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东方农村公社内部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村社成员对村社共同体的依附性.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有其经济成因,由此决定了古代东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以确认等级依附关系为核心和目标.建筑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压抑了人的个性和理智的正常发展,建立在种姓制度基础上的古代印度法制就是其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古代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其法律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与宗教关系密不可分.统治者凭借宗教的强大凝聚力和延续性实现对被统治者的稳定统治和国家的各方面管理,宗教对古代印度法律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印度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并与中国、埃及、巴比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它的古代法律文化也因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和鲜明的民族特征而在古代东方大放异彩,并一度伴随着宗教传播到东南亚、东亚一带,发展为东方法律圈之一印度法系。但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受英国法律的影响深远,因此现代印度法律渊源又融入了英国法律传统,故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论述了印度的法律发展过程,对印度的法律渊源进行阐述,希望借此能对我国的法治进程的促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印度法现代化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渊源流长、独树一帜的印度法律文化在近代受到英国法律文化的严峻挑战。早在三千多年前,以《吠陀经》和同时代的非雅利安人的习惯为基础的印度法已经产生,至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出现《摩奴法典》等法规汇编,其影响及于东南亚诸国,从而逐步形成印度法系。公元十世纪以后,印度受阿拉伯人统治,伊斯兰法虽被引入某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各省,但印度法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法域,古老的习惯法、古代中国法、伊斯兰法、印度法在这一地区混合,其情形十分复杂、混乱。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中国作为东亚和东南亚文明的轴心,中国古代法对所有东南亚国家均产生了普遍、深远的影响,但越南、新加坡等国受古代中华法系的影响要大一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及菲律宾南部地区则受伊斯兰法的影响较大;三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印度的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泰国则受印度法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誓与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忠 《现代法学》2004,26(1):52-55
法律上的“誓”最早与话语、诅咒相联系 ,具有法人类学的意义 ,它体现了原始宗教与秩序的关系、信仰与法律制度的关系 ,在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 ,“誓”所映现的正是关于法律神圣的古老理念。中国古代儒法文化中“约”的概念是原始宗教意义上的“誓”在道德精神上蜕变 ,是一种超越制度的道德阐释。较之中国 ,“誓”对西方法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法系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最为古老的法系之一。当同为古代法律文明标志的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相继灰飞烟灭之后,伊斯兰法系依然闪耀着法律文明之光。本文从古代伊斯兰刑法入手,通过浅析《古兰经》和"圣训"中的刑事法律条款,来探求伊斯兰法——这个有着极强宗教色彩的神秘法律体系中的刑事法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独具特色。那么,中国古代孝文化的起源如何,其形成后又经历了哪些变迁,在这变迁运动中中国古代法律起了什么支撑作用,这种支撑又是如何将孝文化制度化并固化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间孝文化又经历了哪些变异等,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秦汉以降的律令将中国古代孝文化固化为了制度体系,内化为了文化传统,此后孝文化与法律互相浸染、共生共长,因此孝文化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对中国古代孝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以明确当代法律传承的目标和路径。传统法律支撑中的若干糟粕必须抛弃,但其良性遗产我们可以传承,以为建设现代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所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对中国古代孝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以明确当代法律传承的目标和路径。传统法律支撑中的若干糟粕必须抛弃,但其良性遗产我们可以传承,以为建设现代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法系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最为古老的法系之一.当同为古代法律文明标志的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相继灰飞烟灭之后,伊斯兰法系依然闪耀着法律文明之光.本文从古代伊斯兰刑法入手,通过浅析<古兰经>和"圣训"中的刑事法律条款,来探求伊斯兰法--这个有着极强宗教色彩的神秘法律体系中的刑事法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为追求实质正义-无讼与和谐,往往会舍法而取情理,依情理进行审判。