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大关,人均占有粮食八百斤。我国粮食的供求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地方发生了“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的现象,国家财政补贴也越来越大。一九八三年,全国粮食可供量同需求量相抵后还盈余三百亿斤;一九八四年仍盈余几百亿斤。据专家们预测,按照目前粮食增产的趋势发展下去,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八十年代的后几年,粮食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4,(39)
金风送爽,祖国大地从南到北一派醉人的丰产景象。这是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六个秋天。据有关方面预测,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达八千亿斤——四亿吨左右,即比大丰收的去年又增产二百五十五亿斤左右。今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去年持平,保持在十七亿亩左右。粮食增长的因素和前几年一样,主要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  相似文献   

3.
一千八与八千一,这是今年夏粮和全年粮食计划产量,即要求夏粮达到一千八百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八千一百亿斤。 众所周知,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于南旱北涝等多种原因,比一九八四年的八千一百四十二亿斤减少五百六十多亿斤。今年是“七五”计划第一年,“七五”规划要求到一九九○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亿斤。如果以一九八五年为基数,五年要增加一千四百二十亿斤,平均每年增长二百八十多亿斤,任务  相似文献   

4.
唐敏 《瞭望》2006,(26)
当前应该注意的是,国家在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上,要避免大起大落“增产两年,减产一年”似乎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成律,其中既有年景的原因, 更与“多收了三五斗”之后一系列购销环节的体制性减产因素相联系。而自2004年至今,我国已连续两年获得粮食丰收,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 8613亿斤已恢复至2005年的9680亿斤。目前夏粮收购仍在紧张继续,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今年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夏粮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比去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黄蕙 《瞭望》2003,(44)
目前粮价上涨是一种正常复归。近几年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近中期内我国不会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但今后几年粮食政策应由过去几年适当控制粮食产量转向促进粮食产量的合理回升,以保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商品粮食生产节节上升的趋势,更是引人瞩目。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二年的四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千亿斤,突破了七千亿斤大关。一九八三年已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六五”计划规定的全国粮食总产量指标。这五年,是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实,这几年粮食生产也是丰年、平年、欠年  相似文献   

7.
本刊第十一期曾经发表过《一千八与八千一》一文,谈了抓好夏粮生产的重要性。目前夏粮已经到手,产量达到预计的目标,总产为一千八百三十七点六亿斤,比上一年增加六十二点八亿斤,仅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八四年相差两亿来斤。 八千一百多亿斤,这是一九八四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也是今年粮食生产的奋斗目标、大家知道,由于多种因素,去年我国粮食减产,因此,争取今年全年粮食总产量恢复到一九八四年的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个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而且对实现“七五”规划的要求、到一九九○年达到八千五百亿斤至九千亿  相似文献   

8.
进入10月,全国各地粮油副食 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 涨。粮价上涨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出现“多米诺骨牌”现象,带动其他加工业以及工业产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的上涨。不过,专家学者却普遍对另外一个问题表示了担忧,那就是粮食安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95年到1999年,中国平均每年的粮食产量是9940亿斤;2000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的产量是9145亿斤;这一数字和前5年相比,年平均产量减少了795亿斤。专家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可能会跌破9000亿斤。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宝瑞对此问题非常担忧:“这4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9.
《民主》2004,(11)
随着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宣布,粮食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可以超过预期目标。4550亿公斤,这是2004年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期目标。在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下降而引起人们对中国粮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生产前景如何?在经过几年连续徘徊之后,“九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能否出现新的增长高峰,跃上新的台阶,实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奋斗目标?著名农业专家、江苏省农林厅厅长俞敬忠断言,我国粮食生产近期将可能出现新的增长高峰.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推动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就能乘势而上,促进这一高峰的尽快形成和到来,那么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也就有望实现,攀登1万亿斤新台阶也将成为可能.俞敬忠是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粮食增长规律及其增长高峰的成因分析后,作出这一判断的.  相似文献   

