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你进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所辖的漠沙坝、戛洒坝时,一定会被那奇妙的傣族支系花腰傣人的歌声所吸引。生活在芳草萋萋的哀牢山下、红河岸边的傣族支系———新平县花腰傣人,据2001年末统计有人口41020人。花腰傣人能歌善唱。他们的歌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对歌、赛歌等。其唱法有“说络”(放声歌唱)、“唤哈”(吟唱)和“哎滚歹”(唱挽歌)。歌唱的内容有古老的叙事长诗、生产生活习俗歌、婚姻爱情组歌和即兴而歌。歌唱,是花腰傣人最为喜爱的娱乐活动。他们上山放牧、割草、砍柴要唱;下田劳作、田头地尾小憩也要唱;夜幕降临后他们来到寨脚万年青…  相似文献   

2.
戛洒是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傣族花腰傣支系聚居的一个边远乡镇.这里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元性的气候及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郭中丽 《思想战线》2012,38(1):131-132
红河沿岸傣族人口聚居最多(近5万人)的县区之一的新平县境内,漠沙沐村①花腰傣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宗教、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民俗风情是学术研究中的特色,可对于花腰傣孩童教养却未见专题性的探讨。一、传统教养文化从传统意义上说,花腰傣家庭、村寨、宗教信仰文化以其各自独特的育化功能从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当你进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所辖的漠沙坝、戛洒坝时,一定会被那奇妙的傣族支系花腰傣人的歌声所吸引.  相似文献   

5.
张媚玲 《创造》2010,(6):62-63
大沐浴村是一个属傣族支系花腰傣傣雅聚居的自然村落,坐落于海拔约430米、年均气温28℃的红河上游漠沙江西侧,背靠哀牢群山,隶属于玉溪新平县漠沙镇。其民族构成以傣族为主。近年来,大沐浴村实施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开发,此举使傣雅居民经济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其间的矛盾,耐人寻味,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燕 《今日民族》2019,(4):42-43
<正>花腰傣民歌种类傣族花腰傣支系是新平世居民族之一,自称"傣雅、傣卡、傣洒",因其妇女服饰特征鲜明,腰缠多条花腰带,故名花腰傣。花腰傣在生产劳动、民俗活动,以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歌,总是以歌明理、以歌抒情,生活已经诗歌化、艺术化。民间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古歌古歌实际也是史诗,它的想象力很丰富,中心情节和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反映的生活场面要比其他民歌广阔。这类歌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规模宏大,主要描写花腰傣祖先的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7.
<正>新平,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中段东麓,玉溪市西南部,这里居住着彝族、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39%,其中彝族和傣族占总人口的65.6%,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有"哀牢山中绿宝石""中国花腰傣之乡""褚橙之乡"的美誉,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集体""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雨周 《今日民族》2013,(3):44-44
走在糯干古山寨中,就像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别具特色的山地傣族民居,浓郁的山地傣族传统风俗,美丽的傣族小卜少,淳朴的傣族老波涛和老咪涛——事事都让人开心,处处都让人流连忘返。走进古茶山,在那一望无边的古茶林里,你会被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会被千年的赶马人的传奇故事所打动。生活在古茶林里的傣族、布朗族人民,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代一代地保护传承着古茶山和  相似文献   

9.
"摆"——古印度巴利语,傣语外借词,意为"佛事、法会、仪式"。傣族的"摆"总伴随着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傣族的"摆"主要有:摆干听、摆干朵、摆过广母筛、摆刷纯糯、摆赏建、摆路赕、摆旱尚、摆毫洼、摆娥洼等等。做"摆"的目的是通过个人修行悟道并教化感化他人而得到善果。傣族的"奘"(寺院)是一个庄严、肃穆、洁净的场所,是傣族人民心灵的圣殿,是傣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仅是傣族信教群众虔诚供佛,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糯干傣族古寨,知晓的人或许不多,但要提到云南普洱有一座神奇优美的千年万亩古茶山——景迈山,众人皆知,首先想到的就是景迈古树茶浓郁持久的茶香。却不知在景迈山中有一个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傣族村落——糯干傣族古寨。此次探访,是课题调研的需要。在前往古寨的途中,半睡半醒中的我,  相似文献   

