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美裔移民占美国移民的大多数。当前,拉美裔移民呈现出知识水平较低、分布相对集中、更愿使用母语交流以及非法移民与合法移民相互"捆绑"等特征。拉美裔移民问题既是美国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是安全问题与外交问题。拉美裔移民的高生育率,日益觉醒的政治参与意识与逐渐上升的投票率,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以及对美拉关系的影响,使得拉美裔移民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的热点话题。为了应对移民问题,奥巴马政府出台了针对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政策的综合移民改革方案,包括加强对合法移民的公民教育,实施安全社区计划,鼓励拉美裔合法移民参与联邦健保计划,进一步推行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援助计划等内容;加强对非法移民的管控力度,给境内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提供身份合法化途径等方案。但是由于受到党派斗争激烈、政策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的困扰,上述改革方案成效不佳。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布什执政8年后,由于拉美左派政府的反美情绪、拉美国家不断加强的团结与合作、大国在拉美日益扩大的存在,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重塑美国在美洲的领导地位",建立"新的美洲联盟"。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包括增加对拉美的援助、与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直接对话等。但由于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及中东地区的反恐问题,且美国在拉美的利益只是受到挑战而没有受到直接威胁,拉美不会成为奥巴马对外政策的优先目标。另外,奥巴马对拉美左派政府的政策调整形式大于内容,同古巴和委内瑞拉的关系难以改善。此外,奥巴马在贸易、移民等问题上的政策可能损害美国与某些拉美国家的关系。因此,奥巴马上台后,美拉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非法移民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美国政府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在吸引合法移民的同时,也成为世界非法移民的主要目的国。然而,非法移民具有高度秘密性、极强流动性与灵活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美国对其非法移民的数量、来源和区域分布、家庭结构、教育程度和职业取向等问题难以做到全面而精确的统计。本文将以上述问题为框架,试图较为详尽地勾勒美国非法移民的当前现状,并对其基本特点作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4.
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宗教、政治、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拉丁美洲种族结构复杂,移民活动频繁;拉美裔族群对美国的国家特性及对外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古巴美国跨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古巴裔移民问题,经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诸多因素决定了这一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古巴革命对移民活动及跨界民族特性产生了较大影响,意识形态对抗成为古巴美国跨界民族问题的关键。古巴美国跨界民族问题的缓和,需要在政治领域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加强理解,以经济文化为主要交流渠道,通过双边合作妥善处理跨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将近百万俄裔犹太人推向历史祖国的怀抱,最终形成了以色列最大的移民群体——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在其形成过程中,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某些国际因素——苏联、以色列和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种种对策,对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作用最为直接。  相似文献   

6.
非法移民:困扰俄罗斯的一道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俄罗斯主要边境地段非法移民情况严重 ,给俄罗斯的边境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非法移民的途径是选定与俄相邻的边界地段 ,利用俄驻外领事馆正式颁发的身份证和护照、利用民族血缘关系相近国家的假护照、利用带有前苏联标志的证件等手段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俄罗斯。俄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 ,但要彻底解决非法移民问题 ,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拉美裔逐步成为美国选民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在历次大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0—2020年间的6次美国大选数据为基础,观察美国拉美裔选民在大选中的投票情况,发现其半数以上保持着对民主党候选人的认可,1/4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但支持率存在较大幅度摇摆,这主要取决于拉美裔选民的政治取向变化。据观察,影响拉美裔政治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因素、政党认同、议题因素和候选人因素。其中,宗教因素和政党认同总体较为稳定,对拉美裔政治取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影响。而因为议题和候选人因素容易随着政策更新和候选人更替而产生变化,其对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与波动性,有时会抵消宗教因素与政党认同的影响力。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变化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单独主导的,而是四个因素相互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拉美裔总体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共和党在政治取向上对部分拉美裔选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共和党若能使议题与候选人选择更符合拉美裔的偏好,必将获得拉美裔更高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8.
处理非法移民问题的国际法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移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道难题。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挑战因素,非法移民不仅违反了有关国家的边境管理法规.而且与有组织跨国犯罪、国际反恐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当代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凸现,许多来自福建、浙江等地的公民以偷渡方式前往他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对外形象。以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的东南亚研究曾一度走向衰退.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亚洲人,特别是东南亚人的移民浪潮冲击着美国这个"民族熔炉",使其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美国西海岸成了亚裔和东南亚裔美国人聚居的地区.因此,加利福尼亚大学成为研究亚裔美国人的中心.这一系列的变化也为西方的亚洲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同其他各洲一样 ,拉丁美洲同样存在着民族关系问题。但是 ,拉美的民族关系问题不及其他各洲那么严重。究其原因 ,这与社会的移民特征有很大关系。在长期共处中 ,各民族互相依赖、互相制约 ;互相混血或同化 ;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互相影响 ,并产生共同性。拉美民族关系问题主要包括印第安人问题、黑人问题、后至移民及他们与其他民族的关系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除与社会的移民特征有关以外 ,还与历史、经济和国际等因素有关。拉美民族关系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现过4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外来移民对拉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有关拉美外来移民史的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具现实意义。学界既有成果比较注重移民群体与居住国或者与母国的单向联系和影响;并表现出重大国、轻小国的特点;比较研究的时段多集中在移民早期,对象多为欧洲裔移民。因此,未来的拉美外来移民史研究在整体史、国别地区史、专题史和比较研究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们既要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也要避免陷入碎片化研究;除了欧洲移民的历史,还应加强对非洲和亚洲移民历史的探讨;不仅要关注早期移民,还要重视"新移民"和"移民回流"现象;注重移民、母国和居住国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外来移民与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多元文化、移民政策、身份认同与国家建构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26日,美国加州大学美洲协会主席杰弗里·达维多教授应邀访问拉美所,并以"奥巴马时代美国对拉美政策"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拉美所副所长吴白乙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相似文献   

