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华 《社会主义论坛》2020,(5):I0005-I0005
云南省宾川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脱贫后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夯实群众增收基础,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大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抓产业、建基地、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发展理念,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进一步压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围绕"聚焦三个重点、关注两个群体、抓实六项工作"落实落细工作措施,确保存在问题在6月底前全部"清零",为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2019年,云南省保山市聚焦4.1万贫困人口、135个重点贫困村出列,隆阳区、施甸县2019年脱贫摘帽,巩固提升昌宁县、龙陵县脱贫摘帽成果的目标任务,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社会保障"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精准发力,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摆脱贫困。产业扶贫做强做特全市组建4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团队,在4个贫困县组建了15个专家组,聘请74名科技人员开展产业扶贫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4.
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对云南来说,贯彻落...  相似文献   

5.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可持续脱贫任务艰巨、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特殊贫困人口亟需强化社会保障、低收入人口遭受"挤压"效应等。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举措、就业扶贫举措以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等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云南省昆明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紧绷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根弦,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目标,严格贯彻"四个不摘"要求,通过强基础、强保障、促产业、增就业、防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省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了全部脱贫,在脱贫过程中,产业脱贫发挥了引领作用,提高了农民收益,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为巩固产业脱贫成果,保证脱贫户不返贫,需提前识别潜在风险,构建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的扶贫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何巩固这一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拟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试图找出脱贫攻坚成效的巩固与提升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构建"评估+防范"长效机制、做好"重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引导+激励"机制、推广"党建+教育"模式,探索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提升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正>丹江口市集山区库区和移民大市于一体,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该市把扶贫工作当做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将脱贫攻坚主阵地作为"两学一做"检验场,实施"党建引领脱贫"工程,出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十条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双建双培双带"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当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排头兵和领路人,探索出了一条党建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巩固已有的脱贫攻坚成果,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脱贫攻坚成果、分析致贫原因和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好政策衔接、激发内生动力以及协同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等方面,探索脱贫攻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永德县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永德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实践中创新思路,以"12345"脱贫步骤推进永德脱贫攻坚。"1个统揽"。2014年以来,全县识别出贫困乡4个,贫困村99个(深度贫困村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55户55396人。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全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谋划、统筹。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虽然脱贫攻坚的侧重点是解决"脱贫"问题,乡村振兴的侧重点是解决"振兴"问题,但两者的共通点都是旨在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要求"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云南省龙陵县近年来把石斛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积极拓展新思路,多措并举,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引领乡村振兴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是我党的庄严承诺。由于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及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任重而道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决战决胜期,探讨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以来,通山县充分认识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紧迫性,以钉钉子的精神拿出务实管用的贯彻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一项一项抓落实抓推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树立鲜明导向,下好脱贫攻坚一盘棋一是坚持干部带头,发挥一线指挥作用。通山县委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力促"双联"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着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今年来,突出产业扶贫,着力在"带"字上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2月7日,在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全面脱贫之际,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与景东县政府签署"十四五"时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及景东职业高级中学改革发展为抓手,坚持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合力提升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合作培养多层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强力支撑县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云南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关键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短板,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云南高质量脱贫,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