11.
阿力 《今日民族》2006,(11):50-50
玉溪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云贵高原上,在彩云之南的天空下,闪耀着光芒。居住在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花腰傣,是个水的民族,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崇拜大自然,那些个古朴村庄,都坐落在依山傍水处。关于花腰傣,历史是这样记载的:“摆衣,古僰夷也,性儒,居炎章地,喜浴,尝捕鱼于水中……”。这段史料把花腰傣的形象、性格、习俗、爱好勾勒了出来,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养育了温柔敦厚、柔情似水的花腰女人。要认识玉溪,就一定要了解花腰傣。那已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往事,“文化大革命”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肆虐。年幼的我,认识了在公…  相似文献   

12.
抢救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允古镇,我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媒体以特大号标题极为醒目地向世人告示:“娜允古镇,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个傣族古镇,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傣族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土司制度文化、旧石器文化、傣族历史文化、傣族民俗文化,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含量”。专家呼吁:“尽快抢救和保护,利用其旅游文化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古镇的抢救和保护纳入孟连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把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这一宝贵财富保护好。”思茅地委书记杨建甲对专家的建议专门批示;孟连县积极行动,特邀专家前来考察会商,目前…  相似文献   

13.
朱迪 《今日民族》2016,(11):36-38
正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一处星火,而是漫天繁星。头戴鸡帽,腰缠花腰带,世代居住于哀牢山系腹地、戛洒江畔的傣族,被周边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女子腰间层层裹起的腰带,用精美的几何图案织满了秀美的山水——黑色是山,白色是水,红色是花儿……  相似文献   

14.
傣族人体绘画艺术──纹身胡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地方,被人们誉为“孔雀之乡”,这就是傣族人民的家乡。傣族地区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勤劳、勇敢的傣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丰腴肥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  相似文献   

15.
李银兵  李满华 《前沿》2011,(13):154-159
作为花腰傣传统节日的花街节,以其独有的反映花腰傣地区历史进程、花腰傣精神气质以及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特征成为花腰傣标志性的文化。而这种标志性的文化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今天,在旅游经济的当下对花腰傣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大桥周围分布着8个傣族村寨,分别叫曼费、高梁费、红土坡、打炭、那堕、绿林田、琳朗、曼章那,除绿林田是傣雅(俗称花腰傣)寨外,其余都是傣仂(俗称水傣)寨.傣雅和傣仂的服饰各擅其美,他们从事农业,过去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现今种植甘蔗、茉莉花、芦荟和热带水果.  相似文献   

17.
傣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云南境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傣族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一线,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耿马等地的傣族为主。这些地区傣族的佛教经典和世俗典籍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僧侣用铁笔刻录于贝叶上,被称为“贝叶经”,是这部分傣族保存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记载中还包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道德法律、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生产生活、体育武术及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借助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深入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这种以佛教文化为特征的傣族文化同无数宗教经典一起又被概…  相似文献   

18.
正傣剧是德宏傣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形成于19世纪的盈江干崖,后广泛流传于德宏、临沧、保山及缅甸掸邦傣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傣剧说傣话、唱傣歌、反映傣族生活,表达傣族人民的情感和理想,是一个用本民族语言、音乐演绎故事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傣剧以深厚的傣族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丰富多彩的南亚、东南亚文化为依托,借鉴吸收中国京、滇戏曲表演的形式,融入本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戏剧形态中,使傣剧得到"东南  相似文献   

19.
陈晓琴 《今日民族》2002,(10):42-43
大多数人只知傣族支系花腰傣有漂亮的花腰箩,殊不知佤族也有一种造型奇特,含义深远的腰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人们喜食草烟,据说草烟对消暑提神很有作用,还能防止野外劳作时被蚊虫叮咬。凡抽吸草烟的佤族妇女都要配备存放草烟的烟袋。在其琳琅满目的烟袋中,要数笔者1996年下乡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大寨征得的竹篾箩格外引人注目。它质地朴实,造型独特,称得上是佤族竹编器中的精品。这古色古香的小竹箩,既实用,又精美,是难得一见的腰上装饰物。有意思的是,这种看似普通的生活用具,还有其神圣不可轻告他人的内涵。腰箩必须…  相似文献   

20.
李春 《今日民族》2011,(2):38-40
临沧市临翔区,西汉时为哀牢地,傣族先民和布朗族先民世居于此。傣族先民在当地政治经济发展中较具优势,在改土归流前20任土司中,傣族沿袭18任,历时300余年。临翔区傣族称“旱傣”,据史书记载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