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最近通过的以改革为中心的“七五”计划,标志着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以下简称《文选》,引文只注明页数),有重大的意义。《文选》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而又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第二部分写于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陈云同志在上述两个时期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意见和主张。《文选》作为这方面的记录,不仅为我们当前进行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全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2.
《陈云文选》第二卷出版这卷文选汇集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从一九四九年八月至一九五六年七月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著作共五十二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後,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战线上,迅速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对粮食等几种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有步骤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及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这本专辑,是为了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编辑的。专辑所载论文从不同侧面介绍和论述了《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有助于大家比较系统地了解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和科学方法。《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反映了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陈云同志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问题时,所阐述的经济理论和路线、方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主要收集了陈云同志1956年9月至1962年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重要文稿。从1956年秋季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2年全面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首次经历了由成功到失败,再由失败到成功的反复。为什么会有这个反复呢?这是因为:我们党在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5.
九月二十八日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决议分八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  相似文献   

6.
荣开明 《政策》2005,(6):38-40,46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在工作中怎样做到实事求是?《陈云文选》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浅也的论述。这是陈云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笔者淡谈《陈云文选》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在《陈云文选》中,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干部政策的论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他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党的“用人之道”,从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干部政策。这些论著不仅当时为党建设一支适应我国革命长期性和艰巨性所需要的干部  相似文献   

8.
各位委员:在今年三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我曾作了《关于一九八五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一九八六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一九八五年国家决算已经正式编成,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关于一九八五年国家决算的报告,请予审查。一九八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一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生产建设和各项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1937年11月陈云同志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44年3月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中组部长七年间,陈云同志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干部工作有重要建树。期间,收录《陈云文选》第一卷的重要篇目有:《论干部政策》(1938年9月)、《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1939年12月10日)、《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1939年12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1940年3月19日)、《党员对党要忠实》(1940年)、《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1940年11月29日)、《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是党的重要政策》(1941年12月)、《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1942年10月7日)、《在西北局高干会上的讲话》(1942年11月16日)等。在诸多讲话和文章中,陈云阐述了许多独有的“识”与“德”,为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做出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云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其70多年的领导工作实践中,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领导思想。今天,学习陈云的领导思想和关于干部工作的理论,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领导者要正确决策建国以后,陈云长期从事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领导思想。正确的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陈云认为“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陈云文选》,第3卷,46页…  相似文献   

11.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探讨及其实践运行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转换了三种模式。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最早是由陈云同志提出来的。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上所作的题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他第一次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思想(见《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年)》,第12——13页)。但是,当时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指导,陈云同志的正确主张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武装全党的武器是什么?就是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他的正式文选前已出版了两本。一本是1989年8月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反映的是从战争年代到“文革”以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是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好四大乎衡理论,对于指导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称《纲要》)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一、四大平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陈云认真总结他在1949—1956年新中国建设的过渡时期主持中央财经工作的实践特别是恢复和稳定经济、制止通货膨胀(下简称“通胀”)、减少国民经济波动的成功经验,于1957年初发表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著名讲话,初步形成了陈云的以四大平衡为核…  相似文献   

14.
(一)陈云同志一贯主张在经济工作中要搞好综合平衡。这是他长期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做好经济计划工作的正确指导原则和科学方法。早在一九五六年,陈云同志就针对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六年出现的供求紧张情况,一再讲到预算要“摆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一九五七年,他提出了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的三大平衡观点。他说,“只要财政收支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奏球 《政策》2006,(5):57-58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如何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克服好大喜功、急躁冒进; 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物质和精神、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关系,  相似文献   

16.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十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的情况下召开的,主题是共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计,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沿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奋勇前进,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新的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有一部分农民先富了,农户间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这是否会导致中国农村两极分化?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在武汉市远郊黄陂县车站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进一步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了必由之路 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早在1978年底,他就讲过,“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劳动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42页)。后来,他又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这是一个“大政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概述《江泽民文选》出版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江泽民文选》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又一标志性成果所体现的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命名的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时代课题。《江泽民文选》是这些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学习《江泽民文选》还必须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文摘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7月7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会议认为,《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议确定,学习和宣传《邓小平文选》是今后宣传工作的重点。指出,学习好《邓小平文选》,可以加深对党的  相似文献   

20.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陈云同志多次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它“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和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对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含义 1982年1月25日,陈云同志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人民生活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