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吕玉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发展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时代主题的转换.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论,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发展思想简论王剑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其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能否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在深切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日子里,人们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能否继续坚持由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否继续走由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然,这是事关中国社会发展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对此,中国人民非常关注,全世界也分外瞩目。伟人虽逝,思想长存,旗帜永在。今年5月29日,正值邓,]、平同志与世长辞百日之际,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道路这一重大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思想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论述并实践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正思想.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平等;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规范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依靠制度建设来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主要内容.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基础,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立足点;把共同富裕的公正理想与现实的公正实现形式结合起来,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公正掩盖之下的极端社会不公正为逻辑起点,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公正的局限性为指向,主张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社会公正观。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江泽民及胡锦涛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认为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正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在理论上深刻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并把它运用于实践,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一邓小平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7.
于杰 《世纪桥》2008,(3):5-6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基础上,以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公正观。其内容涉及大力发展生产力,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提倡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重新确立以人为本位的社会发展观。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公正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李瑰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对经典理论本身的概括是否精当准确,更重要的是涉及到能否完整准确地继承并合乎逻辑和体系地进一步发展经典理论。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可以着到...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1,(5):10-11
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公正问题,《人民日报》日前发文指出,其实质是要求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所应得的。解决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需要认识到位,将其作为事关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举措得力,实现科学发展,不断做大、分好蛋糕;形成合力,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社会发挥协同作用,个人培育公正之心。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十分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能否坚持并突出这"两个中心'和"三个着眼点",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能否在新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也是能否更自觉地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切实重视,认真贯彻。"两个中心"主要是就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一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合理的社会结构,还取决于在发展中能否处理好社会公正问题.只有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并举,才能带来社会和谐,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2.
赵子林 《探索》2007,1(6):17-20
深化对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思想的理论认识,防止对它进行曲解和割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收入差距拉大并不直接等同于两极分化;"先富论"已经内在的包含了防止两极分化的思想,将当前贫富差距过大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归咎于邓小平的"先富论"有失公允;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思想的集中体现.践行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思想,就要在正视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构筑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取向与社会公正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经济技术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发展观、民生观和社会公正观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和与时代接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换言之,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代表着公正。公正对于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激发社会的活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公正问题进行过  相似文献   

15.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  相似文献   

16.
何忠国 《学习论坛》2004,2(11):17-19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特性 ,体现了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确立的伦理内含 ,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和防止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提供了价值取向与政策导向。现代国家制度中的再分配机制是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最重要的实践形式 ,建立和完善再分配机制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三个新贡献庞元正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实事求是地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深入具体的分析,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出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推进。1956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讲话中,毛...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6):44-44
当前社会上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公正问题联系在一起。妥善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妥善解决社会公正问题,首先需要理性看待社会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琛  吕梁山 《求实》2007,1(11):19-22
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始终坚信和坚持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人民社会公正追求的唯一正确途径,他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正道路。他实事求是地承认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不公问题和倾向并预见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追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邓小平战略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而其科学的发展观,则是这一战略思想贯穿始终的红线和突出主题。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智慧结晶,凝结着建国40多年来,乃至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光辉指针,并以其一系列重大新颖的理论创见和伟大的现实成就引起世界性的兴趣与关注。一、发展道路论无论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还是从西方第三世界发展理论及其实践的历史演进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否取得成效,首要的问题是道路的选择。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同样是道路问题。邓小平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经验的正确分析,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其一,走自己的路。国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