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卸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慨地说,"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像解决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的事情,下边根本就不听嘛,连这样的政策都不执行,还说别的吗".  相似文献   

2.
王勉  胡星 《党建文汇》2005,(12):30-30
不久前卸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慨地说:“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像解决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的事情,下边根本就不听嘛,连这样的政策都不执行,还说别的吗?”  相似文献   

3.
年前,免职后的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大胆放言“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传媒的轰动效应。句中的勇于自揭疮疤、敢讲实话精神,引来一片叫好声。笔者在忆及叫好之余忽然想到,中央政令有时“出不了中南海”,其实只是形象之语。“中南海”是什么地方?那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最高司令部,在中南海内有谁会阻挡中央政令下传?有谁敢、有谁能阻挡中央政令下传?我揣摸,张保庆这话的意思可能  相似文献   

4.
年前,免职后的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大胆放言:“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传媒的轰动效应。句中的勇于自揭疮疤、敢讲实话精神,引来一片叫好声。  相似文献   

5.
政令不通面面观江苏思求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下达的政令数不胜数,大到反腐败,小到灭老鼠,件件都有详细部署,样样都有具体要求。但「文件成废纸,指令变空话」、「上头喊破天,下边不动弹」的现象屡见不鲜。政令不通的症结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五个...  相似文献   

6.
邓聿文 《廉政瞭望》2014,(14):63-63
近来,“政令不出中南海”又成为热词,在其原因分析中,单单用“官商勾结”、地方保护主义等来解释是说不清的,与其说这导致了政令不畅,不如讲它本身就是政令不畅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这些决策如果“政令不出中南海”,没有执行到位,没有落实到位,便会被束之高阁,徒耗纸张。政令不畅,典型的就是“中梗阻”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梗阻,表现在面对中央政令不知道如何贯彻、如何执行,懒政思维作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抓落实也只是表面抓而已,中央政令到了地方机关便淤塞住。  相似文献   

8.
正"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习近平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这些决策如果"政令不出中南海",没有执行到位,没有落实到位,便会被束之高阁,徒耗纸张。政令不畅,典型的就是"中梗阻"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梗阻,表现在面对中央政令不知道如何贯彻、如何执行,懒政思维作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抓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下达的政令数不胜数,大到反腐败,小到灭“四害”。但不少政令得不到彻底贯彻执行,“文件成废纸,指令变空话”,“上头喊破头,下边不动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屡见不鲜,无怪乎有不少人摇头叹息道:“现在的人没有过去老实听话了。”而笔者感到,政令不通的症结不光在“不听话”上,而出在以下五个字上。 “软”,对政令的落实督查软弱无力。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对重大问题的布署,发了文件开了会议,也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基层是否落实了,则不作认真的督促检查,以致执行行政命令者不被表扬,违令者也不受查处,有时甚至出现谁先带头执行政令谁就会吃亏的现象。久而久之,滋长了把上级的行政指令当成“耳边风”的陋习。  相似文献   

10.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归从.进一步说,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条治国为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贴近老百姓,维护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中梗阻现象,虽非主流,但危害极大,造成政令不通,效能低下,影响和损害发展环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予以铲除。万荣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集中整治,坚持多措  相似文献   

12.
近闻,某乡因一项政令不符合民意,有损群众利益,群众不满,几车人找上门要讨个说法,围得领导几天不敢出门,结果,这项新出台的政策夭折了。现实生活中,似这类无视群众利益的决定、规定、政令等时有出现,结果怎么样?或流产,或夭折,或行之无效,严重的甚至引起人民群众的抗争。政令为何不通?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及其领导者心里没有人民群众,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没有考虑人民的利益,脱离实际,急功近利造成的。 我们党历来把人民群众视为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从创立那天起,就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之所以能够从几十名党员发展到6000万党员,之所以能够夺取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出现了“执行力”概念,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时下,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政令不通的现象已司空见惯,越来越严重。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号召保持全党全国的高度集中统一,但尾大不掉、各自为政的问题时有发  相似文献   

14.
保持政令畅通,就是讲政治、讲大局。这既是一个政治纪律问题,也是个思想作风问题。所谓思想作风,简单地讲,就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对头。出发点对了,政令就通,就容易抓落实。总体上讲,我们的政令是通的,大多数干部是讲政治、讲大局的,能与县一、抓落实必须保持政令畅通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政令不通的情况。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中间梗阻,一种是触底反弹。中间梗阻主要是有的部门、有的同志把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看得过重,不是以全县的发展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有的公开叫板,不服从决定;有的阳奉阴…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近日向社会通报了兰州"治庸"计划实施两年来,全市党政机关180多名各类"不干事"和"乱干事"干部被降职或撤职的情况.   何为"庸"?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为民介绍的这些"庸官"的情况也许可以提供警示:工作作风不扎实,观念陈旧,艰苦奋斗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作风飘浮;政令"中梗阻",执行政令时以交情代替政令、以好处支配政令、以喜好改变政令;执法行为不规范,生活作风庸俗,用公款宴请、用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等.……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政令也不例外.前些年有句流行语,叫"三十六个红头文件管不住一张嘴",这"三十六个红头文件"就是政令.政令多如牛毛,却是中看不中用,这并非什么好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南海邮局,是一所特殊而带神秘色彩的邮局,它坐落于北京的府右街,与中国政治最核心地带中南海仅隔路相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既不挂牌,也不对外开展业务,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外营业。从简单的送信送报到储蓄汇款,从只为中央领导服务到面向社会开放,如今的中南海邮局看上去已经和其他普通邮局没有太多差别了,但是众多寄往中南海的信件仍会汇集到这里,统称为"人民来信"。作为沟通普通百姓与中央领导的一个驿站,中南海邮局仍然在书写着传奇……  相似文献   

18.
自小出入中南海1950年仲秋,毛泽东电邀九表兄王季范进京。在中南海的那次洗尘晚宴后,毛泽东把过去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王季范。望着年近古稀、须发花白的表兄,极富感情的毛泽东悲从心来:“九哥———”毛泽东不知从何说起。好半天,他才哽咽着说:“你把德恒(王季范长子)交给我,可我没有照看好他,自当难辞其咎啊!”说着说着,止不住两行清泪潸然而下……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从毛泽东嘴里吐出来的不幸消息令王季范老泪纵横、肝胆俱裂,悲痛自不待言。当初毅然送子赴延安投身革命亦有不测之思想准备,只是一朝永诀,岂能不痛…  相似文献   

19.
1953年3月上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前,对一位邻水籍中央部门负责同志说:"你们邻水不简单哟,当年上井冈山的就有3个人".游雪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2日上午9时,13名基层群众代表被邀请进入中南海,对即将提请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生》提出意见。邀请他们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温总理说:“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在家里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