各高校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说今年就业难。当记者问他们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