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明 《两岸关系》2006,(7):54-56
近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连续播出“佛首回归记”,从四门塔古佛头被盗、案件侦破的角度反映了山东省济南市国宝流失、回归的过程。事隔数年,回想起当年作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协会赴台迎请佛首团成员,目睹了台湾民众对佛教、文物和中华文化的尊崇,留下深刻的印象。阿佛有资料显示,台湾佛教信徒五百万人,居各宗教之首,岛内佛教四大山头之一——法鼓山,与济南四门塔之间,因佛法和古文物的姻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至今为两岸文化、宗教界所称颂。济南市南部柳埠镇神通寺四门塔是中国古代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四门塔始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至今已近1…  相似文献   

2.
中华佛塔     
中华佛塔的出现与演变塔是最早也是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塔 ,梵文为Stupa ,音译为堵波。亦作浮图 ,意译为方坟 ,园冢 ,庙冢等。塔在佛教中是以一种崇拜对象产生的。据《十诵律》记载 ,佛陀在世时 ,王舍城给孤独长者就已经开始起塔 ,供奉佛陀的头发、指甲以示崇敬。但一般认为始于佛陀涅时 ,为安置佛舍利以供信徒顶礼膜拜而建 ,可能是由印度坟墓演化而来。公元前三世纪中叶 ,印度阿育王时代建塔之风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据考古学家鉴定 ,今印度马尔瓦邦保波附近的桑奇大塔便是阿育王时代的遗物 ,它是早期佛塔的典型代表 ,其形制是台基…  相似文献   

3.
“塔”的称谓之演变瞿光澄佛教传入中国以前,我国不仅没有塔这种特殊建筑类型,而且也没有塔这个汉字。据笔者考证,塔的"老家"是在古印度,塔的"后裔"却遍布亚洲各地,尤其是在古老的中国保留下来的古塔竟多达1万座以上,古色古香,千姿百态,成为历史文化古迹,乃...  相似文献   

4.
塔佛经载,建造塔一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法轮轮,原本是古印度的战车,能席卷战场之敌。佛教取其摧破、圆满等义。莲花莲出于泥而不染,佛教以之比喻法界的清净。光相佛、菩萨造像上的光环。分为头光、身光。头光是眉间、头顶的光,身光是四周的光。(音wan)...  相似文献   

5.
佛塔是佛教建筑之一,它的梵文名字是“者利”。西双版纳傣族佛塔都是“舍利塔”,珍藏“佛骨”、“佛牙”。其体积不大,形式却多样,多砖石结构,塔身为实心,表面敷石灰涂料,部分还绘彩贴金,建筑风格独树一帜,驰名中外。西双版纳佛塔,有的塔寺合一,有的独立于高地。独立的塔,附近都建有塔房,供赕塔时休息;一般还设有戒堂,供赕塔时各地佛爷聚会。勐龙曼非龙佛塔最具代表性。塔建立在曼非龙寨子后面的山顶上,塔身为圆锥形,塔基呈梅花状。它通体  相似文献   

6.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宝光街,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文物众多的佛教禅宗寺院。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唐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南逃人蜀驻跸宝光寺,并迎请高僧(知玄悟达国师)住此,重修宝光寺、塔。宋大观三年(1109),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一代祖师佛  相似文献   

7.
大理地区曾是我国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大小小的古塔,星罗棋布,气势昂然,耸立在山乡城野,把祖国边疆的山河装点得雄伟壮丽。塔是反映佛教思想的建筑物,最早始于印度。它的本名叫“塔波”,是梵语(stupa)的省略音译。完整的音译应当是“(穴卒)堵波”。意义是“高显”或“坟”。传入中国后被称为浮屠(浮图),简称佛塔或塔。其用途跟中国的坟墓一样,是用来安葬舍利用的。舍利就是佛或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初  相似文献   

8.
江苏南通狼山是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屹立在长江的北岸.隔江与南岸常熟境内的福山遥遥相对,气势非凡,风景秀丽.山巅有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九七六——九八三年)的支云塔;南麓有初唐(六一八——九○七年)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和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西路兵马总监金应墓以及辛亥革命北方军革命军领导人之一的白雅雨烈士墓;东北麓有园林和许多石刻,为历代文人作诗题名之处. 一九八三年,在狼山南麓原大雄宝殿又完成了我国第一套佛教十八高僧瓷砖壁画,这是佛教艺术改革的新创造.  相似文献   

9.
佛教寺院是佛教宗教旅游的朝圣对象,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贵州佛教寺院遍布全省各地.到2000年为止,全省佛教寺院有363座,其中99座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贵州较大的佛教寺院,一般建于自然风景优美之地,往往成为旅游的重要景点.  相似文献   

10.
论《西游记》的佛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是一部佛学的神魔小说。它的故事是佛教的 ,表现了唐僧西天取佛经求佛法 ;它的人物是佛教的 ,表现了孙悟空从顽空到真空再到无空的渐修渐悟过程 ;它的主题是佛教的 ,表现了追求人生的圆满与价值、明心见性的佛学观。  相似文献   

11.
佛教的造像手印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尊佛有不同的造像手印形式,造像手印不仅是受到当时审美的影响,关乎到佛像的整体美感;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直接指向了佛法佛理或者说是佛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和佛教精神理念是同一的,这关乎到造像者对佛法本身的领会。  相似文献   

