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励华 《党课》2014,(13):36-44
纵观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既有“前院冒烟”的教训,更有“后院起火”的悲剧,教训。惨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惩治和预防腐败就要高度关注党员干部的“后院”,深入分析“后院起火”的现象及成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身边的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后院起火”。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要坚持实事求是,特别要警惕和防止形式主义的东西。结合省军区领导工作的实践,我感到在领导决策中警惕和防止形式主义应当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一、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就批评过那种对上级指示“一味盲目执行”,“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强调要采用“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各级注重实践“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思想,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确保了人民群众根  相似文献   

3.
“好的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推动良好社风民风的形成,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要发挥好家风助廉的作用,首先要坚持从自己做起,当好‘廉内助’,管好身边人,建设好自己温暖、幸福、廉洁的小家。”“吹好‘枕边风’,树立文明、健康、廉洁的家庭生活方式,决不能让歪风邪气有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4.
龚育之撰文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中国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七一”讲话在字面上没有重申而是在精神上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特别是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在文字上也重申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显然是联系到对“七一”讲话的反映,是基于我们必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最近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中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里我就防止“左”的问题说一些看法。主要说两个问题,一、当前防“左”,防什么?二、为什么产生“左”,怎样防? 先说第一个问题。警惕右,警惕什么?非常明确,就是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然破坏国家的安定,破坏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动乱,这  相似文献   

6.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传统是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是传承文化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立好家规、树好家风、传好家训,做品行端正、讲规守矩、廉政勤政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播者”。  相似文献   

7.
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湖南省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生活上严以律己,固守操行。他对下级单位送来的礼品总是能拒则拒,自己拒不了的就让秘书去退。他的集邮爱好总是秘而不宣,生怕别人投其所好。即使在外地工作回家探亲也自掏腰包。“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郑培民不仅洁身自好,廉洁奉公,而且也严格要求家人。他在日记中写道:“要从严剖析自己,把握自己;要慎重交友,防止陷阱;要管好亲友,防止后院起火。”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不为家人谋私利。女儿结婚,悄悄办…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风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意蕴深远,既彰显出了总书记崇高的家国情怀,又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家风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家庭是家风建设的基石,良好的家风需要家庭的观照;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重振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家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注重家风建设,要以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同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本期,我们和读者一起追忆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保密家风养成方面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黄明哲 《党课》2012,(13):99-101
古人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家风好,就会促进全社会的风气好:党员干部的家风好,就会带动和促进广大群众保持良好的家风。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正党建读物出版社家风正,则民风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各级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影响着党风、政风。每个家庭的  相似文献   

12.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一个人所受到的家风教育必定如影随形,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党员干部家风正则作风好、党风清、政风优、民风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贯穿着一个根本精神,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针对进一步解放思想问题,邓小平同志还鲜明地提出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观点。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左’的东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总结了我党七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对指导我  相似文献   

14.
"五带头"涵养好家风 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影响家风族风,而且影响民风社风,直至影响党风政风。在当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际,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社生活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导干部,要成为树立良好家风的“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6.
<正>"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是习近平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和忠告。家风好,厚德立家、勤俭持家、廉洁兴家,利于大家、繁荣国家;家风差,亲情利化、家庭腐化、心灵丑化,既害自家又害国家。好家风是涵养好品德、好风尚、好作风的源头活水;坏家风是强烈的毒剂,害个人、害家庭、害社会。"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党员干部要把"正家风"作为担当与责任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7,(1)
<正>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  相似文献   

18.
稿好党风,离不开好的家风。而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浓厚的学习风气。家风、党风和学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家风,对家庭每个成员是一种熏陶,而家庭每一个成员良好的素质,又对好家风的形成是一种促进。好的家风,带给单位及社会必然是好的风气,对党风好转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坏的家风,就会滋生危害社会的毒瘤,做出让人民群众指“脊梁骨”的事情。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飞、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林国悌等以权谋私案,都与家风不正密切相关。家风…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不仅要严厉惩治腐败,而且要下大力气纠正“笑贫不笑贪”的扭曲现象,改变“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清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因此,反腐败不单单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努力建构与培育廉政文化,是新世纪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要重视文化意识。目前,我国生产方式的多样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层次性、文化观念的多元性,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观乃至全部价值,都需要重新建构。为警惕西方颓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腐蚀与影响,为防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反映到党内来,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重视文化意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重视文化意识,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  相似文献   

20.
<正>定兴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家风建设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切入口,创新开展“‘金台廉韵’清廉家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好家风故事,传播廉洁文化,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营造“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