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云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决定,以"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团长的身份,于1936年底从莫斯科赴新疆接应西路军,将西路军左支队培养成为我军航空、炮兵等技术兵种的骨干,并为我党在新疆的统战工作做出了贡献.从1981年11月起,他以事件亲历者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双重身份,在两年内四次谈论西路军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科学严谨的态度参与了澄清西路军问题的工作,作出"西路军行动不是张国焘路线""失败也不是张国焘路线"的科学论断,为西路军恢复名誉做出了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嫁殇     
嫁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婚姻习俗 ,它写尽了寡妇的屈辱与辛酸。嫁殇的历史 ,就是女人的地位史 ,女人的贞节史。嫁殇 ,其实是对女人人性残酷的捕杀与掠夺 ,它直接导致人性走样变形。  相似文献   

3.
高兴国 《传承》2010,(27):16-18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西路军战略方针演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论述制定和实施战略方针必须遵循知己知彼的原则,必须体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必须正确判断和预见战争的不确定性,必须准确把握和充分调动战争的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4.
石窝会议在生死存亡的特殊条件下召开,标志着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终结和工作委员会的诞生,成为西路军西征使命的终结点和保存基干力量的出发点。但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不论是官方的定论还是学者们的研究,概都凭借个别当事人几十年后的回忆进行描述,因而无法避免与历史的出入。笔者经过近年来的查证,认为西路军石窝会议的内容应该是两项:徐、陈离队回延安汇报;成立西路军工委会统一指挥剩余部队转战。  相似文献   

5.
胜利的战争是丰碑,失败的战争则是基石。失败的战争往往蕴含着更丰富、更高贵的精神品质。从历史事实看,聪明的民族总是善于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将它转化为成功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革命精神至少有八种丰富的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
丁宏 《前沿》2013,(18):149-151
建立根据地是西路军走向失败的转折。河西走廊客观的地理环境及当地极差的群众条件不适合建立根据地。中央为什么仍然要求西路军在此建立根据地的原因,首先,建立河西根据地是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从1936年8月开始便具有的一贯主张;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斯大林的反对;第三是为了策应河东红军主力和友军的行动;第四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领导人陈昌浩的坚持。  相似文献   

7.
陈永清 《前沿》2013,(16):146-149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向中央提出请求军事援助是1937年1月4日,此时,西路军尚有万余人。而中央组建援西军是1937年2月27日,出发是3月5日,此时,西路军不足四千人,已经基本失败。从提出到实施军事援助已经过了三个月。文章分析了中央为什么迟迟没有军事援助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生秀 《前沿》2013,(17):196-198
毛泽东自始至终关心和关注着西路军,在西路军失败之前领导党中央对西路军展开了政治营救和军事营救,在西路军失败之后,又领导中央对西路军被俘红军指战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营救。文章对毛泽东的这些营救活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打通共产国际路线"从口号变为实际是1935年11月张浩(林育英)回陕北之后的事.张浩向党中央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不反对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北方(外蒙方向)和西北(新疆方向)靠近苏联.随后中国红军的渡河和西路军的组成就是这一指示的结果.如果苏联、斯大林不更改这一指示的话,尽管通过甘、凉、肃道路艰辛,困难重重,但到达新疆、接通苏联,取得援助还是可行的.然而西路军西进之中却得到了这样的指示: "远方来电正讨论帮助你们,但坚决反对退入新疆."可见,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之所以要组织西路军西进是因为要打通苏联,是因为有苏联、斯大林的许诺,要给接近苏联的红军以军用和其他物资的援助.西路军长时间呆在河西走廊、不进不退、不接近苏联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仍然是苏联、斯大林的指示,即坚决反对西路军退入新疆.这种出尔反尔的指示是导致西路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国共和谈局面出现的背景下,河东主力红军的局势日趋好转.此时,西路军奉命继续西进,在临泽、高台地区重建根据地.红五军高台失利后,西路军面临更加恶化的局势.中央为西路军提出了便利击敌、保存实力的行动方针.红西路军在实施这一战略方针时,有得也有先.  相似文献   

11.
高兴国 《传承》2010,(6):6-7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国共和谈局面出现的背景下,河东主力红军的局势日趋好转。此时,西路军奉命继续西进,在临泽、高台地区重建根据地。红五军高台失利后,西路军面临更加恶化的局势。中央为西路军提出了便利击敌、保存实力的行动方针。红西路军在实施这一战略方针时,有得也有失。  相似文献   

12.
元嘉二次北伐中,西路军是刘宋唯一全胜的军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牵制魏军南下的战略目标,而且逐渐成为刘宋政局中举足轻重的地域性军事集团.在刘宋政治中尤其是在孝武帝朝.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雍州军事集团正是由西路军成长起来的,雍州军事集团正是以元嘉二次北伐为契机,开始迅速崛起并深刻地影响着刘宋政局走向.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主力红军军事部署重大调整的背景下,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这一时期红西路军的军事战略方针.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央从全局出发,要求西路军东返,以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应该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王勤力 《传承》2008,(22):90-91
元嘉二次北伐中,西路军是刘宋唯一全胜的军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牵制魏军南下的战略目标,而且逐渐成为刘宋政局中举足轻重的地域性军事集团。在刘宋政治中尤其是在孝武帝朝,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雍州军事集团正是由西路军成长起来的,雍州军事集团正是以元嘉二次北伐为契机,开始迅速崛起并深刻地影响着刘宋政局走向。  相似文献   

15.
高兴国 《传承》2010,(3):14-15
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主力红军军事部署重大调整的背景下,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这一时期红西路军的军事战略方针。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央从全局出发,要求西路军东返,以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应该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因其较高的史料与学术价值,自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被相关研究征引。但其在忠实于文献原文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录文对原文做直接改动"、"原文中的一些内容被忽略、误抄,编者擅自添加内容"、"录文中不录"时、分"、"录文的出处和来源存在误记"、"多种问题同时出现"等五个方面对其上册进行了勘误与订正。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征战河西走廊期间,根据党中央"打通国际路线"和"建立河西革命根据地"等指示,始终把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从奉命西渡黄河到最后西征失利,红西路军先后在甘肃永昌、山丹、临泽、高台等4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相应的各区、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红西路军在河西地区积极开展建政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为西路军战略任务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人物卷》编纂中的主要问题是:原始资料十分有限,须下大力气搜集;已经编出的存在同音不同字、同名不同人等情况,须逐一考证甄别。最大的难点是:对叛徒、有变节言行者、被处决者、被错杀者及被错杀后又被平反者的准确鉴别和定性。本文论述了对上述问题的初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杨惠娟 《传承》2011,(30):8-9
西路军左支队在党中央的指示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毅然走出冰天雪地的祁连山,到达新疆后组建成新兵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军事技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支英勇顽强、能征善战的红军部队。  相似文献   

20.
兵学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部分。老子以俭武为价值取向的兵学,体现的是以奇用兵即奇的整体特点;虽然不反战,但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解决问题的手段,以解决问题为止,绝不逞强;在动态的层面,它体现的是不武、不怒、不敢、不骄的样态,洋溢着尊重生命、克制欲望、为他者的发展而创造条件,而不是把他者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和手段;真正强大的感召力不在于武,而在于公平爱惜他者情怀的切实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