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14,(4):7-7
我是一个全家迁居城市,春耕、秋收回农村老家种地,其他时间在城里打工的行走城乡之间的农、工“两栖人”。为了生活的方便,近年我的家属也随我共同进城工作。我们先前在农村缴了“农保”,如今进城缴了“城保”,入职又缴了职保,这“多保”,让我有些混乱。为缴纳保险费用常常来回奔波,十分的麻烦。不知这些“保”能否相互转移.何时能统一?最近就这类问题法律有无新规定?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0,(12):48-48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关于农村教育在税改中要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山区地市集中财力,基本保证了全体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但是由于山区地市各级财力有限,农村教育仍然处于十分困难的局面。一是危房存量大,改造任务重。二是办学成本偏高,办学经费困难。建议省里加大对山区地市中小学教育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肖培生 《今日浙江》2009,(20):51-52
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既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是有效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一项重大举措。台州市从保增长、保民生、保资源的高度,积极实施“123农村康居工程”,即通过4年的努力,全市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000个村,改造建设农房20万户,投入资金300亿元,逐步实现“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晶婧 《中国民政》2013,(11):28-29
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O年以来,民政和扶贫两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扶贫办、民政部等5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31号)精神,积极开展试点探索,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从保“生存”到促“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冀明 《当代广西》2005,(13):53-53
五保户是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好五保户的“保住、保吃、保穿、保医、保葬”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良好,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发展势头的总体政策思路是:抓供给,稳市场:抓增收,惠民生;抓投入,强基础:抓科技,增后劲;抓改革,保权益;抓统筹。促融入。  相似文献   

8.
略论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珠 《岭南学刊》2008,(5):106-108
当前,如何推进农村的养老保障事业,是一件事关社会和谐局面能否形成以及内需拉动能否得以有效提升的重大事情。应采取包括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政府责任、重视农民的权利等多方面措施,以推进农村养保保障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政     
《创造》2010,(2):10-10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城镇化破局 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7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四句话.明确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方华 《中国民政》2006,(5):45-4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核算准确与否,是关系到“应保尽保”和“重点保障”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是否有“错报漏保”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认为,“坚持四个原则,实现四个做到”是做好农村低保的一个重要环节。 1、坚持实地调研的原则,做到宏观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福建省开展了农村住房统一保险(以下简称农房统保),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加快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较大,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今年2月,围绕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和王兆国同志与工青妇负责同志座谈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的谈话精神,在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3,(8):96-96
郭剑平在《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全面建立以来,制度的实施成效明显、作用突出,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低保对象难以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低保对象确定困难、低保制度宣传不到位、基层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应从多层次筹措资金、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大宣传、加强基层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低保制度体系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李建镇 《政策》2003,(3):46-46
要奔小康,先保健康。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农民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推行。用农民的话说,低保金就是“救命钱”。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有些地方不仅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还出现了大量的“人情保”、“关系保”。有的干部甚至弄虚作假,为不符合条件的亲属办理低保。有的地方则由于种种原因,一年到头也没有审批几个低保户,致使部分贫困群众得不到及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五莲县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坚持做到把好三个关口,构筑三项机制,初步建立起了政策到位、程序规范、发放及时、公开公正的农村低保工作运行机制,较好地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效地保障了全县近万名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叶慧  翁志鸿 《今日浙江》2009,(10):42-43
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是保增长主要举措之一。我国最大的消费潜力在农村,最难启动的也是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住房改造、带动农村消费,当下正是个好机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举措,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离不开稳定的农村治安环境,农村公安机关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是整个公安基础工作的基础,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是集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战斗实体,肩负着保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如何站在为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切实强化派出所基础工作,是摆在农村公安机关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蓟县县委常委,公安蓟县分局局长,我结合蓟县农村的实际,就强化农村派出所基础工作,保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2,(1):27-28
湖南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据2008年调查统计,湖南省农村贫困群众中的无房户、危房户有l30多万户。近年来,为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大举措来抓,强化组织保障,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同时采取整合资源、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