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彭莉 《台湾研究集刊》2001,1(4):57-62,72
两岸经贸往来是一种"特殊的国内经贸关系",调整这一领域关系的法律规范有其独特性,因此,近10余年来,祖国大陆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涉台经贸法律体系.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体系及其内容将受到WTO规则及由此而引发的两岸经贸交流新形势的冲击.此外,福建作为对台经贸交流的重要区域,其早期形成的地方涉台立法优势正日趋淡化,除按WTO规则对现行法规进行调整外,以"双边"模式突破闽台经贸交流中的法律症结,应是福建再创涉台立法优势的重要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3.
先行先试视野下福建涉台地方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对于促进闽台关系发展乃至推动两岸合作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形势下必须加强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权,要求福建"健全涉台法律法规"。今后福建应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充分利用涉台地方立法空间,继续深化、完善经济领域方面的立法,充实、加强社会领域方面的立法,探索、创制文化领域方面的立法,落实、实现政治领域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加强闽台两地人员往来方面的立法,适时启动闽台关系综合性立法。  相似文献   

4.
徐平 《人民政坛》2009,(9):28-29
1987年11月初,台湾当局迫于民意和情势终于决定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大门开启,隔绝打破,台湾同胞蜂拥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揽胜,伴随而来的是第一波台商赴大陆投资热潮,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形势,福建省委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台工作和涉台地方立法,积极改善软环境,促进闽台间各方面交往、交流合作关系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徐平  林丛  郑凌燕 《中国人大》2009,(16):34-35
2009年5月23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这是福建省制定的又一部重要的涉台法规,也是祖国大陆首部涉台农业合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大格局,决定了美国涉台关系的变化趋势.在政治上,美国乐见国民党连续执政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对于台湾被迫走向统一,存有疑虑,希望及时把握两岸和谈的具体进程.美方对台湾在“国防”、“外交”等领域予以多方面支持的目的,从短期看是同步强化美台关系,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既有利益;从长期看则是增加台湾在两岸谈判中的筹码,谋取美国在台湾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徐平 《人民政坛》2010,(9):38-39
<正>涉台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地方立法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在福建省的地方立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多年的实践,为福建的涉台地方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些年来,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开始步入交流  相似文献   

8.
王晓杰 《人民政坛》2011,(11):22-23
对台是福建突出优势,涉台立法是福建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历来重视涉台法制建设,把涉台立法作为地方立法的重点。多年来,福建涉台立法取得显著成绩,丰富了福建地方立法内容,是福建地方立法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对1977年至2006年共15届美国国会共计240余件涉及台湾问题的提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共和民主两党斗争、利益集团和选区利益压力、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台独"势力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接触、利益收买,是决定美国国会涉台提案出现的主要原凶。国会的涉台提案行为,对中国的统一大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了极其消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它们无法改变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种种信号表明,海峡两岸关系逐步向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的良性方向发展。在这一有利的背景下,福建省涉台立法如何坚持先行先试,推进闽台交流合作走上法制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清代作家林树梅的诗文作品中包含有关历史人物、中琉关系、社会问题、民俗事象之闽台地方史料 ,其记人记事务求真切 ,有“置诸史传中亦为极笔”之誉 ,具相当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88年以来,祖国大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台投资法律和法规,尤其是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台胞投资保护法》和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台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在促进台胞直接投资、确保台商合法权益以及推动两岸经贸交流方面取得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这些法律和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审视,并提出健全和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欧关系向“竞合”方向深入发展,欧洲议会涉台决议通过的速度大幅提升。从2021年“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决议案的出台过程看,欧洲议会的对华政策取向、“党团政治”特点以及台湾当局对欧盟的政治游说构成了涉台决议出台的政治机理;而涉台决议通过的“低门槛”和“程序便利”则为决议案的加速出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上二者共同构成了当前欧洲议会涉台决议出台的因果机制。虽然当前欧洲议会的涉台决议尚无法动摇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却推动了欧盟内部“挺台”氛围和势力的进一步形成,使中欧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因素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地方立法实践中,地方立法工作者存在着对“地方特色”界限认识模糊的问题,以至于制定地方性规范时往往出现假借“地方特色”膨胀地方立法权、“地方特色”界定标准不明确、“立法抄袭”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弊端,地方立法工作者应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厘清“地方特色”之界限:基于整体性,考虑其与维护法制统一的协调关系,以回应地方立法权膨胀问题;基于主体性,考量其与地方立法权限的辩证关系,以破除特色要素冗杂;基于本体性,考查其与科学立法理念的互动关系,使地方特色真正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08,(8):13-14
多年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创新,有效提升福建涉台立法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从法律上巩固和发展闽台交流交往成果,推动涉台事务迈向法制化、规范化,为今后加强和改进地方涉台法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钱大军  赵力 《湖湘论坛》2020,33(6):42-53
地方是地方治理的主体。地方治理不但要求地方必须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的立法权必须相对固定。否则,地方的立法就可能仅仅是中央立法的粗糙"复制品"而无法满足地方治理的规则需求。除了拥有相对固定的立法权外,要想地方立法主体能够制定出契合地方治理所需要的法规,还必须要将立法功能分解配置给内部的科层化、专业化的工作组织。同时通过外在的民主结构和权力制约原理祛除立法的科层化倾向来保证立法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地方立法作为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对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创造地方优良法制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殿军 《前沿》2011,(5):113-116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双重立法权。自治地方作为与中央相对应的地方行政区划,享有一般性地方立法权;同时,基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其他行政地方不能享有的立法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一般性地方立法与自治立法在立法主体、立法形式、立法权限与范围、法律效力、制定程序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19.
20.
自恢复和重建法制以来,地方立法已经走过25年的历程。作为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立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发展。从其发展进程和特点来看,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即起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规范提高期。笔者认为,自2005年年初开始,具体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为标志,地方立法开始步入了第四个发展时期——科学发展期。随之要求,地方立法必须把握新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改革举措,以实现新的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