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5):124-127
7月16日.在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中,马英九以72.36%的得票率击败另一位候选人王金平,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7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9,(15):5-5
中国国民党7月26日举行党主席和党代表选举,马英九当选党主席,获得285354票,得票率为93.87%。马英九称,兼任党魁后,将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作为任内最大的追求目标。国共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国民党将继续维持这一平台。  相似文献   

3.
面孔     
马英九 6月10日,马英九宣布参加中国国民党下任党主席选举,希望在党员的支持下,继续推动国民党的改革与团结。由于近年来两岸关系转暖的重要基础是国共两党合作平台,马英九如果当选,其同时具备的党政首领两种身份既带来了有关“胡马会”的乐观猜想,也引发了两岸交往可能变得敏感难测的担忧。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26日,马英九以93.87%的得票率、即28万5354票当选国民党主席,再一次显示了马英九在台湾的超人气支持率。虽然投票率只有56.95%,但相对而言,作为党内选举,而且是只有马英九人参选党主席的选举,投票率能超过50%已经属于难能可贵了。蔡英文在民进党内力战群雄,投票率也只有51.14%。  相似文献   

5.
令岛内外高度关注的国民党党主席补选,吴伯雄高票当选国民党百年历史上的第十任党主席。4月7日国民党进行党主席补选投票,吴伯雄获得156499张选票,压倒性取得党魁位置,接棒马英九留下的2年零4个月任期,洪秀柱则以23447票的极大差距宣告败选。当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致电吴伯雄,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则在8日回电感谢胡锦涛,并表示“将循贵我两党五点共同愿景,持续推动,以促海峡两岸之和平与发展”。4月11日吴伯雄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就职,任期至2009年8月。其间,他必须一肩挑起国民党争取打赢年底“立委”选战,以及明年“总统”大选的大任。吴伯雄发表胜选感言表示,他当选党主席,没有喜悦,只有“千斤重担”。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5,(4):83-84
在7月16日举行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中。马英九以72.36%的得票率击败另一位候选人王金平。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本刊编发马英九、王金平的相关背景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5月以来,海峡两岸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步入了国共两党2005年4月所确定的构建和平发展框架的历史新时期。短短4年多时间,两岸关系取得了60年来从未有过的丰硕成果。这不仅顺应了两岸同胞的企盼,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许。马英九再次当选表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在岛内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8.
台湾大选经过激烈的竞争,马英九以近80万票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为什么马英九最后脱颖而出?主要是马英九坚持了国共两党达成的“九二共识”,与祖国大陆一起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竞选的最后一个月,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5,(8):24-25
胡锦涛总书记致电祝贺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17日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贺电全文如下: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英九先生: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  相似文献   

10.
<正> 对马英九和他统帅的国民党而言,处理亲民性、现代性与候选人形象的塑造和维持是关键。处理好就是以逸待劳,处理不好就是强弩之末。马英九在国民党主席的选举中获胜。他当选以后的国民党走势和他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的位置判断广为各界所关注。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对国民党治理是好是歹,对2008年国民党重返"执政地位"是吉是凶,对他自己的"总统"之路是以逸待劳还是强弩之末?笔者以为取决于以下几点。党内整合。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国民党首次将直接对决式选举引入党内,因此造就了国民党良好的民主形象,但是选举的残酷性本身也造成了党内理想和利益的纷争。党产、反黑金、党内改革如何进行并不因马英九的当选而顺理成  相似文献   

11.
7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375056票、71.5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这一结果为国民党改革、发展带来新契机,预示着“马英九时代”即将来临。连战确定的大陆政策仍将继续得到贯彻,国民党仍将是岛内遏制“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马英九当选是以其形象与实力、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夺回执政权心态的必然结果。首先,坚强实力,清新形象和改革魄力是马英九胜选的根本因素。马英九连任二届台北市长,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击败陈水扁的“英雄人物”,被泛蓝军称为“人气王…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1)
<正>5月20日,吴敦义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21日应询表示,希望中国国民党在新任党主席领导下,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定反对"台独"。希望国共两党在共同政治基础上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安峰山表示,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吴敦义先生,祝  相似文献   

13.
纪欣 《台声》2013,(2):32-32
马英九在2013年元旦祝词中,呼吁大陆新领导人习近平在巩固“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全面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马英九也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华儿女,两岸都应该将确保台海永久和平当成首要之务。两岸交流越制度化,两岸人民对彼此的认识越深入,两岸的和平也就越巩固。  相似文献   

14.
董川 《两岸关系》2023,(4):34-35
<正>3月27日至4月7日,马英九率团来大陆祭祖、交流。国台办主任宋涛评价马英九“素有民族情怀和振兴中华信念,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任内,与大陆方面一道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利在两岸,功在民族。”对于马英九大陆之行,两岸有识之士予以高度评价,笔者认为,其中三个方面尤值肯定。  相似文献   

15.
马英九是否参选国民党主席的话题,几个月来—直搅动台湾政坛。6月10日,马英九郑重宣布,参选国民党下任党主席,并称不是为了扩张权力,而是肩负更重大的责任,推动党政整合。台湾各界随即纷纷品评,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6.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7,(8):5-5
<正>吴伯雄:当选国民党主席在4月7日举行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中,吴伯雄以156499票大比数压倒另一候选人洪秀柱的23447票,高票当选国民党新一届党主席。吴伯雄将接续前主席马英九请辞后剩下任期,至2009年8月的国民党第十八届党代表大会,任期2年4个月。吴伯雄2000年6月后一直担任国  相似文献   

17.
10月中旬,中国国民党召开第十八次党员代表大会。马英九就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就职演讲中,积极评价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明确表示要继续把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列入政纲,并肯定同共交流平台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值得珍惜”,表示将继续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扩大各界参与,以凝聚两岸和平发展的共识。马英九还表示,国民党在推动两岸教育与文化交流方面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国民党通过的政策纲领纳入了要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条文。  相似文献   

18.
单声 《统一论坛》2012,(1):21-21
台湾大选结束,马英九获得连任,从得票数我们不难看出台湾的民意,台湾老百姓祈望的是和平发展、是乐业的环境与和平安定的生活。民进党的失败正是败在他们的两岸政策上,既不认同“九二共识”,又对“台湾意识”和“台湾共识”讲不出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17日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贺电全文如下: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英九先生: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宗鹰 《统一论坛》2012,(1):24-24
马英九胜选连任,蔡英文落败辞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潮已经不可逆转,“九二共识”成为台湾民意试金石。中国大陆和平发展战略决策及一系列相关措施,显示了巨大力量,经受了严峻考验。海外民间团体和同胞,尽心竭力支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良性影响,经受了大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