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侨欢庆话同源——新加坡华源会5周年庆典集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27日,新加坡华源会举行隆重的5周年成立庆典。新加坡华源会是由中国新一代移民组成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2001年5月在新加坡成立,成员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之后从中国移民新加坡定居的具有一定专长人士。新加坡华源会的宗旨是“协助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促进会员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促进新加坡和中国的经贸文化友好往来等。”新移民来自五湖四海,有着更为丰富的学识、前瞻的观念、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在新加坡社会各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新加坡华源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为同济医院筹集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化交流逐渐频繁,海外移民数量与日俱增,因此海外华人移民与侨乡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为促进海内外学者在国际移民视野下的对话与交流,2012年11月18—21日,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赴海外留学和创业的人员逐年递增。加强与这一特殊群体的联系,促进齐齐哈尔与海外人士和社团的交流,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是我市当前海外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据初步调查,我市有新移民631人,仅1998年以后移居国外的新移民就有197人,主要流向在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硬软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新移民发挥优势,回报家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移民与我市合作交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促进招商引资,科技、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发…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双方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中国大量的新移民也随之因留学、旅游、商务、技术及劳务输出等方式涌入新马,给新马华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与影响。新移民的形成,除中国与新马政治关系的日益坚实、经贸日益密切外,还有交通及签证的改善及国内一系列因素的推动而致。  相似文献   

5.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移民以“侨居”心态居于此。20世纪50年代是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期,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动摇了新加坡华人认同的根基,产生了转向的迹象。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树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意识,使全体国民都认同于新加坡,国民以作为新加坡人为荣,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对外大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非洲相对而言是一个落后的地方,但30年来在非洲的中国新移民人数依然日渐增多,是中国到海外发展的热土。非洲的中国新移民无论是与其他地区的中国新移民相比还是与非洲的中国老移民相比,都具有它自己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对30年来非洲的中国新移民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然后指出其主要特点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窦锡珍简介窦锡珍,1948年生,天津大港人。民进会员,著名民间艺术家,研究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国侨联文学艺术家协会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联谊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人民日报新闻培训中心指导教师,日本国艺术道院客座教授,新加坡神州画院院士,中日韩新联盟书画会会员,香港科学院名誉顾问,中欧文化特使,世界科教卫专家成员,联合国科教委工艺美术家。  相似文献   

8.
[案情介绍]1994年间,一家仅次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集美术书法于一身的“书画家南方联谊会”冒了出来。其广告宣传单象雪片一样,一时间在全国上下飞扬:‘“本会成立于一九九一年九月,是由文化部门主管,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社团。会员由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及书画爱好者组成。现有会员20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含台湾),并在香港、澳门、泰国、新加坡等地拥有会员。1993年与美国纽约东方艺术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国际大展,在纽约华埠孔子大厦展出后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四大书画联谊会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原本是一个贫瘠荒芜的小岛,曾经是马来亚的一部分,1819年租借给英国,182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改名为昭南岛,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地自治,1963年与马来亚合并,重新回归,1965年与马来西亚分开,成为独立国家。新加坡的现有人口几乎都是由中国、马来半岛、印度和欧洲各地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现有种族比重是华族占绝大多数,为74.1%;其次是马来族,占13.4%;再次是印度族,占9.2‰欧洲及其他族占3.3%。  相似文献   

10.
华文文学是华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新移民的增加,海外华文文学呈现出中西文化在新层面的碰撞与磨合。不久前,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侨办)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聚集了严歌苓、尤今、汪国真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海内外华文作家,共同探讨华文文学的未来。这个旨在广泛团结五大洲华文文学界人士,促进全球华文文学团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凝聚全球华文文学界力量,更好  相似文献   

11.
张琦 《两岸关系》2023,(9):68-71
<正>张少华,1952年生于吉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自上世纪70年代始大量书法、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中国画展览,参加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交流展览。出版《张少华山水画集》《张少华焦墨写生集》《兴安岭采风》等画集。  相似文献   

12.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赵本山上周带家人赴狮城度假,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要移民新加坡时,他笑说“他们(中国人)不会放我走的”。(据8月3日中新网)  相似文献   

13.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以经济腾飞的高速度为世人所瞩目。而新加坡又属四小龙之首。它成功的经验之一: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一、多元文化的民族政策的成就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国民大多是移民,由四种人组成: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人占1.1%。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精髓是:不给任何民族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搞权利和地域分配;但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民族平等政策。外界称新加坡是华人政权,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不仅是经济实力较强国家的代表,还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分别是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春天记者采访了中国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大使馆。大使和经济商务参赞们不约而同均十分看好广西与新、马的合作前景,并坚定地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博览会,让我们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15.
赵芳 《今日民族》2006,(9):I0002-I0002
9月18日,由云南民旅博物馆和越南民族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在云南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许克敏、云南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到会祝贺,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圈及中国部分省(区、市)博物馆的馆长和相关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省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及博物馆系统的16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旨在搭建亚洲博物馆馆际合作及人类学家交流的平台,从而共同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为期5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就博物馆间的合作与交流、博物馆与非物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粤、闽、浙三省新移民主要输出地和集居地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和分析了三省新移民的职业构成。粤、闽、浙三省新移民仍有不少人从事餐饮业,这与其文化素质和西方国家存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有关。相对来说,福建新移民在餐饮业当厨师和服务生及干其他杂活的人居多,而广东和浙江新移民中开餐馆者更多,这一点在欧洲表现明显。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是浙籍新移民职业结构的一大亮点,这主要归因于浙籍新移民主要输出地的“温州模式”。广东新移民的职业较为分散,从事白领职业的人数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广东新移民的文化层次相对多元化,新移民中留学移民和城市居民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7.
丁宇 《两岸关系》2012,(5):41-4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台企联)成立于2007年4月16日,是由在祖国大陆批准成立的各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为主体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以为会员和台资企业服务,增强会员间联谊以及会员与政府部门间联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移民融合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澳洲莫纳什大学和斯坎伦基金会主导调查过去十年中澳洲民众对移民、多元文化政策的态度变化。对2017年斯坎伦基金会调查报告的分析显示,澳洲的社会环境不太有利于移民的社会融合。访谈发现,整体而言,中国新移民的社会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中国新移民在居住国的低社会融合度既存在客观因素,也有移民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因素。移民社会融合是主流社会和移民群体的双向调整、互相接纳和认同的过程,中国新移民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居住国社会实践是促进该群体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大陆新移民的特征——北美与欧洲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美与欧洲是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最能代表和体现新移民特征的地区。本文从新移民的数量和规模、类型和方式、来源、职业、对华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中国大陆新移民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20.
林胜 《八桂侨刊》2010,(3):39-43
非正常移民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福州的个案调查,探讨福建省非正常移民活动的新变化,认为福建省非正常移民正在经历转型,福建省非正常移民转型其实是变化中的中国和全球社会的一种反映。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非正常移民活动还会继续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