这种法律思维模式与西方的严格形式主义相对,被称为实质性思维模式,它是中国古代审判文化的一个特质。其产生的文化根源是中国人对和谐、无讼理想社会的追求及越过事物的形式追求实质内容的思维模式,以实质性思维处理案件亦可达至息讼止争的社会目的,但这种思维模式也造成了中国人法治观念的淡漠,同时阻碍了中国法治社会的建立。然而,无论如何它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无法抛弃的,只能期待我们现代人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和法律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明晰的“法文化共识”,这是本文对中国古代法文化所作的一个新的概括。中国古代“法文化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以儒学为主导的法律意识、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法律价值和礼规范为主体的法律规则。这些“共识”不是官方和国家利用权势向民间和社会进行灌输和强加所造就的,而是据于它们的生成特点和本质属性而自然形成的结果。中国古代“法文化共识”富有积极意义,它使中国古代法律获得了普遍支持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减少和缓和了官方与民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和矛盾,使民间自治得以广泛实施,更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法文化共识”这一传统及其实践的积极作用,对我们有一系列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符合其专制统治的需求,主要形式有:七出、义绝、和离以及悔婚、妄冒等,其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法文化对当今社会仍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尽管存在着一套完整的离婚制度,但中国古代的婚姻关系总体上仍较稳定,这些可以折射出当今婚姻关系脆弱。对那些不符合社会道德的现象应制定出法律规范措施以弥补婚姻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同为多元文化冲突与激荡的国家——印度,对西方法律文化的崇拜与锲入并未直接使印度本土文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西方法律文化的移植过程中,本土文化随之不断消解却又苦苦挣扎,由于西方法律文化的根本性要素与支撑性机制未能在移植过程中与印度本土文化全面契合,造成不同法律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印度作为“本土”与“西化”折衷的典型范例,在法律文化交融中产生的经验与教训将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东方的宗教与法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东方是佛教、道教、希伯来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世界上几个主要宗教的发源地,随着宗教的产生与发展,对古代东方的法律也产生了影响,这里仅以当时的楔形文字法、希伯来法、印度法、伊斯兰法、俄罗斯法和中国法等几种主要类型的法为例,探研它们间的关系。 在古代东方宗教对每种法都产生过影响,只是程度的大小不一而已。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积累而成的文化成果,其本身的形态随着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条件而发生变化。中国法律文化便具有古代、近代、现代三种基本形态。本文所说的传统法律文化,即指以古代法律文化为主体而对近、现代产生深刻影响的法律文化。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法律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礼发源于祭祀文化,并发展为一种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于一体的独特文化,其内核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代表着对于兼具神性与人性、精神与情感的终极秩序的追求。中国古代的法律秩序体现为礼为体、法为用。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礼的观念里,法律与道德具有同一性。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始终是法哲学的核心问题,而在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礼的精神展现出巨大的时代意义和秩序潜力。  相似文献   

17.
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对于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可谓深刻而久远。正确理解礼以及礼与法的关系,把握传统法律文化的真谛,这是我们充分宏扬优秀法律传统,加快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马小红君自甘淡泊地选择了这一学术研究课题,并且...  相似文献   

18.
印度刑法关于伤害及重伤的规定刘鑫,常林,张凤芹印度法是指印度的法律惯例和法律制度。概括印度法的历史是一些有案可查的移植与接受的判例,一些外国法曾被"引进"了印度次大陆,因此印度法有许多渊源。从1818年到1947年,印度主要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  相似文献   

19.
侠文化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个特殊层面,侠对正义的追求是这种文化产生发展的动力,本文着重探究了侠产生的根源、发展的规律及其与正义的关系,指出了其消亡的必然性,但也肯定了侠义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自身独有的精神和样式.中国法律起源于部落联盟时期,而初级形态的法律文化则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时期.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众议法”文化—神判法文化——先例法文化——定式法文化——制定法文化——混合法文化.中国法律独有的伦理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治运行和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积极、中性、消极三方面的价值,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对我国的法治理论建设和立法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