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布什政府重要外交攸关方的伊朗和朝鲜,进入2008年都在等待和观察未来美国新政府的言行或政策岁末年初,伴随美国2008年大选鸣锣开战,与美国对外政策息息相关的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又出现戏剧性变化。原本缓和态势明显的美国与朝鲜关系出现拖延迹象,朝鲜在核问题上已经放慢有关步伐。伊朗几年来迫切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而年初以来反而降低了改善关系的调门,近日甚至还出现了伊美两国舰艇在霍尔木兹  相似文献   

2.
8月8日,伊朗决定重启铀转化 设备,并正式拒绝了欧盟提出的解决 伊朗核问题一揽子提议。欧盟随即发 出警告,称此举可能导致将核问题提 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1日,国际 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以 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一项决议,要求 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浓缩铀有关的 活动”,与欧盟恢复核问题谈判。但 伊朗拒绝接受该项决议,认为其既不 合法又不合理。伊朗核问题再度升 温,引起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还是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政府的援助,欧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欧盟成员国外长5月15日和1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例会,主要讨论伊朗核问题和对巴勒斯坦援助问题。欧盟方面表示, 欧盟将针对伊朗核问题提出一个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对巴勒斯坦援助问题上, 欧盟将受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之委托,制定一个绕过哈马斯政府的“国际临时机制”。  相似文献   

4.
双方博弈的关键仍然紧紧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后,美国和伊朗两大对头的博弈再度升温。双方的矛盾仍然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美国死死抓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不断向伊朗施压;而伊朗则充分利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优势,频频给美国制造麻烦。  相似文献   

5.
达志 《瞭望》1994,(52)
美朝之间就朝鲜核嫌疑问题经过了历时一年半时僵时缓的对话之后,终于1994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朝鲜的核问题始发于1990年美国的卫星情报。由于朝美长期对峙,美无法了解朝鲜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及拥有状况,为了探明朝鲜的真相,美国极力促使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别检查,对此,朝鲜坚决予以抵制。于是,一场围绕朝鲜核问题的美朝对垒拉开了序幕。1993年3月朝核问题升级,在此后的20个月的时间里,美朝经过几番“争斗”,双方从互不相让,到有限让步,直至全面妥协让步,虽历经艰辛,但最终达成协议,受到了国  相似文献   

6.
伊朗最关心的是美国提供安全保证问题以及结束美国的制裁、恢复同美国的贸易关系和外交关系在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将六国外长会议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转交伊朗方面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能否打破僵局,促使伊朗与欧盟英法德3 国和美国恢复谈判。据报道,伊朗目前正在研究这个新方案。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称,伊朗已经做好就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核问题展开会谈的准备。但伊朗同时也明确表示, 反对一个预设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3,(32)
·事件·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日表示,朝鲜已向美国提出就解决核问题直接举行六方会谈,并在此框架内举行朝美双边会谈的方案。4日,朝外务省发言人说,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日再次播放了据称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录音讲话。萨达姆在讲话中号召伊拉克人民“利用各种方式”赶走美英占领军。 比利时参议院8月1日通过了众议院7月29日通过的“关于严重践踏国际人权法”的法律草案。随着这项新法律的诞生;曾令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多名美国领导人遭到起诉的“万国管辖权法”也将“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12)
事件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8日向国会提供一份题为《核态势评估》的秘密报告,内容涉及美国在紧急情况下向包括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在内的至少7个国家使用核武器的计划。 “哈勃”历史上第四次“大修”的全部预定工作8日结束。9日,整修完毕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分离,重返宇宙探索之路。 阿拉伯国家联盟理事会第117次外长会议9日在开罗阿盟总部开幕,来自阿盟22个成员国的外长和  相似文献   

9.
美国助理国务卿、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于10月1日至3日第三次到朝鲜访问,就打开目前朝鲜核问题的僵持局面与朝方官员进行了磋商。如今,他离开平壤已经数日,关于双方会谈的具体内容却一直没有公开,但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与猜测,认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进程又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而朝鲜9日正式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立即不再允许"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希尔此次造访平壤的背景是:美国未能如约把朝鲜删除出"支  相似文献   

