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于司法公正。程序公正是保障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和途径,实体公正是法律追寻的最终目标。在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中,鉴定的启动和质证环节是程序正义的体现,基于鉴定意见作出刑事责任能力的价值判断是实体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法者,平之如水。”这是《说文解字》对“法”的注解。司法公正,就是指执法者公正无私。现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不仅是指实体公正,而且还包括程序公正和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情感公正。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实体处理正确,程序合法,社会效果良好。实现司法公正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不管是谁,只要在公正的明镜下拭法,灵魂腐朽的人,丑恶的行径就无可遮掩。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包含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程序公正既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也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公正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当事人。要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还要从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法制教育、优化法制环境等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彭礼堂 《理论月刊》2002,(11):68-69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显著特征,实体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核心,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的和结果;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是司法公正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中心内容,也是依法治国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司法公正是法的公正本性的体现;程序是法制运行的机制,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具有公正意识的高素质执法队伍是司法公正的基本条件;法治的主体──人民群众公正而良好的价值观念是司法公正得以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工作者在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的同时,产生了过分强调程序公正的倾向,并导致司法裁判不公现象的增多。从实证的角度看.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依归和检验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产生冲突,这时,法官就要根据价值衡量来决定取舍,不能简单地一律程序公正优先.也不能把实体公正作为惟一的追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民事诉讼实务中要实现裁判的实体公正,必须在民事裁判结果中体现法律和情理的统一。以取得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法律公正与社会主流正义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公安司法公正包括行政执法公正、刑事侦查活动公正。司法公正是公安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是公安执法权行使的根本目标、具体保障。目前公安执法中存在公安执法权行使不当、有违法公正原则的现象,必须采取措施纠正。整体公正和个体公正是公安侦查权行使的价值定位和取向。目前公安侦查权行使还不统一,还存在侦查权泛化、放弃侦查权和干预侦查权的现象,不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完善刑事辩护制度有效实现控辩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君  崔海霞 《前沿》2006,(12):130-132
刑事辩护制度最能体现司法公正,平衡的控辩关系能促进法官中立,满足刑事实体公正的要求和保证程序正义的实现。1996年的刑诉法在辩护制度上虽较1979年的刑诉法有所进步,但律师的辩护权仍受到较大的限制,立法上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增强辩护权以实现控辩的相对平衡,进而实现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既需要协同推进,也需要厘清二者的区别。当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发生硬性冲突时,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权衡,但最终都是要实现司法公正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传闻证据规则是一项旨在保证证人出庭、有利于法官做出正确裁判和实现程序公正、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为促进我国诉讼证据制度及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闻证据规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应当着眼于诉讼制度的整体,完善各个相关的配套制度,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该规则与我国现存诉讼制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司法裁判,被称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司法公正历来是一个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两高"报告再一次把老百姓关注的司法公正话题推到了最前沿。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和个体公正的统一,并最终通过个体公正即法官对具体纠纷的正确裁断体现出来,因而司法公正也即法官角色行为的正当性。法官角色行为正当性的主要依据乃法官的伦理道德,因此,法官伦理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内容。法官的伦理道德影响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司法权威,应从各方面加强对法官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周帼 《求索》2010,(8):145-147
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以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其评判标准,从这一标准出发,法官只要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出的裁判都是公正的。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是社会大众以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民意作为司法活动的评判标准,侧重于从民俗、常理、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评判司法。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广大民众以及社会舆论对法院裁判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一个完美的裁判既应符合法律标准,同时也应与一定的社会标准相符合。司法审判实质上是一个利益衡平的过程,为此,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在遵循法律标准优先于道德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衡平相关主体利益,促进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共生与契合。  相似文献   

14.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刑事审判错误的一种矫正机制,其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刑事审判的质量和公正.刑事再审程序受到刑事诉讼目的的制约.重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要兼顾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正确处理生效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与裁判公正性的关系,必须考虑本国的具体国情,同时引入国外的成熟规定,使再审程序既能维护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又能充分保障被追诉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正作为一种理念追求,应通过程序正义来实现。重视程序,就需要确保司法活动规范行为过程的公正。本文仅就执法行为规范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冲突调整中的程序公正程序公正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的程序公正。如二人分蛋糕,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程序,让切蛋糕  相似文献   

16.
"公正"和"效率"是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诉求。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为了纠正错案而设置的法定补救程序,它贯彻了有错必纠、有错必改、实事求是、司法公正的法治理念,对于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原再审制度存在的启动主体多元、再审事由笼统、审理程序混乱等妨害终审裁判的稳定性和既判力、造成有限司法资源浪费、损害审判机关形象等问题做了修改,对于实现司法公平公正,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段厚省 《北京观察》2000,(12):52-53
司法公正包括司法活动过程的公正和司法活动结果的公正。前者又称程序的公正,后者则是实体的公正。程序的不公往往导致结果的不公;反过来,一个公正的程序则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实体的公正。但“公正”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何其艰难!诉讼本来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法庭则是他们厮杀的战场。在这个规则严谨的战场上,各种势力纷纷登场,法院以及法官作为最后的裁决者,不得不在各种势力之间寻找对自身最为有利或最少风险的选择。所谓司法公正,便是指这场斗争之斗争规则的合理性、各方对规则的遵守无误,以及裁决对各势力集团利益分配的满意性。就司法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二审诉讼制度尚不能充分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价值.特别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关于二审裁判制度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裁判的种类不全、改判的内涵不清、改判或发回重审的理由与证据规则不符、重实体轻程序以及影响程序的安定等.完善二审裁判制度,须遵循公正、效率原则,当事人处分原则以及程序与实体并重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加二审裁判类型;二是明确确立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与利益变更原则;三是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改进发回重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公民导刊》2013,(4):42-42
审判公开是审判公正的重要保障,审判结果公开是审判公开原则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应该是相对的,应以公开为主、保密为辅。审判公开是追求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实施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更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推进诚信诉讼,普及公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有利于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自有法以来就是司法的一个永恒主题,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追求或持有的一种法律思想和法律评价。而任何一种公正的法律思想都必须经过一个理性程序运作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形态的公正。司法实践中,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有很多,但要做到司法公正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