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科学结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纲领。它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证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才取得了胜利;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必须找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正>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的概念最早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他们从道义出发,提出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功绩在于从批判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但由于那时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只是一般地预见到未来社会的一些原则、特征,也讲到未来  相似文献   

3.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每次大的变革、大的发展、大的进步,都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可以说,没有一批思想解放、勇于开拓的志士仁人的先导,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循规蹈矩成不了大器,满足于现状总是无所作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前,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一个非常简明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目前我国的状况是:一、生产力仍不发达。据有关资料反映,1981-1995年15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10.2%,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95亿元,排列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在世界164个国家中仅排第117位。可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总体素质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多、底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四项基本原则廖鹤,云侠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而制定的。党的十五大再次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体”的理论和实践。这一社会主义的崭新形态,在理论和实践中继承了经典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基本制度,修正了脱离本国实际、求高求纯的传统社会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
一 关于认识论研究内容的反思 在古代,许多学科尚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认识论与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在古代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内容是很宽泛的。 例如在孔子哲学中就有把真善美的认识作为认识论研究的内容。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即知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达到了关于真的境界;“耳顺”就是朱熹解释的“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即是主客体之间彼此融洽的一种超乎经验的审美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朱熹所注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一般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制度,也就是对经济怎么进行组织和管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效益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我国来说,一九七八年以前的二十多年,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不理想的。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决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好,而是我们组织管理经济的办法不行,也就是经济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一系列毛病。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多种所有制黄铸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美中协会等六团体举行的午餐会上的讲话中,他还加了“始终”二字,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作了深刻的论述,为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断,强调了要从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统一性上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割裂开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是内在统一的。近二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士。此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九大报告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将我们党对自身、对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时最根本的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正确与否以及正确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人们通常认为是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进一步加以明确化。最近,我通读新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6、7、8卷时才知道,毛泽东同志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提出了近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原文如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吴新凯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时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  相似文献   

15.
一我们党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先后有过几条基本路线(或者叫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对基本国情了解得比较清楚,因此,就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对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一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在这条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胜利。 195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的说,他们的国家是发达的社会主义;也有的说自己是成熟的社会主义……那么,中国是个什么情况?在去年秋天召开的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赵紫阳总书记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心工作是发展生产力,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为了帮助读者瞭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十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赵紫阳的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纪念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在我看来是并不陌生的,不但不陌生,而且是十分自然的.这是从空想的社会主义回到现实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醒的.在"文化大革命"时代,甚至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说什么"愈穷愈光荣".曾经有一个外宾在"文革"期间来中国访问,回去以后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在实事求是地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作出的科学论断。它深刻地说明:我国社会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这一基本制度在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水平与程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看,与此相联系的改革开放,必然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是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基本方向和根本目的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讲改革开放,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梁立新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生产力方面:国内生产总值8154亿美元,列世界第7位,美国75761亿美元,列世界第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3美元,列世界46个主要国家的第45位,瑞...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5,(4)
如何看待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经济学和从事经济学研究中需要直面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分别回顾了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韦伯、熊彼特以及当代经济学家对企业家精神的论述,并对历史上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思想和观点进行评述,最后在介绍马克思关于资本家(企业家)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