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某些辉煌兴旺的企业,由于人为因素,短时间内却垮了下来,以至破产倒闭。于是,“穷庙富方丈”、“企业蛀虫”等名词应运而生。如何整治这种现象,保护国有资产不受损失,为国企转机改制打下良好基础?内蒙古在全区开展的剖析非正常亏损企业工作,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如何揭开企业非正常亏损的盖子?“剖亏”是一把利刃   早在199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在全区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查处那些“富了和尚穷了庙”的亏损企业。有些企业严重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但个人却发了财。工人连工资也开不了,厂长、经理却在用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在审计监督检查中发现,由财务“白条”引发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用“白条”支付业务招待费用,一张“白条”金额往往成百上千甚至超过万元,却不注明详细的款项用途;有的用“白条”支付加班工资或劳务费用,虽写明了用途但领款人签名不规范,造成调查审计时核对困难;有的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河北省藁城市的一些企业,由于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亏损,有的近于破产、倒闭。面对这种情况,藁城市从1996年3月开始,对非正常亏损企业进行调查剖析。两年来,共剖析亏损企业6家,从中发现各类案件线索35个,查出万元以上案件4件,处分党员干部12人,其中逮捕1人,追回各种欠款420多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选准目标抓重点“剖亏”工作开始,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剖亏”工作组,由一名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委、检察院、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领导参加。纪委除负责组织…  相似文献   

4.
农民卖农产品不给钱出个据叫“打白条”,公民、法人打赢官司得不到执行实际也是打了个“法律白条”。如今,“法律白条”现象在河南省内乡县法院不存在了。这家法院连续三年执结率均为99.7%,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信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我们针对部分国有企业非正常严重亏损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剖析非正常亏损企业的力度。全市共“剖亏”294家,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5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54人,移送司法机关43人。通过“剖亏”,收缴违法违纪款993.77万元,清收欠款4548.80万元,处理积压物资1072.24万元,共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6614.81万元,扭亏增盈企业33个,减亏止亏企业98个,兼并破产拍卖企业13个。这一举措,既惩治了腐败,稳定了人心,又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市里专门…  相似文献   

6.
“法律白条”质疑李奎海最近翻阅报刊,发现很多文章称人民法院生效裁决执行不了是给当事人打了“法律白条”,并惊呼法律的尊严何在?人民法院的权威何在?意在说明执行工作的无力。笔者认为,此言差矣!人民法院审理的有给付内容的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偿付义...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全市各类企业特别是非正常亏损企业作了深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因为缺少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个别素质低劣的厂长经理便趁机钻空子,有的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侵吞集体资财;有的借公款长期不还,或挪用公款赌博、嫖娼;有的吃喝玩乐,挥霍浪费;有的搞非法集资,个人从中得利;有的自己当厂长经理,妻子孩子在外边经营同类产品的私营企业,化公为私;有的无视党纪国法,虚开增值税发票,盗税骗税,严重违法犯罪。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一些正常亏损和盈利企业中,也有非正常因素,也有因为监督机制不健全,厂长经理利用职权挥霍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亏损属于非正常亏损,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检察、审计等部门,结合办案工作,认真解剖了一批非正常亏损企业,查处了其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975.72万元,收回欠款5134.43万元,并使其中30%左右的企业减亏、止亏,20%左右的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廉政建设。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搞好“剖亏”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剖亏”既要清除蛀虫,又要针对薄弱环节抓好整改。企业的非正常亏损往往是由于失职渎职、经济违纪等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9.
观点     
《法人》2005,(12):10-10
“纺织品涉及到中国近2000万人的直接就业,其中有很多是低收入的职工,他们还要养家,因此纺织业在中国是高度敏感的行业。2005年1月1日实现纺织品全球一体化后,中国有权利享受这一成果。”;“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我们认为亏损企业里面,有2/3属于非正常亏损,造成非正常亏损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转让定价把利润转让出去。我们保守估计,每年转让定价避税的税款损失有300亿元。”;“税务机关已对660万高收入者建立了重点纳税人档案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田汉梅 《知识产权》1995,5(5):27-28
一、“科技白条”及其危害 农村中的“白条”现象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些有力的举措,有效地遏止了农村中收购农副产品和农民打“白条”的现象。殊不知,在科技领域也存在着“白条”现象,而且“科技白条”现象正愈演愈烈,已成一种普通现象,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的障碍因素。例如,广州电控设备研究所有三分之二以上转让成果的转让费被拖欠,涉及金额达上千万元,这种例子已不胜枚举。“科技白条”已和“专利侵权”、“虚假技术”并列而成为我国技术转让领域的三大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陈×1989年起任我县一中型粮食企业厂长,至1994年底调离。该厂1990年至1992年经济效益列全县同行业之首,到1994年底却累计亏损达百万元之多。从1991年起,不断有群众来信举报陈×的经济问题,为此县纪委曾两次专门调查,但结果都不十分理想。第一次调查是在1991年8─9月间,群众举报陈×私设小金库请客送礼和个人经济问题(主要是假发票)。经过调查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查清了,但个人的经济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现在分析看来,当时陈×采取的计谋有二:一是在正面接触之前,“三十六计走为上”,以联系业务为由在外活动,实则利用便捷的交通…  相似文献   