12.
李新乙 《台声》2003,(2):8-9
进入2002年12月中旬以来,受北方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影响,济南市几乎天天被浓雾笼罩,但12月17日这天,阳光普照,浓雾消散,呈现一片晴和景象。下午2时45分,香港至济南航班平稳降落在济南机场,台湾法鼓山文教基金会圣严法师一行25人,护送四门塔阿佛头随机抵达。数年前被盗流失多年的千年国宝阿佛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将重新安放原处四门塔,千年古佛将身首合一,佛光重现。千年古塔石佛遭劫阿佛原来安放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部柳埠镇神通寺遗址东侧的四门塔。柳埠镇神通寺是山东古代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四门塔始建于…  相似文献   

13.
佛塔与奘房     
充满神奇和诱惑的孔雀之乡德宏,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会使你留下难忘的印象,那就是遍布全州各地的佛塔和奘房。由于傣、德昂、阿昌等民族大都笃信小乘佛教,故而,凡信仰佛教的地方,特别是傣族地区,几乎寨寨有佛塔、奘房。佛塔,傣语称“广姆”,因由缅甸传入,故也称缅塔,在灿烂的朝霞下,涂有金粉或洁白无暇的佛塔更显金碧辉煌,故也有金塔之美誉。佛塔多由四层大小不等的正方体依次叠合为塔基座。主塔由多层次葫芦型重叠向上收缩渐小形成塔尖而成。塔尖戴有工艺精湛的金属顶冠,冠沿系有小巧玲珑的风铃。母塔周围还附有造型别致的多座小塔,形成一座…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佛教     
胡适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的是宗教迷信,对于宗教哲学和宗教信仰并不完全反对。他的容忍思想体现了科学主义信仰中的准宗教音调;他的新宗教观援自儒家"三不朽";"管取佛欢喜"体现了胡适对佛教奉献精神的吸收;胡适对佛教由神秘体悟到科学研究对佛教转型起到一定作用;他选择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佛教。  相似文献   

15.
黄向阳 《前沿》2010,(9):96-99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为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实现佛教的中国化,分别从义理、形式与政治三个方面来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即在义理上从格义走向自创,在形式上从纯粹的学术走向大众化的佛教,在政治上从不敬王者到以王法匡佛法,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5,(6):41
2015年2月9日上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处理科正在开会研究专案,有同事发现维吾尔族民警塔衣尔·克依木精神不振,脸色不正常。同事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塔衣尔说他胸腔疼。同事以为他是胃疼,便叮嘱他不行就到医院去看看。医院近在咫尺,可塔衣尔没有去,一直在制作移送检察院起诉意见书。下午上班后,同事问塔衣尔胸部还疼不疼,不行就先到6楼的医务室检查。塔衣尔说胸腔还是隐隐作痛,但下午还有两名当事人要来。他到医务室  相似文献   

17.
有史记载,到1998年佛教传入中国就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经过这近两千年的历史演变,佛教在中国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体系。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曾有助于封建统治者推行封建伦理;而佛教伦理也成为广大平民的精神支柱;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更曾借助佛教伦理推进救国运动,从中寻找改革社会的思想资源做为反封建的武器。那么,佛教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佛塔(又称舍利塔),是佛教的象征,起到宣扬佛教的作用,每个佛教徒,对舍利塔比他心目中的偶象——佛陀像(即释迦牟尼)还更崇拜。佛教国家为了尊重这些建筑物,经常举行祭祀礼仪。舍利塔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地关于坟墓的形状,从原始简单的土堆(馒头形),逐步发展到因地而异的形状。例如北欧所谓“巨人的墓塚”、  相似文献   

19.
赵云 《创造》2021,29(5):83-84
1976至1979年,经当时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对大理崇圣寺三塔进行了实际测量、加固维修、清理塔顶、塔基文物等工作,并在清理主塔——千寻塔塔顶和塔基时,整理出土文物680余件.千寻塔塔顶清理区域分为三处——中心筒形基座、西侧坑洞和东侧坑洞,绝大多数佛教造像、塔模、刻文铜片、法器等文物均出自中心筒形基座及其中的木质经幢,西侧坑洞出土了一件鎏金铜函,其内装藏大理国时期写经三卷,该坑洞还出土了三件豆形陶瓷香炉.东侧坑洞则出土了一件覆钵式五重舍利塔,分别由铁、铜鎏金、银、金和琥珀制成.  相似文献   

20.
泰國素稱「黃袍佛國」,相傳早在兩千二百年前,便從印度傳入了佛教。位於首都曼谷西面五十六公里的佛統府,是當年的佛教中心。佛統塔全高一百二十米,是泰國最古老最高大的佛塔。據說,佛塔愈高愈尖,愈近天堂,便愈能獲得佛的聖福。於是,尖尖佛塔成了泰國的象征。國王的寶座,是三座九層尖塔,以示神聖;建築物的飛簷,也像佛塔似的尖尖上翹;連古典舞者的帽盔、手指套的假指,也無不形同尖塔。泰國人禮佛,可謂虔誠之至。我每天乘公共汽車到學校去,路過寺廟時,都見乘客在車上朝佛寺遙拜。特別是坐落在鬧市水門十字路口的四面佛,四面八方的行人纷纷上前貼金、献花、焚香、上供,香火最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