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文利 《党政干部论坛》2007,(7):F0002-F0002
汉正街市场占地1.67平方公里,集商贸、仓储、旅游观光多功能于一体,名列中国十大市场。市场内有小商品、布匹、服装针织、皮具箱包、工艺礼品、文体用品、家用电器、日用化妆品、鞋料、副食、塑料、床上用品等十二大专业市场,经营面积120万平方米,经营商品达10万多种,有个体工商户17000余户,日均人流量在20万人次左右,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06年市场实现财税收入2.2个亿。  相似文献   

2.
《党建》1994,(1)
面对十万经商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思想政治工作启示录朱恒兴,孙永富,徐江琦浙江义乌小商品城,以拥有1.6万个摊位、20多亿元的年成交额、3600多万元的财政税收而名列全国十大小商品市场之首。1.6万个摊位3.2万人,再加上7万多流动客商,每天云集十多...  相似文献   

3.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自1982年以来.5次易址,8度扩建,从最初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发展为现代化的大型室内市场.成交额从1991年的10亿元、1992年的20.5亿元、1993年的45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102亿元.连续4年名列全国9万多个集贸市场榜首,预计1995年可达150亿元.目前共设有摊位2.4万个,汇集商品20大类3万余种,日客流量近20万人次,被誉为“中国第一市场”.现在,面对全国各地市场蓬勃兴起和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中国小商品城正努力超前实现自身飞跃,构建跨世纪商城,那就是“21世纪商贸中心.”  相似文献   

4.
义乌小商品市场低价竞争的隐患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国际交易平台,现已拥有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多个,汇集了41个行业1900个大类的40万多种商品,其商品以批发为主,品种齐全是市场的优势,但物美价廉值得深思。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市场上的小商品确实存在低价竞争的情况。市场上除饰品外的其它商品的批发利润已非常微薄:袜子和衬衫已步入微利时代;销一颗纽扣挣2厘;卖一盒头花只赚6分;100根牙签只能赢利1分;1支吸管利润仅有8毫钱;市场上批发的五金产品的利润不超过3%。绝大部分商品的毛利润在10%以下。近期,各种原材料涨价幅度很大,但由于…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全国7万多集贸市场中,按照1991年成交额计算,位居榜首的是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成交额为10.25亿元,以下依次是。沈阳市五爱小商品市场、江苏省吴江县东方丝绸市场、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集贸中心、浙江省绍兴县轻纺市场、辽宁省海城市西柳服装市场、河北省石家庄市三条小商品市场、成都市荷花池市场、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山东省寿光具蔬菜批发市场全国10大集贸市场座次排定  相似文献   

6.
商务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近几年来市场的商务成本随着交易的扩大而不断上升,因而深入分析市场商务成本,以及商务成本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就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或许能给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炎炎暑日访义乌。立即感受井喷式发展的热浪。迎面内外客商,满眼商肆店铺。到处车流物流。现代化的小商品市场面积260万平方米,5.8万个商位,每个商位前逗留1分钟。需要120多个工作日才能逛完:经营商品40万种,出口商品辐射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8.
上溪镇概况     
义乌市上溪镇位于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城西部,风景秀丽的岩口湖畔。东距中国小商品城10公里;西与金东区毗邻,03省道横贯其中;南与义亭镇接壤,“杭金衢”高速公路二级互通口往南北延伸;北与浦江、兰溪相连。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辖4个工作片78个村(居),常住人口5万,其中外来人口近2万。近年来上溪镇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党组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省教育强镇、金华市文明镇、金华市科技先进乡镇、义乌市“五好”乡镇党委。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溪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城乡…  相似文献   