12.
湖北随州的民办教师们说,国家下达给随州市“民转公”专项指标总数应不少于3000名。遗憾的是,这些文件、政策除1995年得到落实外,其余都成了白条。相关负责人却认为,教师的要求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昆山市,“穷庙”里的“富方丈”们再难潇洒。因为从去年8月开始,昆山市开展了一场解剖亏损企业,惩办“穷庙富方丈”的行动。剖亏揭出斑斑劣迹昆山市首先认真剖析了非正常亏损企业的亏损原因,这一“剖”剖出了亏损掩盖下的斑斑劣迹,令人震惊。1994年7月,昆山市铁马皮鞋厂因资不抵债宣告停产。该厂厂长杨培建,曾被人们视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还被录用为国家干部,担任镇政府工业生产助理,也是当地的“红人”。然而,就是这个有着“优秀党员干部”、“十佳厂长经理”等桂冠的杨培建,却干着利用职权弄虚作假、损公…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江苏省金湖县纪委监察局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对企业“剖亏”做为效能监察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县里统一部署,对未改制的一些非正常亏损企业,进行解剖、整顿,挖“蛀虫”,保“支柱”,帮助企业扭亏增盈,积极提出改制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县共解剖亏损企业12个,减亏、止亏3个,收缴违纪金额14万余元,清收欠款16.05万元,处理积压物资金额7.54万元,参与对全县企业改制效能监察357户.他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剖亏”叫好徐小平喜闻江苏沿海某市检察院推出反贪新举措——解剖非正常亏损企业。通过“解剖”,深究细挖出了数十名贪污贿赂以及渎职犯罪分子;结合查出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同时为这些企业追缴赃款以及挽回经济损失840余万元,使得不少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  相似文献   

16.
惠之 《检察风云》2012,(14):26-28
改动两个字。土地版“狸猫换太子” 现年57岁的应国权在温州是个知名人物。1970年12月,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参加工作后,一直与“菜篮子”打交道。1992年至1998年,应国权担任温州蔬菜实业总公司总经理,1998年后一直任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下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独揽大权12年。期间曾拥有“市级劳模”、“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17.
乔等一 《检察风云》2023,(11):26-27
<正>在第三方应用程序(App)下单购买期货,本以为有期货居间人的指点,可以赚得多一些,频繁交易后却亏损连连,为何?原来利欲熏心的期货居间人为了获取高额的交易手续费回扣,在线“喊单”诱导投资者频繁交易,自己则“狂割韭菜”赚得盆满钵满。日前,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任某某等22人提起公诉,法院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任某某等人有期徒刑3年至6个月不等,均适用缓刑,并处罚金人民币160万元至4万元不等。  相似文献   

18.
“报告”、“声明”是否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陈岩某市大染联合化工厂(简称大染厂)原属该市某区下属集体企业,是由某染料厂、某区建筑工程公司和包某(私营企业)三方合作建立的。1996年4月,大染厂经资产评估和所有权益划分鉴证,并经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组织县(市)纪委调研部门对部分乡镇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当前乡镇的财务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乡镇站所的情况更为严重,值得引起重视.这些问题主要是:一、票据管理混乱.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票据不规范.从财务入账的情况看,乡镇使用的票据花样多,主要有六类:①税务部门监制的正式发票;②行政事业性收款收据;③乡镇统一印制的票据;④商业供销部门印制的售货发票;⑤市场销售的收款收据;⑥“白条”收据或发票.二是领用票据不严格.目前,多数乡镇为了完成收费、收税等各项任务,一般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因而乡镇工作人员均可以领用票据.人人手中都握有一定数量的票据,导致乱收费、乱罚款的事经常出现.加之管理不善,遗失票据,截留收费、罚款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出具票据不规范.有的不出具财政或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使用自制收据或市场购买的现金收据,隐瞒收费,设“小金库”;有的采取多收费少开票的方式,出具“阴阳”发票,截留收费,中饱私囊;有的甚至出示“白条”作发票,从中贪污、侵占集体财物.二、资金管理失控.一方面,资金难以及时入库,拖欠公款现象严重.由于乡镇工作人员人人收钱、  相似文献   

20.
1991年下半年至1992年上半年,我们全国人大监督法课题组的几位成员到南方十几个省市就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社会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下面就调查中反映的问题,着重谈谈目前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对加强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