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探索》编辑部谢华在《试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载《理论探索》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相对于政治学、经济学与历史学而言,哲学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影响虽难以觉察,但却非常深刻。根据哈贝马斯对人类知识类型的划分方法,我们可以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划分为三类,即经验-分析型、历史-释义型和批判-反思型。与此相对应,从哲学主要倾向上分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总体上经历了经验主义(其最早的表现是英国的古典经验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的科学哲学(其主要派别有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20世纪后现代主义以…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新课题、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扫描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最近10年的进展,从10个方面归纳了新的研究课题与探索方向,对各个分支学科及流派融合贯通、相互借鉴的大趋势做了分析。它从国际关系学这个特殊的侧面,揭示了全球化时代对国际问题研究的强烈冲击和再造。  相似文献   

3.
张曙光在《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中认为,冷战国际史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相结合应该成为国际关系跨领域研究的有益尝试。(1)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检测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假设的一个时空“实验室”;(2)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设定当代与未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新议题的参照体系,研究者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对议题进行重新设置,  相似文献   

4.
胡宗山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五次学派争论及其启示》(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在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共爆发了传统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跨国主义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反思主义与理性主义五次学派争论。争论既有尖锐对立、不可通约性的一面,也有着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一面,既展示了学科中的分歧与对立,但也在理论观点、学派建设、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学科建设。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5.
在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0期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中)》一文中,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王逸舟教授指出:“哥本哈根学派”一词在中国专业期刊上的出现,比英国学派还要晚,相对而言对它的介绍和分析也略少。这一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北欧一带的思想流派,依据这一地区近代历史形成的传统,侧重探讨地区共同体基础上的安全复合体形态及和平主义理论渊源,对美式的国家中心主义的军事安全观念作了学理的和政治的批评。正是由于这些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正为促进我国国际关系类及政治学类(含马克思主义类)学术期刊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2014年10月31日,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国际观察》、《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国际关系及政治学类期刊研讨会"。来自《马克思主义研究》《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在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上)》一文中,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王逸舟教授指出:最近十余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主要是中青年一代教师和研究者所承担,他们的外语比较好,很容易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拉美等地左派思想家的批判性论述,对诸如全球化进程出现的深刻矛盾、美国帝国主义政策等现象加以剖析。然而,这一时期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合作的现象。从研究方法观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述,依然是多数人遵循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有一些人借鉴“西马”角度,从反对帝国主义新霸权、强调改造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入手;最新的动态则是,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事业,如何创造了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北京共识”,为人类未来、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德斌在《巴里·布赞与英国学派》一文中介绍说,巴里·布赞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人民、国家与恐惧: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安全问题》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概念和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布赞认为,现实主义并没有把“安全”和“权力”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出现了一股新的热潮。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关系方面是否存在体系性的理论?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这是研究中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对此,山东师范大学李爱华教授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做出了极其有益的探索。纵观该著,具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0.
刘丰、张睿壮在《关于几个重要国际关系术语中文译法的讨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国际关系文献被中国学者翻译、评介,其间引进了大量的国际关系术语,但在这些名词的翻译上既缺乏权威的规定(如过去新华社出版的《人名地名译名手册》),也没有同业公会(如国际关系学会)认可的业内标准,结果就出现了一词多译的自由化局面,造成了交流上的混乱和困难。专业术语规范化是任何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专业文献翻译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长和在《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要使国际关系成为受其他学科尊敬的学科,可以在两条道路上进行探索,一条是走思想史的道路,另外一条是走经济学发展的路子。前者是人文的,后者是科学的。思想史的道路需要我们的研究更多地从人类政治思想历程中寻求对国际关系的解读,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政治思想对国际体系进程与国际秩序设计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研究中给国际政治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国际关系的秩序法则、道德律令、正义原理、价值分配、文明共客等等,都是思想史研究途径所回避不了的问题,对国际关系研究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安全报告,主要目的是分析美面临的安全环境并提出应对战略。美从1989年开始发表这类战略报告,克林顿政府时期其发表了7次,即1994—2000年每年一次;小布什政府时期共发表了2次,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从历次报告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研究》2006年第3期发表秦治来翻译的格鲁姆《国际关系学:从不仅仅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一文前,“内容提要”概括指出:国际关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即使西方一直在其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也仍然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统一体。纵观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史,美国的现实主义受到了结构理论和历史社会学、批判理论的挑战;从学科现状来看,西方的狭隘主义正在逐渐消失;从美国以外的区域来看,欧洲大陆学者在战略研究、冲突研究等一些主要的国际关系学次领域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3,(2):F0002-F0002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关系学院学报》杂志自2013年第1期开始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本刊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反映国际关系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关系学院学报》杂志自2013年第1期开始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本刊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反映国际关系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长和在《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这是个让中国不同年龄段的国际关系学者叹息、焦虑、急迫甚至是无奈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在译介西方理论以及自身研究的拓展上取得不俗的成绩,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机构与学者队伍在迅速扩大,但与此同时,正如许多学者所揭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作者认为,机构中稳定的职业国际关系学者的匮乏,研究中科学与实证精神的忽…  相似文献   

17.
巴里·布赞教授治学勤奋,著述颇丰,在国际关系理论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在安全复合体理论、世界历史与国际体系和英国学派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其代表性著作包括《人民、国家和恐惧:国际关系中国家安全问题》(People,States and Fear: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83,revised 2nd edn.1991);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关系学院学报》杂志自2013年第1期开始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本刊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反映国际关系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力平教授在《国际关系理论的时空问题》一文(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4期)中强调,中国学者应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放一放,集中精力思考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3,(1):F0002-F0002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关系学院学报》杂志自2013年第1期开始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本刊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反映国际关系研究成果,重点刊载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章,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安全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相结合。本刊主要设有安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