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嬗变李仕中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用人类学家阿登那(Ardener)的女性文化模型理论予以参照,就会发现她也拥有“双声话语”。阿登那指出,女人往往构成一个“失声的集团”,她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导文化即“主宰的集...  相似文献   

2.
维纳斯之美     
有人这样评价“维纳斯”,从她身上发现了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力、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从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她就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个,人们对她的称赞和歌颂毫不吝啬,但是在这个名字前,  相似文献   

3.
善当伯乐     
《新东方》2005,(10):13-13
杨朱和弟子在宋国边境的一个小客栈里休息,发现店主的两个老婆长相与身分地位相差极大,忍不住向店主人问是什么原因。主人回答说:“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所以举止傲慢,可是我却不认为她漂亮,所以我让她干粗活;另一个认为自己不美丽,凡事都很谦虚,我却不认为她丑,所以就让她管钱财。”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改革开放30年妇女发展论坛”上,她获得了“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奖。她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她就是长春电影集团的女掌门人,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长影世纪城的管理者——刘丽娟。  相似文献   

5.
开栏寄语: 她有着检察官的庄严,也有着女作家的灵秀;她是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知心大姐”,又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公诉先锋”。她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她跟办的每一个案件中。她是一名优秀的国家高级检察官,同时也是一名法制文学专栏作家。和她聊天,是一个阅读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刻体会“罪犯”们心路历程的过程。她就是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的纪萍。纪萍从1985年开始从事检察工作,二十多年的检察官生涯,使得她在日常工作中承办、跟踪、查阅了近千起刑事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6.
杀人蜂     
他没想到在她阳台附近的那棵小树上隐藏了这么多马蜂,它们在飞动的时候影子是黑色的,然后他就被蜇倒了。事后当消防队赶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被蜇晕过去了。   “那是一种杀人蜂,”一个消防队员说:“可有人打的是火警电话,我们赶来了,然后就看到他躺在那里。”   而肇事的马蜂仍旧安稳地待在那棵小树上,它们看不见不动弹的东西,后来人们知道这些马蜂是她专门养的,就养在她家阳台的小树上,为的就是不想让喜欢她的男人接近她。   在这个社区中养马蜂──那种杀人蜂的还只有她这一个人,而那些黄颜色但飞起来影子却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7.
苏艳芹:1966年9月16日生,北关分局灯塔路派出所片警她有头痛症、失眠。平日里就有吃药的习惯。这一次她吃了许多药,那些药足以将她的生命带走。她事后一直选择“吃药”这个字眼,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不想承认这就是“自杀”。“吃药”事件发生在他离家出走之后。她和他都是警察。一个在派出所,一个在刑警队。她的家不在安阳,他的家也不在安阳,他是跟姑姑长大的。他们一同吃食堂,一同聊思乡的苦,且互相关爱,她觉得他这个人老实,体贴人,对她挺好的,听说以前他也谈了一个女警察,不知为什么分的手。她是一个单纯的人,…  相似文献   

8.
《前进》1998,(4)
论申纪兰的人格魅力长治市申纪兰人格魅力研究课题组一研究申纪兰的人不难发现,她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人物。她本是一位踏踏实实地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村劳动妇女,却胜似一位“大明星”,名扬华夏且享誉半个世纪而不衰。她虽没有超人的非凡才智和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有闪...  相似文献   

9.
她犯有故意杀人和绑架两项罪,却在被捕一个月后发现怀有身孕。母亲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她肚子里的孩子却无辜也无罪。如何让她既在狱中服刑,又能平安生子,还不违反《监狱法》中关于罪犯不得“携子女在监内服刑”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如果非要拿两个字概括一个人,那么,“谦和”应当是对黄璐叶丹最确切的评价。 严格说来,1990年出生的黄璐叶丹并不能纳入“80后作家”这个概念,但她的谈吐、她的文字、她的思想,已经完全超越了18岁的年龄。更可贵的是,她没有多数“90后”们恃才傲物、离经叛道的缺点。采访中,黄璐叶丹反复表示:“其实我看的书很少”、“我知识面不广”。但事实上,她的气质却告诉别人一这完全是一个在书香里长大的女孩。  相似文献   

11.
刘翔 《人民公安》2012,(20):36-39
热心女子当红娘,为自己的同事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尽管“热恋”了半年多。男女双方却因故始终未能谋面。已深陷“恋情”的痴情“剩女”慷慨地借给“男友”30余万元。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深爱着的“男友”竟然就是自己的红娘。  相似文献   

