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古以来,识人问题就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欲"知人善任",首先就是要"识人",而"识人"要识准、识透,除了要全面地认识人,更要做到客观地辨另人. 辨别一个人是不是人才需要一定的标准,但任何标准都不可能绝对化.资历、文凭、台阶、能力等无疑都是识别、选拔人才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了避免选拔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应该是重资历不唯资历、重文凭不唯文凭、讲台阶不唯台阶、重能力不唯能力,这就需要具体客观地来辨别人.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6,(9)
正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期发布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几年云南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打造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以人才政策创造人才红利,以人才资本助推跨越发展,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高端人才也要"云南制造"深入实施云岭系列人才及其他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将一代名臣诸葛亮描绘成一个智慧超群、未卜先知的人才。其实,依笔者之见,诸葛亮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名保守型的守成人才。 诸葛亮的保守性首先表现在他选人用人上对人才的求全责备。众所用知,人才是某一方面术有专攻之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则必然会在另一些方面有很深的缺陷。然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以致于他在用人问题上也过于谨慎(关于诸葛亮的选才标准详见诸葛亮所著《心书》)。这样做的结果是,诸葛亮死  相似文献   

4.
《国语》为研究周代思想史的特征提供了生动的依据。一方面,周人肯定神灵的存在,主张"民神异业","绝地天通",重新恢复"神"的权威和神职人员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周人又将"人"提高到了与"神"同等的地位,要求"事神保民",达到"民神无怨",并将决定神意的根本归结到民意、道德上,提出"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君子之行,唯道是从",倡导节俭利民的君德,体现出尚贤、尚信、谏失德、诛无道的人道取向。  相似文献   

5.
实现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识才,要坚持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实践辨才、多眼选才,破除"四唯"观念。爱才,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以及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敬才,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才,要坚持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反对山头主义、圈子文化。  相似文献   

6.
吴余川 《公安教育》2021,(10):49-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决扭转教育评价指挥棒的功利化倾向,解决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问题。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个文件是我国首个关于教育评价的全面系统政策性文件,旨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所谓"四力"说的是活力、能力、动力、实力.多年来,泰安市残联坚持工作第一、事业至上,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狠下功夫. 唯才选人,注入活力.早在2009年,市残联便制定下发了《乡镇(街道)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选聘实施办法》,各县市区残联会同财政、人社等单位公开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同时,各县市区也纷纷出台政策,例如泰山区先后出台《...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6,(4):75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贾康苏京春著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版本书从新供给的时代背景、理论建树、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几大部分展开,力求对"供给侧改革"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立足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取向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刘球 《中国减灾》2012,(10):60-60
日前,湖北省减灾委、湖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命名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100个社区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决定》(鄂民政发[2012]78号),对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100个达到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的社区进行了命名。  相似文献   

10.
试论加强集装箱公司人才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目标任务,明确了政策措施。铁道部党组《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铁路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如何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抓好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对企业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近年来,浙江聚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聚焦重大战略、紧盯国际前沿、突出高精尖缺,不断创新引才方式,汇聚天下英才于之江大地.  相似文献   

12.
浅谈选才与用人张超美梁晓东罗满利人才,是人类财富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财富。他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亡。我国正处在继往开来,破旧创新的历史时期,要振兴中华,急需大批人才,因此,选才与用人便成为我们人事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一、要用人首先是选...  相似文献   

13.
黄象品 《湖湘论坛》2004,17(6):52-54
党和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尽管是在2 0 0 3年 12月 19日至 2 0日于千里冰封的首都北京召开的 ,但它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为全国各族青年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春天的希望。这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人都可成才 ,人才就在群众中”的新的人才观 ,确立了衡量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和主要看实际能力和贡献的大人才观。大人才观的提出 ,是党和国家人才理…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7)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把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人才引对用准,才能在"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这就需要我们勇于破除"唯学历、唯履历、唯资历"等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提升引才用才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5.
人才强国战略的六大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勇 《半月谈》2004,(2):30-32
2003年底,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人才观。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措施。成为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2021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壮大"三乡"人才队伍.课题组对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区、示范镇村实地调研发现,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传统人才市场功能缺失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三大瓶颈,建议从纳入各地乡村人才振兴规划并分批试点、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设置、创新运营服务和平台保障方式三方面探索建设全国首个智慧乡村人才超市.  相似文献   

17.
正为加大金融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力度,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浙委发[2020]19号)、《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甬党发(2020)2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人才办的统筹指导下,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经信、科技、财政等相关单位联合制定了《宁波市金融支持人才创业创新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叶玺 《创造》2015,(10):72-73
最近,昆明市正式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分5个部分、20个方面、46条. "可以说,此次意见具体措施实、‘干货’多,可操作性强."市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李晋红介绍,《意见》明确,昆明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率先建成西部地区人才强市,成为全省人才工作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首届人才工作大会上就强调指出:“要牢同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