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明市五华区结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推出"微党课"、"微心愿"和"微服务",着力打通基层党建"微循环"。"微党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将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及"五华榜样"等身边人物事迹,编印成"微故事"供党员干部学习;将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片段用"微视频"记录下来,让基层党建宣传更接地气;将上级有关精神、党建知识等精编成"微言微语",利用微信等平台发布学习。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5,(10)
<正>"党课学习不出门,高深理论有图画,意见建议通无阻,小微服务入农家。"今年,在绥滨县北岗乡街头巷尾流传的这段顺口溜,是该乡党员干部群众享受互联网"微"党建的真实描写和深切感受。通过微信、微评、微服务等平台,北岗乡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建工作水平,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引领农村党建工作迈入"指尖时代"。微信:党的知识学一学2015年以来,北岗乡党委针对以往党的理论学习开大会、听党课、集中学习等形式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6)
正"微党课",就是在较短时间内,从小切口出发,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选取一个小案例讲出大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实践证明,讲好"微党课",更能让基层党员干部轻松地理解并接受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治国理政之道。想要讲好"微党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题精准,内容易懂。"微党课"的选题要突出党  相似文献   

4.
<正>黔东南州主动适应党建工作新常态,积极探索搭建"微视听、微党课、微信息、微心愿"的"四微"党建平台,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据了解,该州利用黔东南广播电视台、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党员干部网络展播平台等媒介开设党员教育专栏进行集中展播,开展"微视听",让学习更直观、更生动。同时依托微博、微信、QQ、短信等新媒体,把党员学习课堂拓展到互联网  相似文献   

5.
正岳池县探索"微党课+"讲学模式,实现党课学习转化实践效果最优化。"微党课+"党支部,夯实组织堡垒。在党课主题上,紧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作风建设、党风廉政教育等,25名党员县级领导带头对所在党支部、联系乡(镇)、村(社区)党支部讲微党课。"微党课+"流动点,聚拢党心民心。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党员多特点,将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8,(6)
正为适应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推行"微平台、微党课、微承诺、微服务"的"四微"模式,有效激发党建活力。微平台,充分展示党建成果。开通"杜尔伯特党建""杜尔伯特机关党建"等微信公众号,以"传播党建理论,聚焦党建动态;展示党建成果,宣传党建工作;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群众"为宗旨,开设了学习园地、工作动态、评议投票等栏目,每日收集各党(工)委报送的党建信息,每周通过文字、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5月,为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由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社联合网龙华渔教育机构推出的互联网党员学习微课堂——"龙江党课"正式上线。"龙江党课"是面向全省党员干部的免费学习平台。学习内容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权威机构设计规划,表现形式主要以动漫微视频、图文解读为主,意在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党员通过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一年来,全省已经有一万多名党员加入"龙江党课"学堂。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3)
<正>为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察右中旗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鼓励引导基层党组织探索实践情景式、访谈式、微党课等形式灵活、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特色党课,改变以往"一人讲、众人听"的传统党课模式,有效激发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正"党员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围绕‘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共产党员’这个主题,同大家进行学习交流。"10月11日上午,德江县玉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伍建华在演播室用这句话开启了微党课序幕。今年来,德江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聚焦"微党课""微故事""微感言",激活"微能量",过好"微生活",力促党内教育精准化、精细化、常态化,点燃全县702个  相似文献   

10.
<正>微党课具有"短、实、新"的特点,是一个新的党建名词。据党建专家介绍,微型党课的原型可追溯到1998年6月,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组织开展了一次题为"心中的榜样"的党员演讲比赛,比赛中,大部分选手围绕主题,选取身边平常、真实、微小的事例,真情演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场演讲比赛后来成了宁波微型党课探索的起点。借助于互联网的翅膀,"微党课"在形式上有了更多创新,"微党课"利用微信平台载体,将党课搬到了网上,使党员打开手机随时随地都可点开观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党课应运而生。因其时间短、内容精、形式新颖、生动形象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党课时间长、内容多、方法陈旧、枯燥说教的弊端,深受党员们的欢迎。但很多基层党支部和党务工作者反映,有的微党课存在选题太大太空、内容不够紧跟形势、党课特征模糊等问题,亟须规范和改进。笔者根据多年的党务工作经验,认为讲好微党课,应当落实"五必须"。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6,(9)
正为创新方式讲好支部党课,江苏省宿迁市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整合全市党课资源,研发网上党课预选系统,引导支部按需选课,安排党课专家送学上门,增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党课资源"网络"整合。在"我是党员我光荣"微信公众号开辟"我最想听的党课"专栏,广泛征集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意见,筛选形成党课需求目录。遴选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党校教师、优秀  相似文献   

13.
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建平县聚焦学习教育"一个不能少"的目标,着力用好"书记党课""手机党课""大喇叭党课""站点党课""远程党课""典型党课""轮值党课""基地党课",助推学习教育全覆盖、零遗漏、见实效。  相似文献   

14.
县市干部是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具体执行者,既要处理各项具体事务,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保证党员干部真正抛开事务,认真学习,解决好工学矛盾,是各级党委探索的重点。石首市创办的"干部学习培训超市",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矛盾,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对于促进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习近平营口市站前区坚持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打造"微+"远程教育(以下简称"远教")惠民平台,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服务力。创建远教"微+"学习圈,打造"在线式"党建课堂构建掌上"云校园"。站前区依托微信平台创新开设"微党课",建立了"学习贯彻十九大""推书荐文"等专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5,(6)
<正>2013年初,我兼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当时,公司开拓多个省外项目,不少党员因工作需要而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在生产经营任务日益繁重、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势下,很难集中时间开展党员教育。此时,微信、微博正风行,何不顺应众多党员的移动办公需求和爱好,也来个"微党课"?想法一出,我便开始制定"微党课"实施方案,创建"党员之家"微信群,编辑党课内容。支部全体党员很快通过手机微  相似文献   

17.
最值得推广的经验:《在家门口上党课》创造经验的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文章作者:梁颖严少仪专家点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孙培军党课送到家门口,理论宣讲更走心近年来,各地都在进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流动授课"、"送教上门"等方式,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能听党课,打通了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通过党员"下单"、党校"送课"等模式,让全县党员可以在家门口上党课,既节省了讲课的各种成本,又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为基层开展党课、开展党员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5,(3):18
专题教育启动以来,全省各地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力争"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精彩",切实抓好学习教育工作。昆明市:"一把手"当好学习表率昆明市委将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春节前带头上一次党课列为硬任务、作为硬措施,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做学习的表率,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讨论、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及时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各单位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引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形式和内容上下足功夫,不断创新改革,改变过去党课刻板说教的模式,让全体党员干部乐于听、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记忆中,似乎还能片段式地回忆起那些曾经听过的党课,似乎都是这样一种情形:场地严肃而固定,话题不接地气,"灌输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然而,这样的情况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上有了改变:乐山、成都锦江区、宜宾高县等地在党课的形式和内容上下  相似文献   

20.
正广汉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借助"互联网+"拓展学习教育阵地,利用微信、网站、手机报等载体,开设多种形式的"微党课",激发党员学习动力,取得较好效果。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提高学教效率。各基层党支部通过建立微平台、开设微课堂,使党员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如佳丽防火门窗公司利用每天晨会时间,通过党员提前备课、会上讲解、书记点评的形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