12.
幽默四则     
手绢 在一辆非常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叭着鼻涕,吸得站在他对面的一个时髦女人实在受不了,她好心的问道 你有手绢吗,孩子? “有又怎么样?”小男孩生气地冲她喊道,“我不借给你!” 检阅 放学回家路上,英子骑自行车大撒把。交警发现后向她大声喊道“手掌好! ”英子回头嫣然一笑,手一挥 “同志们好!” 配套推销 推销员 :“太太,我向您推荐一本书《丈夫晚归100种借口》,你一定要买!” 太太: “笑话!我为什么一定买?” 推销员“我刚卖了一本给您先生!” 回部队去 车厢里, 一个军官忽然看见自己身上落了一只跳…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本来人生就已多舛的普通的共产党员,将一位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奉为“老母”。1992年,她又到敬老院赡养照护34位五保老人。18年来,她用双肩担起一个“孝”字。5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着老人,始终如一。 长相平平常常,衣着平平常常,初见这位女青年,就能从她身上看出农家妇女那般厚道劲儿,朴实劲儿。走在街上,人们是很难把她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而一提她的名字——范素云,在张集、在虞城乃至在商丘知道她的人都会说一句:“她是个好人!” 18年来,范索云这位离…  相似文献   

14.
生母的一个错误,把她带到了世上;她的一个惊人发现,又揭开了“生父”和养母秘守多年的隐私。在爱恨情仇的交织中,一家四口上演了一幕悲喜剧,也揭示了人世间爱的真谛。一王灵芝是在插队时喜欢上吴建军的。那是1974年年初,18岁的她和长她一岁的吴建军积极响应“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插队来到河北省永清县惠元庄。在这之前,两人并不认识,但由于同是来自京城的缘故,他们的关系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吴建军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小伙子,尽管农村的生活又苦又累,但他从未放弃学习,常常是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读书到深夜。同时,他还非…  相似文献   

15.
杨阿姨的家住在北京西五环一个较新的社区里,楼下的超市是她日常消费最多的场所。她发现超市旁边的小卖部门口经常会多出块立着的牌子:“代办XX银行信用卡,有礼品赠送。”牌子旁边摆着玩具小熊、闹钟等小礼品。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由不幸的人组成的特殊大家庭。当我们来到位于大竹县高庙的达川地区社会福利院时,发现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中,演奏着一曲曲动人的反爱之歌。久病床前的孝子尤水风老婆婆83岁了,又痴又呆义聋,绰号“尤半傻’”。痴呆聋已够折磨人的了,而满80岁那年,她瘫痪在床,吃饭喝水要人喂,拉屎撒尿要人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优半促’即使有儿有女又能耐烦地伺候她多少年呢?可是她进到福利院后,院里却派专人给她喂饭喂水,接屎接尿,按时给她换洗衣被,怕她长褥疮,每隔一小时给她翻一次身。3年多过去了,“尤半傻”…  相似文献   

17.
她叫张奇超,是北京密云县的一位退休医生,已75岁高龄。她常说:“我要在晚年把自己的余热都充分发挥出来,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28年来,张奇超为成千上万的病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从未收过一分钱。有的人实在过意不去,便把钱偷偷地藏在她的被褥里或书页中,她发现后都坚决予以退还。很多人劝她:“啥年代了,高尚的思想又有啥用?”老张只是淡然一笑:“我为大家做点好事儿,这是我的心愿,人总不能白活这一辈子。”1995年的一天早晨,张奇超刚刚起床,因感到有些不适,便又躺在床上,这时,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带着个11岁左右的小…  相似文献   

18.
玉树 《台声》2004,(1):26-29
她是外国人,因为她拥有美国国籍;她又不是外宾,因为她身体里澎湃着中华民族的热血。戴雪莉。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实业家.又是中国黑龙江橡园酒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苦心创造的“江山美人酒”、“康雍乾御酒”热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9.
商托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门给商家的促销活动捧场营造气氛,积攒人气,并从中赚大钱,因此被人们戏称为“职业捧场人”,也称“商托”。湖北襄樊的蔡惠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份好差事。她每天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各类促销活动的信息,然后前去“捧场”。每次参加商家的促销活动,不仅有大量礼品收,还可以赚点吆喝钱,实现了物质、金钱双丰收。蔡惠不断总结经验,并把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她组建了一支专业“捧场”队伍。她根据不同的促销活动,变换不同的捧场人群,如数码产品促销活动,她会请大学里的贫困生兼职,而家用产品促销活动她会请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来“捧场”,化妆品促销活动,则请年轻美貌的打工妹来助兴。现在,蔡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捧场模式”,她有专业全程策划促销活动的队伍,占据了当地促销活动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阿成  苘子 《治安》2003,(2):44-46
小学女教师钟群被医院诊断为“乳腺癌”面切除了双乳。8年来,她通过化疗,服用“抗癌药”和练气功等战胜了“死神”,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抗癌明星”。她一次次发表文章和演讲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突然有一天,医学专家在研究钟群“生命奇迹”时发现她根本没有癌症。南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日前开庭审理了这宗索赔104万元的特殊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