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敏清 《传承》2014,(3):68-69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实际作用是深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认识,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综合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机关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会不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认同不够,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理解不深,是一些党员干部对"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存在的认识误区;对"两个维护"践行不彻底、对指导思想地位巩固不充分、对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不到位,则是实践误区。若不对此加以重视,就会损害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动摇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削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张斌 《新疆人大》2013,(8):16-16
本刊讯7月26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安排。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艾力更·依明巴海强调,人大各项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的途径,使人大工作更加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更好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军 《人大建设》2014,(6):34-34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让人民群众增强对人大代表的信任感、满意度?如何充分体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2014年4月中旬以来,正阳县的"人大代表与群众心连心、为民办实事好事"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一送一带"提升"知民度"为畅通人大代表为民代言、反馈民意的重要渠道,正阳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实现价值牵引是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运行的逻辑起点。应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模式,强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服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适当地引入群众"倒逼"机制,提高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于晨 《创造》2013,(8):34-35
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其实就折射出在党内有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而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没有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后果不堪设想. 重温党的历史不难看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相似文献   

7.
时伟 《人民论坛》2023,(9):47-49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网上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创新,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网络核心素养有待提升、网络沟通能力尚显欠缺、网上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功,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网络群众观、与时俱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构建网上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画好网上群众工作同心圆。  相似文献   

8.
人大视野     
<正>玉门市人大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16则玉门市人大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甘肃省玉门市人大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启动以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开展研讨式学习。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的"为民务实清廉"专题大讨论。二是开展调研式学习。统筹安排机关党员干部,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  相似文献   

9.
严水泉 《前进》2014,(5):33-3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党员干部应在新的思想政治高度,身体力行传承、践行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多到群众中去"走一走",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路线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1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政治信任弱化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最为关键的,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维护公平正义;二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改善和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三是健全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发挥政府在信息传播中的权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建理论与执政方式的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执政党保持长期执政的生命。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党的执政方式创新,首先要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精神;其次要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与政治机制;最后要坚持唯物史观与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创新成果及时总结提升成党的理论与政策创新成果,并作为党获取新的执政智慧的动力与源泉。  相似文献   

12.
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使人大工作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人大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新要求。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路径,是消解党脱离群众危险的重要法宝,是提升党长期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党执政使命的重要保障。其难点主要有: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党仍然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影响党的群众组织力的问题。当前,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坚持向群众学习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的方针,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以铁的纪律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遂昌山区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坚持以愿景为引导,指引群众的发展方向。愿景是人们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是激励行动的力量。作为地方党委政府,首先要将  相似文献   

15.
郑祖兵 《传承》2013,(11):74-75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缺乏信任,那些曾经令老百姓欢呼庆幸的人民公仆形象,如今早已渐行渐远。党员干部要重塑公仆形象,如果只把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停留在嘴巴上,而不是落实在行动上,整改效果很让人怀疑。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是重塑公仆形象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相似文献   

16.
增强政治意识强化群众观念伊继东,杨顺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江泽民同志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他还强调:"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缺乏信任,那些曾经令老百姓欢呼庆幸的人民公仆形象,如今早已渐行渐远。党员干部要重塑公仆形象,如果只把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停留在嘴巴上,而不是落实在行动上,整改效果很让人怀疑。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是重塑公仆形象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相似文献   

18.
于海平 《桂海论丛》2008,24(5):59-61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破解发展难题,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从而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解放思想的认识论基础;是推动解放思想不断深入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检验和衡量解放思想是否取得成效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解放思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审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治信任的"异化"特征以及3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首先,差序信任格局中的央地政治信任结构"异化"集中表现为中央政府的政策调整和民众对政策的选择性运用以及央地两级事权分殊和地方政府有责无权的困境。其次,在政治信任维系与现实利益支持的博弈过程中的信任关系"异化"则表现为政治体系刚性合法性需求与权力"异化"以及民众特定支持与经验性利益博弈特征。最后,政治价值实现与效用替代的共存悖论则成为政治信任功能"异化"的重要表征。由此,破解信任"异化"和实践悖论亟待政治系统敏锐洞察民众需求,回应群众期待,提升政治信任质量,从而有效推进反腐败工作和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周新亭 《人民论坛》2014,(10):64-6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实现价值牵引是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运行的逻辑起点。应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模式,强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服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适当地引入群众"倒逼"机制,提高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