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是党领导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活动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治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政治发展是一个导向自身消亡的过程.从政治系统发展的形态来看,政治发展特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它既构成政治现代化的原因,也成为政治现代化的结果.执政党在政治系统由政治发展向政治现代化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立足于当前的我国,政治发展应该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未来走向,以政治现代化为当前走向;基本定位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发展.立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普遍与特殊的比较,可以对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五十多年建设经验的科学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主题的进一步展开,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简称"四性"),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又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改革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只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     
《团结》2011,(5):11
社会建设的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指整个社会的建设,即指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狭义的社会建设,则是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并在之后不断发展完善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  相似文献   

6.
杨雄 《党政论坛》2005,(5):17-19
"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之一。建设"和谐社会"将关系到未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走向。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实际上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先提出的,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述了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特征,"和谐社会"构想是其中之一,即"社会更加和谐"。尔后,党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新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历史任务过程中,加强新疆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水平的基本要求,只有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为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和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素君 《学理论》2011,(36):25-26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构建基层和谐社会的关键。基层干部能否找准建设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综合考量现阶段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基层干部应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要在科学发展中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要在发展民主中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要在繁荣文化中营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要在维持稳定中筑牢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要在加强组织建设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共同推进的持续过程和系统工程。组织部门作为党委主管干部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组工文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组织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指向与要求,是衡量社会行为主体价值的一种尺度.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平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基于平等价值的公平社会,平等与公平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的底蕴与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平等与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为标准,以自由与平等完全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归宿.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本质内在地要求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遵循平等原则,在公民基本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应当无差别地"按需分配",而在非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理性的支配下,逐步由不尽平等走向平等,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