13.
孟加拉国人在历史上曾长期向阿萨姆移民,但与非法扯上关系则是在印度独立后.大量孟加拉国移民的涌人给阿萨姆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阿萨姆当地人与移民经常发生冲突.印度中央政府和阿萨姆政府都表示要尽快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但由于遣返制度设计不严密、阿萨姆邦政党玩弄选票政治、具体防范措施不力以及孟加拉国不承认有非法移民,这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族裔游说不仅影响着其母国的真实或想象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着第三国的利益,以及美国、其母国与第三国的关系,越南裔美国人的政治游说及其对南海争端的影响便是典型。在经历了1975年后的"难民"、"船民"和"遗民"等三波移民高潮后,越裔美国人今天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特别是越美关系、中越关系、中美关系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其历史、经济地位、政治参与等限制,越裔美国人政治游说的反母国特征在越美关系正常化后有所缓解,因此也变得相对复杂:既有较强的反母国心态,又乐见越南的强大和发展。尽管如此,除越南华裔人外的越裔美国人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出奇地一致和强硬:不仅很早(1958年)便开始发挥其影响力,而且对美国在2010年全面介入南海争端的决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越裔美国人围绕南海问题开展的政治游说,极可能启发和动员其他南海权利声索国在美移民开展类似努力,从而不仅使南海争端国际化,还使其在美国国内化。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在经济和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俄罗斯开始出现规模庞大的外来移民,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法移民。俄非法移民主要有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和非法出境四个类型,以非法居留和非法就业的独联体国家公民为主,规模庞大,而且给俄社会带来了多重消极影响:引发大城市的高犯罪率以及与恐怖主义的关联,并激起居民普遍的排斥情绪;滋生了影子经济,引发劳动力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恶化了公共卫生状况,也给俄与相关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墨季节工计划通常指1942~1964年间两国政府签订的跨国劳务计划,它不仅标志墨西哥季节工的移民活动从自由化阶段转向制度化阶段,也加剧了墨西哥人合法或非法的越境活动.该计划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典型代表,也是墨美移民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在两国移民史上占有独特并重要的历史地位.季节工计划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颇为深远,它在1848年确立的美墨政治边疆上建立起持续扩张的"人口边疆"和"文化边境",在两种文化交汇处构建起"墨西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6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时任驻联合国大使苏珊·伊丽莎白·赖斯(Susan ElizebethRice)出任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接替7月离任的托马斯·多尼隆。上任半年多来,作为总统的亲信、密友和首席外交智囊,赖斯已成为奥巴马外交和安全团队的核心人物,堪称当前美国"最有权力的女人"。①外交界女杰苏珊·伊丽莎白·赖斯,非洲裔,1964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赖斯青Emmett1919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作为左派政党民主革命党的著名政治家洛佩斯·奥夫拉多尔就任墨西哥城市长,其主要执政政策是: 建设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墨西哥;赞同市场经济,但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对经济进行广泛干预;地方政府享有更大权力; 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让人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尊重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保护人权,打击腐败;主张与美国建立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应依靠发展本国经济减少向美国输出移民或非法移民。在拉美左派政治力量呈现崛起的大背景下,洛佩斯能否在2006年的总统大选中获胜,成为拉美的又一位左翼总统?  相似文献   

19.
全球非法移民问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由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非法移民已成为困扰各国安全的一大问题。犯罪集团组织非法移民所带来的暴利在不断攀升中,并使组织偷渡成为获利丰厚的“行业”。据联合国经合组织估计,犯  相似文献   

20.
贸易问题引发社会分化和政治分歧,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选和国会选举是国内政治结构变化的基本面,为因贸易受损的利益集团提供了有效的政治通道。大选中的贸易政策分歧,是利益集团之争,而非国家利益之争,政策分歧将会通过国内的政治进程加以解决。为赢得劳工组织和拉美裔的选票,奥巴马在贸易问题上采取了较灵活的策略。奥巴马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是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策略,也是不同利益集团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