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金融是霸权的基础。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综合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实施经济优先的战略方针,推动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拯救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世界形势发生关键性变化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金融危机正转变为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具综合性和全球性的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重大的机遇,需要从长远、全局和战略层面着眼,制定对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国际政治研究》杂志编辑部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了“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魏巍 《当代世界》2009,(5):56-57
2009年3月23-24日,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俄罗斯统一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关系”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中国确定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中非论坛首届会议在北京召开。8年以来,非洲日益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贸易水平不断增长,中国对非投资继续攀升,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后,中非经济合作掀起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7.
谭雯 《工会博览》2009,(7):71-71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自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迄今为止仍愈演愈烈。2008年9月,危机进入一个新高潮,从困扰美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危机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目前情势看,次贷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蔓延,它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8.
林涛 《台湾研究》2006,(4):38-42
1998年亚洲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东盟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韩国、台湾都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有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而大幅衰退,危机过后,它们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但是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拟就“四小龙”中的韩国和台湾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具有多层次和综合性的特点,它已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在暴露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根本缺陷的同时,还对“梅普组合”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ongoing. The crisis has not only impacted the mode of the world economy that further called for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but also exerte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geopolitics. China, undergoing a critical period of reform anddevelopment, is obliged to probe the essence of the crisis and its prospective impacts, to discern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form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geopolitics, and ...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提供了中国对外政策变迁的一大根本背景和动能。两个寓于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密切相连的概念———“经济第一”和“愈益并入世界体系”———可被用作概览和分析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一项主要工具,据以揭示和阐说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特征。本文主要在三个层次上进行这样的讨论:第一,中国外交战略基本目标;第二,中国外交战略缔造机制;第三,中国外交战略工具。最后,经过在“经济第一”和“愈益并入世界体系”概念框架内的分层次解析后,还需要多少着重地展示该框架本身的固有局限和外交转型的有限性,以避免就中国外交战略和亚洲国际关系的复杂未来做出简单化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三年有余,但全球经济形势仍不稳定。美国失业率持续徘徊在9%的高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尚无显著成效,世界经济复苏遥遥无期,而经济低迷影响下的世界政治又变数频频。全球经济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国际资本为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16日,在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的指导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由于本次论坛恰逢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30周年,因此,“回顾与展望”成为了论坛的当然主题之一。论坛开幕式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主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汪鸿雁主持,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冀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步伐的加快,加之日本和几个东盟国家不断制造岛屿争端,中国外交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机遇也空前大好;形势错综复杂,任务繁重而艰辛。总体说来,现在中国周边形势比建国以来任何时候都好,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王缉思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关系到全人类的切身利益。在我国学界,气候变化议题不再是科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已逐渐进入国际政治研究者的视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各异。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副教授就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以及中美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等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缉思教授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李侃如博士。后者是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合作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美中气候变化合作举行的听证会上的作证及前不久撰写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全球责任》和《克服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障碍》等研究报告,在中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刊刊登这两次访谈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了题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60年: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自一些大学、社科院、解放军的学术研究单位和政府政策研究机构,主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一是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通过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表达主办单位和参加会议者对祖国60岁生日的庆贺;二是搭建一个平台,从理论、历史和政策分析等三个最基本的角度,讨论60年来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和演变,以及中国国家安全所涉及的一些领域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0年中,中国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及在外交中的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对人权问题进行重大外交战略调整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领域的活动,并为丰富国际人权思想、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历史回顾 回顾建国50年的历史,中国对人权问题的国际实践是一个逐步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过程。在50、60年代,中国基本上是被隔离于这个机制之外的。7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入这一机制。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进入90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18日,由联合国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支持中东和平公共论坛”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召开。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袁明教授和联合国巴勒斯坦权利委员会副主席、阿富汗常驻联合国代表法哈迪先生(Amb.Ravan Farhadi)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美国、巴勒斯坦、以色列、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者不仅回顾了中东和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关注该问题的实际解决办法,呼吁国际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和平支持,建议发挥国际组织和公众的力量,督促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具有极为丰富的地缘战略理论与实践传统。在旧王朝崩溃的大混乱中,中国的地缘战略传统主要体现为众多的权力竞争者对通过寻找、占领和开发具有地缘政治优势的领土空间以实现争霸天下目标的论述及实践。为应对外来军事挑战,中国的地缘战略传统有进攻战略(以领土控制为目的的军事远征)和防御战略(利用地理实施总体防御)之分。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过程中,中国的地缘战略体现为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来维系帝国威望、营造势力范围和塑造国际秩序(朝贡体系)。而"反地缘政治"传统的存在也使得意识形态因素长期以来对中国对外战略实践影响颇深。中国地缘战略传统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国内秩序的稳定;第二,构筑周边安全环境必须重视硬、软手段的平衡应用;第三,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必须重视对中国价值文化的弘扬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