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交称谓语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语言现象。不同的社交称谓语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汉语和越南语都有着丰富且复杂的社交称谓语系统,汉语称谓语曾对越南语称谓语有着各种影响,但由于地理位置、民族文化、语言习惯等原因,这两种社交称谓语系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因此,汉、越社交称谓语有着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不少差异。本文通过对汉、越社交称谓语进行分类对比,探究这两种社交称谓语的异同点及产生异同的原因,再根据它们的特征提出有效可行的交际策略。熟练掌握及正确使用社交称谓语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陈继华 《东南亚纵横》2012,(7):13-15,17
越南语教学中出现的缩略语包括越南语缩略语和外来语缩略语。缩略语是词汇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因此,对于越南语词汇、文化学习都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理解、读音和翻译问题。不仅要把缩略语纳入越南语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常见缩略语。  相似文献   

3.
缩略语是越语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越南语言学界对越语缩略语的名称及界定的讨论历经几十年。越语缩略语数量众多,发展迅速,构成方式复杂多样,越来越多的外来词也参与到缩略语的构成中。  相似文献   

4.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经过长期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到越南,被越南人吸收、融化、形成汉越词汇库,与越南民族文化联系密切。越南语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各国外语词汇,特别是汉语的一部分词汇已经被越化。大约60%的越语外来词汇有汉语的根源,其中25%的汉语词汇已经完全越化。在越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越词,汉越词汇变化发展涉及面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5.
汉语汉字对越南语言文字影响至深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汉语汉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对域外三国语言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三国语言中仍保留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有的学者称之为汉借语(Sino-xenic)或汉语的“域外方言”(包括汉朝语、汉日语和汉越语).三国都曾经以汉字为原料,创造了本民族的“汉字式文字”(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吏读、越南的字喃),这些“汉字式文字”,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已经泯灭,成为古文字.三国之中,受汉语汉字影响之最深者,当首推越南,据统计,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其词汇总数的60%,在某些领域,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80%.更为重要的是,愈是在正式的场合,越语中的汉语借词愈受垂青;越语语音和语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越南现在虽已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国语字,貌似与汉字无关,实则“貌”离而“神”合,其音、义仍未能摆脱汉字窠臼.可以说汉语汉字已经成为越南语言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越南语言文字无法摆脱汉语汉字的  相似文献   

6.
中越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秦汉到五代十国时期,约一千年越南是中国历代封建朝廷的郡县,越南称之为北届时期。越南独立后,这种关系没有被割断,仍然继续交流着,表现在很多方面,语言是其中之一。在现代越语中,有人认为有70%的汉语借词,越南称为汉越语,其中有一些古汉语措词,本文所说的古汉语是指明清及其以前的汉语,现其在汉语普通话中已不使用,但在现代越语中还使用着。这些古汉语词,当代会越语的中国青年人不知道是古汉语,现今的越南老百姓也不知道是借自古汉语。本文揭示这些古汉语措词,旨在从语言的角度说明…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印尼语和马来西亚语都是在马来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我们把印尼1928年《青年誓言》中提出的“一个语言──印度尼西亚语言”作为印尼语形成的标志的话,那么1878年出版的《通语津梁》就是马来语汉语词典。而1928年以后出版的这类词典是印尼语汉语双语辞书。为方便起见,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统计和分析。至于马来西亚出版的马来语、汉语双语辞书,我们将在另文专述。在1878—1996年间,马来语(印尼语)汉语双语辞书至少有20部,其中印尼──汉词典8部,汉──印尼词典6部,印尼汉──汉印尼词典1部,英──…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越南语外来词的概念,越南语与西方各语言的接触,并从词汇的角度探讨越南语中西方外来词以及越南语对西方外来词的越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与日本、朝鲜等国并称为“汉文化圈”国家之一的越南,汉语对其语言的影响是较为深刻的。在越南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汉语汉字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并被广泛使用于教学、科举、公文、外交、公务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因此可以说汉语对越南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现代越南语里仍存在着大量源于汉语的汉越词。这些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范围广泛,几乎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文学、医学、教育等所有领域,是越南词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越南语中汉语借词众多的主要原因越南语里面的汉语借词数量极多,据…  相似文献   

10.
借助汉越音、汉越词对越汉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越语与汉语的关系(一)越语与汉语的关系首先要说明越语和汉语是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所以,我们在对越南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不能采用同源教学法。关于越语的语源,最近越南境外的学者都普遍认为越语属于南亚语系(王力先生也接受这种观点),即与芒语(M uong)是同一个语言系统,是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汉语成语被大量的传入越南并被越南语"吸收、消化"。这一过程也是汉语成语在域外传播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变异现象——从语音到语义,从结构形式到构词要素。本文将其归纳为形义照搬—改造改写—语义转化—利用创新四种形态,以此来考察汉语成语在越南传播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文化领域合作的加强,来中国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也不断增加,越南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大的一个留学生生源国,针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也随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客体——汉语来进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立足汉语的学习主体——越南留学生本身,从学生对汉语言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奇 《东南亚》2009,(2):81-83
由于地缘文化的关系,作为越南民族通用语言的越南语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固然受到了来自中华古文明、古印度文明、东南亚文化等诸多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其语言自身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论述越南语中的叠音词现象入手,分析越南语的一些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4.
每次踏上越南的国土,我心里都缠绕着几个问题:为什么越南众多城市的街道多以人名命名?为什么无论哪个月到这都会碰上越南的某个节日或纪念日?为什么越南的景点几乎都是和历史有联系?经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才明白:这是因为越南文化中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情结。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协议>是中国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16.
前言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广州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历史上与越南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曾作为近代中国革命中心,是越南革命党人活动的重要的基地.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人在广州留下了许多历史的足迹.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中越两国人民交流日益频繁,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到来,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7.
越南华文报纸经历了华人自办、华人自办和官办同时存在和完全官办3个时期。目前越南有3家华文媒体:《西贡解放日报》(华文版)、《越共电子报》中文版和《平阳日报》中文电子版.由于种种原因,越南华文媒体的发展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