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劳动大众贫困潦倒。面对不断加剧的阶级斗争和不合理的体制,社会受压迫阶层陷入精神的荒原。约瑟夫.海勒在《出事了》中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出神入化的戏仿,抨击了危机四伏的美国荒诞社会,展现了痛苦无望的后现代人,鞭挞了混沌和虚伪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杨绛小说<洗澡>委婉含蓄富有独特风格与其叙事技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针对目前杨绛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吸收和借鉴前辈学者对<洗澡>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洗澡>人物形象描写的比喻进行细致分析,探讨蕴涵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孙慧 《工会论坛》2009,15(1):159-159
《玫瑰之名》是意大利知名学者翁贝托·艾柯声名鹊起之作,也是一部集历史、神学、哲理于一体的经典的反侦探小说。艾柯在这部小说里套用侦探小说的外壳,极尽反讽之能事,巧妙运用“戏拟”的叙事策略,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叙事话语,将真实与虚构、意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这不仅彰显了作者精妙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后现代主义反侦探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史记》与《战国策》是秦汉时期历史散文中的两大瑰宝,《战国策》主要侧重于说理记言,《史记》侧重于记人和叙事,二者一重议论,一重记叙,从叙事手法上来看区别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关于《史记》流动视角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视角是富于民族特色的一种视角构成方式,它的成熟形态出现在《史记》中,表现出中国叙事文学所独有的审美魅力。司马迁的哲学视野、审美趣味,史传体例的变化是流动视角成熟的深层原因。《史记》中流动视角的类型和功能也是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叙事艺术在借鉴了传统的框架结构小说和书信体小说的基础上,特别在叙事结构、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开拓性创新。  相似文献   

7.
李厥云  安冰 《工会论坛》2007,13(6):141-142
当代许多移民作品描述了不同文化与价值形态,揭示了移民群体失落、孤独的精神状态,以及丧失文化身份而导致的尴尬处境,并深切关注文化身份与种族冲突的根源及影响。在小说《上海孤儿》(When We Were Orphans)中,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将对文化身份与国际化题材的关注完美结合,突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以及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思索,阐释了非殖民化对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以此反思现代人丧失身份归属的内在根源与实质。  相似文献   

8.
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深厚的哲理意蕴,而这与其完美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我们以《白轮船》为具体观照对象,采用叙事学理论,从场景与角色的设置、情节结构的设计、叙述层次、叙述角度等方面切入,探讨作家“神话化”、“哲理化”的叙事风格,从而管窥作家精湛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9.
刘晓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4-144,F0003
沈从文在小说《灯》里改变了叙事策略,他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模式,一方面运用反讽手法对老乡村儿女的不合时宜予以讽刺,另一方面,他又在故事结尾抹杀了故事的真实性,特殊的叙事策略造成了虚幻的氛围,这正是他游走于都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的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电影《无人区》,作为中国西部类型片中的又一新作,在看似荒诞的故事中,用影像的真实展示了野性与文明的有力搏击,昭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对于野性的绝对胜利。在叙事上,导演宁浩大胆放弃了所擅长的多线索叙事,转而运用单线叙事,但在故事构建中,依然显示出自然与精巧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立法解释是在法律施行的过程中,立法机关对法律用语所作的阐释。立法解释存在诸多缺陷。从宏观角度而言,立法解释既不符合民主原则,也不符合法治原则,是规则中心主义的体现,其内容与司法解释内容高度趋同。从微观角度而言,立法解释不当地介入诸多问题。司法解释完全可以取代立法解释,其质量可以得到监督和保障,同时,人们应当坚持客观解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着运用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对余华的新著《兄弟》的叙事手法、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并且与他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甚至早期先锋作品进行比较,以期待发现在叙事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与吴尔夫的<新连衣裙>同是讲述一个女人为参加晚宴置办行装而遭致不幸结局的故事.<项链>以权威的叙述人声音表达出"惩戒"与"拯救"的主题;<新连衣裙>以内视角内聚焦的方式揭示女主人公寻找自我的心灵挣扎.相似的故事在不同的讲述方式下传达出迥异的性别立场.  相似文献   

14.
宋彦 《工会论坛》2004,10(1):115-116
《英雄》的成功证明了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着不可低估的潜力。要打赢票房一战 ,关键要有以市场为准绳的制作思路。《英雄》的制作策略在于 :迎合了大众阶层的审美习惯与品味 ;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墨重彩的表现 ;电影特技所创造的视觉奇观 ;市场化的广告、营销策略。研究与探讨《英雄》的成功运作 ,对于改变中国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创作怪圈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著名意识流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飞蛾之死》中,把一只飞蛾的生死瞬间和以一种极度浓缩的意象视觉效果、娴熟的意识流手法、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中动物、植物及人的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体会这些自然生命类型不同却极其相似的生命过程及意义,体会生与死给我们带来对生命无尽的回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海猫鸣泣之时》这部作品的多层叙事中的回旋结构问题,本文试图揭示出后设小说的多层叙事回旋结构中的沉降、上行、回旋等结构在叙事学中一般特征,并且想要证明多层叙事在后设小说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电影《阿凡达》与勒古恩的小说《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在主题和情节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两部看似都作为“生态乌托邦”虚构的作品其实在文化观念上迥然相异。前者是一个为追求极致愉悦的视听体验而创造的白日梦幻想,一个乌托邦幻象;后者则是一部以实验生态学方式展开的思想实验,一个真正具有现实批判维度的“生态乌托邦”。两部作品的对照使我们反思生态批评的价值标准与批评方法,生态批评应该在充分尊重作品审美肌质的基础上,通过作品研究检省现存文化意识中的生态偏见并对生态文化的具体内涵及实践路径展开探寻。  相似文献   

18.
高伟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127-127,130
《诗经》与《圣经》分别是中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委婉含蓄与直抒胸臆、比兴与比喻等两个方面对《诗经》与《圣经》中有关的爱情诗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两部作品在叙述手法上的不同,同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西方诗歌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上、下册)的编辑出版,凝聚了党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建设意义。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丛书的阅读,笔者有以下几点关于党史研究与学习的思考:一是认识和研究中共历史,应从多元论的角度,而并非单纯的一元论角度。二是研究中共党史,要突破传统党史研究方法,善用政治学科的研究方法。三是要全面地、有连带性思考,举一反三地看待中共党史。四是要在研读中看到关于中共历史的话语群。五是要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编纂所利用的丰实史料,还要拓展挖掘与史料相关的载体、空间。六是要真正地读进去一套丛书,读出丛书中饱含的党史的分量、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