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政论的视角,从绝不怜惜"蛇"样的恶人、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三个维度,论述了毛泽东的彻底革命精神,论证了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1974年7月17日夜,毛泽东从北京火车站登上了专列,开始了他生前的最后一次离京巡察。  相似文献   

3.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史称“庐山会议”。 在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跟贺子珍曾在庐山见过一面。  相似文献   

4.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也正是在这天,他遭遇了生平中唯一一次被捕。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程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辉煌灿烂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已经处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前夜,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一方面比以往更尖锐复杂、激烈残酷;另一方面又生动活跃、有声有色。战争规模之大,形势转变之快,胜利发展之速,出乎人们的预料。敢不敢抓住时机,同国民党蒋介石展开战略决战,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深邃目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革命历史经验,在西柏坡这个世界最小的指挥所里导演了一场世界上最为恢弘壮阔的战争史剧。  相似文献   

6.
俞国 《党史天地》2008,(5):15-18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统称庐山会议。毛泽东认为,经过八九个月的紧张努力,“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等错误得到了初步的遏止,形势已经好转。  相似文献   

7.
1958年3月4日,毛泽东抵达成都,参加即将在成都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历史上的成都会议。3月6日下午,在会议召开前夕,毛泽东兴致极高地来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武侯祠,参观武侯祠古建筑群。毛泽东先到碑亭弹察了石碑,随后观看二门和刘备殿的对联。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农民革命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连仁 《理论学刊》2003,2(6):16-18
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农民革命论 ,长期以来人们看法不一。本文把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 ,毛泽东提出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动力、中国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等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1957年3月)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5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的理念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的自由观。虽然毛泽东的自由思想在学理方面探讨不足,多是囫囵吞枣式的自由,并偏向于口号化、大众化,但是他提出了很多关于自由思想的重要认识,到现在仍有重要的价值。他虽然缺乏对自由理念的深刻理解,但是经常强调自由;虽然多为摆脱外国侵略为国家自由而战,一定程度上缺乏国家内人人自由的价值目标,但强调为个人自由而战;虽然在实现自由的具体路径上思考不足,但是热切向往自由。全面把握与客观评价毛泽东自由观的得失,不仅有利于考察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争取自由的经验教训,而且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思考自由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著名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长期以来,人们皆认为此文是由国民党蒋介石的求和活动而起,然而从其行文内容来看,却是主要针对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政治立场而发,因为当时真正让毛泽东担心的不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求和,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可能出现的分裂。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在两大革命阶段交替的历史转折关头,社会矛盾特别复杂,国民经济亟待恢复,除旧布新的各项任务非常繁重,稍有不慎就会处理失当遭受重大损失。同时,共产党自身随着地位和环境的变化,也很容易因为革命胜利和手中有了权,  相似文献   

13.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激战犹酣.就在这一年的12月,转战在陕北的毛泽东,在陕北杨家沟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著名报告.报告像雄鸡破晓、春雷撼地,及时向正在艰苦斗争中的中国人民宣告了中国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特大喜讯,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汤胜利 《世纪桥》2005,(11):7-11
1935年1月,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古 城遵义,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危急关 头,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自那时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已经 隆隆地驶过了70年,并胜利地驶进了充 满希望的21世纪。70年来,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已发生了惊人巨  相似文献   

15.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8,(10):60-61
1961年9月18日.毛泽东出席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后乘专列来到湖南长沙。这次改变了以往的习惯,是白天进城到蓉园一号楼休息,夜间回到大蚝铺铁路专用线上的专列办公.一方面听取湖南省委的工作汇报,调查了解当地农村情况.一方面批阅庐山会议形成的文件。毛泽东在湖南住了三天。  相似文献   

16.
有感于毛泽东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笔者的心目中,毛泽东是一位凭借自身超群智慧、杰出才能的巨大个人魅力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在笔者已知有关他的文献中,虽然不乏有具体制度建设方面的资料,诸如井冈山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党支部建在连上,后来的报告制度、党委会工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王佑华 《世纪桥》2022,(10):4-7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我革命的步伐,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我革命的概念,但他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自我革命性质的措施,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领导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8.
林玉华 《学习导报》2010,(20):39-40
西柏坡──这是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一座小山村,背靠柏树岭,前面是滹沱河,西望天柱山,东面是华北大平原,村子东头有十几栋和当地农屋一样的土平房,从这里的窗户里,夜夜透射出不眠的灯光。这里便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总部办公地,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19.
吴炜 《理论学刊》2020,(3):25-31
文献资料表明,在毛泽东作为根据地领导人时,共产国际对他曾多次加以赞扬,评价颇高,对其带领队伍"上山"等举动也颇能容忍。毛泽东成为中共领袖之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鉴于其与共产国际路线保持了基本的一致,且能抓住时机壮大和发展党的力量,故而仍然比较满意。他们对毛泽东的不满主要发生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把中共由于自己的实际困难而没有满足其出兵要求这一行为视为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民族主义",且对整风运动期间把王明等党内教条主义者作为批判对象也颇为不满。  相似文献   

20.
读史、论史、鉴史,是毛泽东很注重的一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不仅体现在他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也渗透在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