10.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时,朝鲜特使、朝驻联合国副代表韩成烈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与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进行非正式会谈。美国的反应有三个特点:一是关注和“谴责”,指责朝鲜此举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构成“严重挑战”;二是威胁将朝鲜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三是重申美国无意入侵朝鲜,并继续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历时一年半的朝鲜核危机,最近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折。10月21日,朝美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这一结果必将对朝鲜半岛以至东北亚地区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朝美协议,朝鲜核问题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如以轻水核反应堆代替原有的石墨反应堆问题获得解决。美国在协议中保证,它负责在大约10年内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从现在起至轻水反应堆建成这段时间内,美国将同其他国家一起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包括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燃料后处理厂,对从一个5兆瓦反应堆中取出的8000根核燃料棒进行暂时安全贮存,并同意将来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此外,美国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朝鲜保证与韩国实施北南无核化宣言,并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  相似文献   

12.
韩国新总统卢武铉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他的执政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这一目标可谓宏伟,但要实现却非易事。正如卢武铉所说,韩国要想成为东北亚的中心,前提是半岛必须实现持久的和平。而要实现半岛和平,首先就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包括核问题在内的对朝关系,二是与美国的关系。此外,协调与周边大国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卢武铉在2月25目就职典礼上提出了对朝鲜的“和平繁荣政策”。这一政策既是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延续,也是对它的补充和发展。在当前;这一政策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进展和南北经济合作的实际成果。无论是过去的金大中政府,还是现在的卢武铉政府,在朝鲜核问题上都强调两点,  相似文献   

13.
韩国总统金大中 3月 9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这次访问是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即将回访韩国和俄罗斯总统刚结束访韩后进行的,它无疑会对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备受关注。 布什当选总统后,一再强调美国将“在严格互惠的基础上”与朝鲜发展关系,他在就职演说中称朝鲜是“世界和平之敌”,并多次声明美国将实施耗资 600亿美元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以免美国及其盟友遭到像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样“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这些言论使金大中深表忧虑,两次与布什通电话,要求尽早举行韩美首脑会晤,并于 2月初分别派韩国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原期望在布什离任前启动朝核验证行动的愿望将落空,朝鲜核问题只能留待奥巴马任内解决.12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六方会谈团长会议无果而终。导致会议失败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解决朝鲜弃核的验证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3日到2006年8月3日,对伊朗和艾哈迈迪-内贾德来说,是倍受全球瞩目的一年8月3日,艾哈迈迪-内贾德作为伊朗总统执政就满一周年了。在他刚当选总统时,由于他的经历鲜为人知,人们对这个行事低调的少壮派人物普遍抱有神秘的感觉;就连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承认,他对这个49岁的“年轻人”知之甚少。一年里,这个铁匠的儿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官员成为举世瞩目的政治人物,更成为伊朗在核问题上强硬立场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份以来愈演愈烈的朝鲜核危机,进入新年后似有些许转机:1月7日,美国开始在华盛顿与其盟国日本和韩国就此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寻找解决办法。白宫于此后作出了一项重大让步,即同意就核问题和朝鲜展开对话。但白宫也重申,美国不会在核问题上退让。  相似文献   

17.
<正>当美国和伊朗各自攀上高楼,摆出在核问题上针锋相对、一决高下时,双方都发现胳膊不够长,于是,都开始下楼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卡塔尔访问时,希望伊朗重新考虑其核计划,也就是劝说别再自行加工20%的浓缩铀了,还是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草案,把浓缩铀提炼和核燃料棒生产移到第三国  相似文献   

18.
谢荣 《瞭望》2002,(38)
近来,在美国一再扬言准备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积极加强和扩大同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国家的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的关系,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际反恐部署形成了新的挑战。 自去年“9·11”恐怖事件之后,俄罗斯借机改善和加强了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双方在国际反恐的问题进行了相当的合作。与此同  相似文献   

19.
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外长级会议7月12日在巴黎发表一份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而且毫不讳言与制裁有关的《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款。此言一出,伊朗核问题的政治气氛骤然紧张。随后,六国代表18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伊朗核问题闭门会议,虽然一时还没有作出决定,但是美国已经在积极推动安理会近日通过相关决议。  相似文献   

20.
伊核危机牵动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大国父系带来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朗核危机再一次走到“紧要关头”。 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对这一决定,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印度等大国均投了赞成票,不难看出在核不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