11.
当黑虎滩开始实行分工分业、专业化包干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种田人少了,粮食会不会减产? 春去秋来,金色的答案摆到了这些人的面前。黑虎滩的粮食专业户用自己的双手,先棒出一个金灿灿的小春,又捧出一个金灿灿的大春——一九八三年小麦平均亩产六百四十斤,比上一年增加近百斤;水稻虽然在分蘖拔节的旺季受了旱,又在扬花吐穗的关键时刻遭到低温灾害,亩产仍然上了千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1,(9)
在探讨我国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的时候,追寻一下二千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踪迹,看看每人平均曾占有多少耕地、多少粮食,很有意义。 从有文献记载的汉代开始到今天,我国人口从六千万增至十亿,人均占有耕地从将近十亩减少到一亩半,人均占有粮食从一千三百多斤降为六百四十多斤,  相似文献   

13.
前些年,河南农民的饭碗里曾经盛过十三个省的救济粮。如今,这种历史结束了。一九八三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五百六十亿斤大关,一年增产粮食超过一百亿斤,交售给国家粮食一百亿斤以上!一跃成为全国粮食增产和外调商品粮最多的省份之一。 源源不断“涌”来的商品粮,给粮食经营部门带来了难题。去年秋收还没有结束,省粮食局就派出大批人员,上西北,跑华北,下关东,想方设法推销粮食。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到基层工作了三个月,一方面为农业连年丰收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丰收后,粮油加工跟不,上需要造成浪费而着急。去年,粮食大丰收,可是过春节富强粉还不能满足供应,就是因为加工不出来。据了解,目前我国由农村社队企业、专业户和社员自行加工的粮食和油脂分别占全国粮油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和六十。由于设备简陋,操作落后,成品率低,质量不合标准,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比如,农村使用的小型碾米机,与较先进的碾米机相比,每百斤稻谷少出大米四、五斤,而且碎米多。按目前全国农村加工粮食的总数匡算,仅此一项,每年损失原粮就达二百亿斤以上,约等于一九八二年进口粮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在油料加工方面,一九八二年粮食部门加工的油脂中,只有百分之十二是采用先进的浸出法生产的,其余的都是机器压榨。如果按每百斤油料。用浸出加工法比压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4,(4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德州这个过去出了名的老灾区形势大变。一九七八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只有三十亿斤,棉花总产量只有三十九万担;到一九八三年,粮食总产量增加到四十七亿斤,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六,棉花总产量增加到六百七十万担,增长了十六倍。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那里的干部、群众总结了一句话:“金山(粮食),银山(棉花),党的政策是靠山!”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日报》2007年12月18日刊登新华社记者车玉明、韩洁的报道说,2007年我国迎来本世纪连续第四个粮食增产年,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这一年,既是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实现新跨越的一年,也是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农业建设,增产粮食,调整结构(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产粮食198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98亿斤.200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3700万以上,要求人均占有量达到800斤,则总产量必须达到300亿斤左右.为了尽快增产粮食.首先要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的6000万亩的水平上.在这个前提下,应使粮食亩产由目前  相似文献   

18.
林艳兴  甘泉 《瞭望》2011,(51):8-9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空前成就,第一次站到了11000亿斤的历史新台阶,时隔53年实现了新中国第二次“八连增”  相似文献   

19.
杜鹰 《瞭望》1995,(10)
当前的粮价问题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杜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在我国农村、农业最大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问题。1994年比1993年粮食减产240亿斤,价格上涨50%,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怎样解释和分析当前的粮食上涨的形势呢?首先从总产量来...  相似文献   

20.
陈益群 《民主》2004,(4):13-14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中,都有这样一句话:“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粮食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过一个变化的过程。从1995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再加上1995年-1998年每年我国净进口粮食500亿斤,导致粮食总供给量大于消费量,一些地方一度有卖粮难的状况,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