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树立和践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爱国主义荣辱观,对重构中华民族的道德大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进文化首先体现为民族的文化,而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其中洋溢着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历史沉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世界各国精神文明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放在世界历史中去考察,那么就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内涵十分丰富。几千年来,正是这种延绵不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鼓舞着中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无与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历史记忆记录着各民族共同的苦难辉煌与经验教训,承载着共通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取向,具有凝聚人心、增强各民族归属感的重要作用,是构建和强化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前提。一个时期以来,反华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领域散布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在内的各种反动思潮,造成一些地区产生一定的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断裂并引发心灵冲突,同时侵蚀着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记忆根基。中华民族认同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我们应通过厚植理论根基、构建社会记忆体系、审慎选择传承内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加强意识形态法治建设等途径,在肃清各种反动思潮恶劣影响的同时,传承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曾经创造过古代人类最辉煌的历史。但到了近代却落伍了,被视为一头“睡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造就了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它结束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历史,成为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使中华民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觉醒,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民族振兴的共同精神支柱;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新中国诞生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和人民深挚的眷恋,为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爱国主义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过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毕生都在追求国家的独立、民主和统一,并始终把爱国主义与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贯穿于孙中山思想和行为的一条主线,孙中山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就是为祖国的统一而奋斗,反对分裂祖国。孙中山的关于国家统一的论述,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广泛团结海外华人、深入开展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凝聚人心团结一致的动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法宝?文章概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作用,即:爱国主义精神是创造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近代“先知先觉”者为救国救民献身的宗旨;爱国主义精神是促成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民族文化传统作为爱国主义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二者如此和谐的辩证统一,形成了当代爱国主义的崭新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为爱国主义培根固本,而且是中国人民实践当代爱国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也是近代以来 ,中国堕入被压迫民族的状况以后爱国主义得到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进入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以来 ,是世界上惟一的、从来没有被灭亡过的民族。在这一值得自豪的历史背后 ,有着值得探询的深刻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的国格、人格。五四运动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角度考察 ,主要是挽救祖国…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内容。当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所在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集到统一战线中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质,这是由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只有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才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一、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是统一战线进人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 共同的政治主张是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遗存与自然物、历史事件及杰出人物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弘扬爱国主义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王艳霞 《工会论坛》2011,17(3):111-112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最强音,但是我国当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与社会及国家要求不相符的因素,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高校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多难兴邦,这一充满辨证法的话语,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写照,是民族精神展现,民族力量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对增强陕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展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陕西省内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陕西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带动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红色旅游开发和谐共生的视角,在陕西省内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与红色旅游发展的认知基础上,对增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展示进行策略分析,以期对陕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展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总会伴随着梦想与追求。这些梦想往往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行的动力。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为实现梦想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我们的先辈也曾提出各种各样的梦想,追寻和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构成了我们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近代社会后,中华民族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至今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变中,在经历又一次寻梦、追求的接续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从孙中山先生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明确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员令,中国梦已经成为激发和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团进奋进的时代号角。科学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有必要从世界性视野、民族性品牌、本土化行动和个体性实践等方面来深入认识和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