9.
汉正街,这条座落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古老长街,因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迅猛发展脱颖而出,名噪全国,在中国改革大潮中神奇地跃上了“天下第一街”的宝座,令世人瞩目。 来到汉正街,你会惊叹今天的汉正街,已不再局限在街名所界定的范围了,它的触角已伸向上起武胜路、下至集稼嘴方圆2.16平方公里的15巷117条里弄。市场内有国、合营商家近400家,个体工商户逾1.3万户,从业人员3万人。更使我们吃惊的是,不同的街巷经营不同的商品,形成了小百货、箱包、鞋帽、布匹、纺织品、服饰、副食品、娱乐用品等10多个专业市场。常年经营商品达6万余种,客流量日平15万人次,旺季超18万人次,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专业批发市场的国际化经营是市场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国内走向国外,进入了国际化经营的新阶段.系统分析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化经营新阶段的特点、优势及发展中的矛盾,有助于理清专业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并为更多专业批发市场走向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6):100-102
王山对小商品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第一个10万元是从小商品批零经营中挣到的。和成千上万的小商品经营者不一样,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日本贸易公司担任过总裁助理的王山很早就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1982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我由衢州(县级市)市委书记调任义乌县委书记。当时的义乌经济底子薄,主城区仅2.8平方公里,当地人以"整个县城一条街,一个高音喇叭响全城"自嘲。一晃30多年过去了,当年沿街叫卖的小百货市场,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世界"小商品之都"。回望30多年前开放义乌市场时的一系列改革,我仍能清楚地记起其中的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3.
我们城东乡位于市区东南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建起了13个专业市场。1994年,全乡第三产业营业额达8.8亿元,实现利润2315万元,实现增加值l.16亿元,占全乡国民生产总值62%以上,1995年营业额预计可达12.8亿元。1993年,我乡荣获市政府颁发的“市场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1993、1994年三产增加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1995年联谊农贸批发市场和曲江小商品市场被市三产办、工商局评为全市十强市场。  相似文献   

14.
义乌小商品市场已从区域市场发展成为广域市场,是全国中小企业的展示与销售窗口,具有战略意义.小商品市场的功能经过三次变迁,每次都对产业发生重要影响.进入展贸阶段后,产业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市场发展的经历表明,市场功能的发挥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目前市场虽出现困境,但市场本身的发现、导向、融合、拓展功能若得到有效的发挥,产业结构就可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湖北武汉市汉正街南临汉水,东接长江,是一个具有530多年历史的水陆商埠。明末清初,汉正街便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商贸景观。1979年,汉正街在中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带动了全国批发市场蓬勃发展。汉正街也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国外都把汉正街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晴雨表”。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它今又如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开展的870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测度了影响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各个内生和外生因素.结果表明:交易效率提升和市场范围拓展是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市场业态转型、功能创新、网络拓展与创新及新型要素集聚通过对上述两大驱动力的作用,进而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基于此,文章从推进市场功能创新、推进网络拓展与创新、提升新型要素集聚能力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交易方式的变迁是专业市场发展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博弈演化的条件、机制、阶段和路径,并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中内、外生交易成本及其变化是决定市场交易方式选择的核心因素;变异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学习机制是市场交易方式变迁的主要机制;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的演化博弈包括了相互排斥、相互结合和融合发展三个阶段;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实体市场向网上市场承担主体交易功能、实体市场承担辅助交易功能的新型专业市场转变.  相似文献   

18.
志坚 《求贤》2010,(6):18-19
在天津.提起大胡同商业中心,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坐落在三岔河口的万隆大胡同商业中心.占地13.6公顷.经营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12座商城,6000个经营铺位,万余个经营品种,从业人员超1.3万人,日客流量20万人,年交易额60亿元以上,是闻名全国、辐射“三北”的小商品批发集散地.  相似文献   

19.
义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中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在地方政府层面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就义乌市场的形成来说,地方政府在最初的市场化改革中起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商人的集体行动与政府的开明决策,促成义乌在全国率先开放小商品自由贸易.尔后,政府参与市场建设,促进了市场的规模扩张和形态升级,使义乌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政府规制市场交易,促进了专业化交易组织成长和市场秩序的优化,义乌市场在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商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义乌地方政府提出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战略目标,形成了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义乌市场正在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小商品、日用工业品和纺织品融入国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西部某市,投资人马某在2000年准备投资2000万元在市区修建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修建市场必须"跑审批".但繁琐的审批程序令马某遇到重重麻烦,他进入了一个"公章旅行"的怪圈.办理完全部手续,马某作了一个统计:跑了80多个单位,盖了112枚公章,花了一年半时间,在审批过程中就花费了70多万元.仅仅新开一条人行横道,就花了2万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