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作家、诗人和中国话剧奠基人,田汉毕生创作话剧剧本63部、戏曲27部、歌剧2部、电影12部和大量的诗歌以及散文评论等,作品字数总计达1000万字,话剧《关汉卿》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那么,我国话剧史上的这部经典杰作究竟是怎样创  相似文献   

2.
熊坤静 《党史文苑》2009,(11):54-55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作家、诗人和中国话剧奠基人,田汉毕生创作话剧剧本63部、戏曲27部、歌剧2部、电影12部和大量的诗歌以及散文评论等.作品字数总计达1000万字,话剧《关汉卿》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那么,我国话剧史上的这部经典杰作究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其前后情形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歌剧《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有周扬、张庚等同志参加,由贺敬之、丁毅同志执笔,经过集体努力而诞生的。它在中国民族歌剧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为新中国文艺百花园中增添了光彩。 由于《白毛女》内容的故事情节可歌可泣,传奇感人,特别是主题思想形成鲜明对比,“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因此,《白毛女》的演出,得到广大工农兵的欢迎与认可。 它首演于1945年,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是由鲁艺戏音系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贺敬之文学馆馆藏歌剧《白毛女》在1951年获得的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奖章及证书(2004年由写作者贺敬之捐赠)被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评为一级革命文物。歌剧《白毛女》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新歌剧,在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性,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近80年来盛演不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笔者曾多次拜访贺老,  相似文献   

5.
他是造诣精深的军旅艺术家:他创作的歌剧《江姐》,历久不衰,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他作词的歌曲《红梅赞》《我爱祖国的蓝天》享誉千家万户。他就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剧作家、词作家阎肃。生活中,82岁高龄的阎老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团创作的歌剧《江姐》在全国公演。这部歌剧一经公演,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至196中4年1965年间,一共上演了286场,创造了国歌剧史上的奇迹。此后的排,毛泽东、邓小平、4江0年间,《江姐》曾经4次复泽民等三代国家领导人都观看过《江姐》,这在中国歌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阎肃休假闭门写《江姐》歌剧《江姐》的编剧叫阎肃。阎肃原名阎志扬,因他爱和同事们讲笑话,且表情丰富,幽  相似文献   

7.
一部歌剧,一唱就是50年,她就是红色经典《江姐》。这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现象。歌剧是歌唱艺术皇冠上的明珠,2007年,国家大剧院刚落成,就选定《江姐》为首演歌剧。著名剧作家、《江姐》的编剧阎肃说,每场演出没有人提前退场,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  相似文献   

8.
江胜信 《党建》2010,(8):17-18
有一位老兵,还在"前线"。他就是阎肃,今年整整80岁。自称"80后"。中老年人知道他,是因为由他撰稿的歌剧《江姐》以及主题歌《红梅赞》。半个世纪以来,该剧5次复排,演出500多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程世刚 《党史博览》2007,(12):52-54
雷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与他牺牲前后对他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1963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为他题词,赞扬他的崇高精神;《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曾广为传唱;有关雷锋题材的电影、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风行一时;《雷锋日记》和  相似文献   

10.
正"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一曲"北风吹"拉开了歌剧《白毛女》的序幕。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次公演,演出盛况空前,观众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该剧是中国新歌剧起步的一个里程碑。延安诞生新歌剧《白毛女》自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著名诗人李瑛将一部长达3500行的长诗《我的中国》,作为生日礼物。郑重地献给我们神圣而伟大的祖国。这是他继《一月的哀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个星座、一座城市和一个民族的盛大节日》等长诗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是一部我们时代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无论在思想情感的深度,还是在艺术形式的开拓上,都可圈可点。李瑛的诗情横以天地,纵以古今,思维闪耀,想象丰富,使这首长诗结构恢宏,气势浩大。当我们翻开《我的中国》的封面,就会看到作为主题曲的《献辞》,表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6,(4):2
正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这是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气派、中国风格的完美统一,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观众。在纪念《白毛女》首演70周年之际,舞台艺术、电影艺术工作者同心协力,与时俱进地用3D舞台艺术片的形式精彩呈现了《白毛女》舞台艺术的精髓,向观众奉献了一部电影精品。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交响乐团参加演出,主要演员有雷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55年2月至1966年5月,吴德在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岗位上干了整整11年。在这11年里,他除了抓党建、抓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之外,由于号称"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隶属于吉林,使他对电影事业也非常关注。在他任职期间,长影先后拍摄了《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五朵金花》《英雄儿女》《节振国》等几十部著名影片,许多影片都得到了他在选题立项、剧本修改、资金拨付、力排众议、起死回生、探班支持等多方面的帮助。其中,据可以查到的资料,以《红孩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节振国》等六部经典影片受益最多。  相似文献   

14.
歌剧《白毛女》诞生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盛 《党史博采》2003,(6):9-14
20世纪中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文艺界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歌剧《白毛女》是亿万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著名文艺精品,她曾教育、激励了一代乃至几代中国人,并为中国文艺宝库增添了异彩。 《白毛女》的故事素村源于晋察冀边区一座神庙里隐藏着的一位“白毛仙姑”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胡锦矗的办公室,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写了"熊猫喝茶"四个字的书法,再往上看是几幅熊猫的照片,熊猫照片下面是胡锦矗的书柜,书柜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部部心血之作:《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大熊猫的风采》《大熊猫传奇》……胡锦矗教授是走在中国大熊猫科学研究最前列的"开路人",在大熊猫的生物学技术、种群生态学等基础性研究方面贡献无与伦比;他的学生遍布我国野生动物科研的重要院所,中科院、省科  相似文献   

16.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事迹搬上了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歌剧《江姐》于当年在北京首演至今。经历了5次复排,常演不衰,成为新中国歌剧中的经典。不久前.笔者采访了歌剧《江姐》的几位主创人员,请他们回忆这部优秀作品诞生过程.其中的点点滴滴令人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7.
<正>《茉莉花》:飘向世界的中国音乐英国人约翰·贝罗1804年出版了著作《中国游记》,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讲诉一位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10,(10):46-46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在英国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一座名叫斯特拉特相的小镇。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他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与艺术风格的形成时期,或称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亨利四世》、《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的成熟时期,或称悲剧时期。这一时期他写了两部喜剧、七部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F0002-F0002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目首排于1958年,在北京一炮打响,从此便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瑰宝享誉海内外。该剧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中西合壁、史乐结合。《洪湖赤卫队》在借鉴的基础上探求创新。作为歌剧《白毛女》后建国文艺史上的经典之作,《洪湖赤卫队》突出展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蓬勃奋发风貌,突出展现了一个特定时期、一个时代的主题精神,从而在歌剧艺术史上永绽里程碑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提起王昆,人们都知道她是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大型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首演者、原东方歌舞团的团长。她是民族唱法的代表人物,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者。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和文化使者。她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